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明年上半年向立會提交修例建議,為氫氣生產、使用等提供法律基礎。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長遠傳統燃料將淘汰,故要在不同地方試驗,確定使用場景,制定守則,找出哪些行業符成本效益再壯大。

謝展寰早前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謝展寰指,香港地方少,難大規模造氫,但本港的機遇是背靠祖國,內地有很多氫產品,本港可作為窗口,成為向國際示範、推廣的基地,有關產品亦可在香港融資,因此氫能產業發展除了可達至碳中和,亦可增加商機。
謝展寰在電台節目表示,氫能成本仍相當貴,價錢是目前最大挑戰,短期內未必大規模使用;但長遠來說,傳統燃料將慢慢淘汰,故要在不同地方試驗,例如巴士、洗街車等重型車、港鐵輕軌、地盤、貨櫃碼頭等,目的是確定使用場景,並制定守則,找出哪些行業符合成本效益,然後鼓勵再壯大。

政府發表的《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明年上半年向立會提交修例建議,為氫氣生產、使用等提供法律基礎。
謝指,現行的《氣體安全條例》只規管石油氣、煤氣及天然氣,未包括氫燃料,故當局計劃明年上半年提出修例,將氫氣納入規管範疇,以確保將來氫氣的使用是安全;修例內容主要涵蓋氫能進口要求、生產、儲存、運送、供應及使用的安全標準等。
謝展寰表示,目前已投入服務的氫能巴士,正採用政府跨部門氫能發展工作小組制訂的暫行標準,當局會參考現時做法,考慮將適用標準正式納入法例。

城巴一輛氫能巴士已投入載客服務,謝展寰表示,當局會參考現時做法,考慮將適用標準正式納入法例。
至於是否可家居應用氫能,謝表示,現時本港使用的煤氣其實不是煤造,大部分是天然氣製造, 當中有一半是氫氣,現有管道貫通香港可供應氫氣,是本港優勢,若日後慢慢在家居應用,比較大可能是抽出氫氣注入燃料電池發電,令家居可以氫能發電,但市場要有適合產品,目前已有大型發電機在地盤試行,將來若有小型發電機應用在家居或商業樓宇,相信亦可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