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阿根廷男童祖父家後院發現恐龍後腿骨化石 專家推測恐龍身長逾12米

大視野

阿根廷男童祖父家後院發現恐龍後腿骨化石  專家推測恐龍身長逾12米
大視野

大視野

阿根廷男童祖父家後院發現恐龍後腿骨化石 專家推測恐龍身長逾12米

2024年06月11日 13:20 最後更新:15:24

阿根廷內烏肯省(Neuquén)一名12歲男童早前在祖父家後院玩耍時,無意中發現岩石旁露出骨頭,古生物學團隊隨後證實是暴龍群中草食性恐龍的後腿骨。

估計恐龍化石至少有8300萬年歷史
巴塔哥尼亞阿聶洛沙漠市博物館主任桑托斯(Doménica Dos Santos)和古生物學家波菲里(Juan Porfiri)解說,這具化石估計有8,300至8,500萬年歷史,相當於白堊紀晚期,埋於內烏肯盆地地層中的Bajo de la Carpa層,推測恐龍身長12至16米。

科學家希望發現更多同一恐龍標本化石
桑托斯說,男童一家發現化石後即時通知博物館,能讓化石成為小鎮博物館研究的古生物材料,這是非常重要的。波菲里指出,發現化石時很重要的第一步驟是不能移動化石,應拍照或使用GPS位置通知相關部門,除了保護自然遺產和遵守禁止收集化石的法例外,因為科學家傾向於從發現地點收集相關資料,在專業的科學家眼中也能在周圍發現更多同一標本的化石。

化石發現地近年頻繁發現恐龍化石

這次發現恐龍化石的小鎮阿聶洛(Añelo),近幾年頻繁發現恐龍化石,最有名的是發現泰坦巨龍(titanosaur)化石。

白堊紀時期沉積岩區域 富含遺骸化石和化石燃料

波菲里說,在阿聶洛以北和阿聶洛周邊地區是白堊紀時期的沉積岩區域,這類型岩石通常富含遺骸化石和化石燃料,是科學家和古生物學愛好者的寶庫,經常在這類地質層發現恐龍化石。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波菲里曾說,已經習慣於挖掘瓦卡穆爾塔(vaca muerta)岩層中的化石,並與油田公司保持共存的關係,讓當地有機會發現及保存更多研究材料。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或揭開史前飛行巨獸演化之謎

2024年11月21日 12:20 最後更新:14:53

德國科學家近日在巴伐利亞州挖掘出一具保存完整的翼龍化石,距今約1.47億年,有助於揭開史前飛行爬蟲類演化之謎,新發現物種被命名為「巴伐利亞劍尾龍」(Skiphosoura bavarica)。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

據外媒報導,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霍恩(David Hone)表示,這隻翼龍擁有約2米的翼展,頭骨長約25厘米,鼻部前端有骨質突起,口中長滿尖銳的牙齒。牠生活在侏羅紀末期,是早期長尾翼龍向後期短尾翼龍過渡的重要物種。

這具於2015年出土的化石極為珍貴,幾乎每一塊骨頭都以立體形態保存,而非如一般化石般被壓扁。霍恩解釋說:「翼龍的骨骼非常脆弱,因為骨頭很薄,所以通常會碎裂或被壓扁。」

巴伐利亞劍尾龍或是當時生態系統中體型最大的飛行生物之一

研究表明,巴伐利亞劍尾龍可能是當時生態系統中體型最大的飛行生物之一。霍恩指出:「牠的牙齒又長又尖,主要用於刺穿和抓住獵物,可能以蜥蜴、小型哺乳動物、大型昆蟲和魚類為食,生活在內陸,也許是森林地區。」

翼龍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翼龍是恐龍的表親,也是地球上首批進化出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比鳥類早1.5億年、比蝙蝠早約5000萬年。牠們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填補翼龍演化史上重要空白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菲奇(Adam Fitch)指,巴伐利亞劍尾龍在翼龍家族樹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位置,連結了早期達爾文翼龍(Darwinopterans)和後來的翼手龍類群(Pterodactyloids)。這一發現填補了翼龍演化史上的重要空白。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官網圖片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官網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