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巴西出土2.37億年「偽鱷類」化石 可助研究三疊紀生物多樣性

大視野

巴西出土2.37億年「偽鱷類」化石  可助研究三疊紀生物多樣性
大視野

大視野

巴西出土2.37億年「偽鱷類」化石 可助研究三疊紀生物多樣性

2024年06月26日 12:20 最後更新:17:57

巴西近日出土2.37億年「偽鱷類」化石,這一發現對於三疊紀中晚期偽鱷類(pseudosuchians)的多樣性研究具有關鍵意義。

巴西出土2.37億年「偽鱷類」化石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巴西古生物學家穆勒(Rodrigo Müller)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巴西發現了這種古代掠食性爬行動物的化石,其年代約為2.37億年前的中晚三疊紀(Middle-Late Triassic)。這一發現填補了巴西在這一類型化石方面的知識空白。

巴西之前尚未發現這類化石

偽鱷類在三疊紀時期非常普遍,其中一些大型物種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小型偽鱷類,如優雅鱷屬(gracilisuchids),在食物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在巴西之前尚未發現這類化石。

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部分骨骼

穆勒及其研究團隊在巴西聖瑪麗亞組(Santa Maria Formation)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部分骨骼,包括完整的頭骨、下頜、11節胸椎、一個骨盆和部分肢體。頭骨長度為14.4公分,具有細長的下頜和彎曲的尖牙,顯示出輕巧的骨骼結構,估計總長度不足1米。

scientific reports 網站圖片

scientific reports 網站圖片

巴西首次確認鱷屬物種

這一新物種以業餘古生物學家佩德羅·盧卡斯·波塞拉·奧雷利奧(Pedro Lucas Porcela Aurélio)的名字命名,稱為Parvosuchus aurelioi,意為「小鱷龍」。這是巴西首次確認的鱷屬物種,顯示了該地區在三疊紀時期偽鱷類的多樣性。

scientific reports 網站圖片

scientific reports 網站圖片

Tags:

巴西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或揭開史前飛行巨獸演化之謎

2024年11月21日 12:20 最後更新:14:53

德國科學家近日在巴伐利亞州挖掘出一具保存完整的翼龍化石,距今約1.47億年,有助於揭開史前飛行爬蟲類演化之謎,新發現物種被命名為「巴伐利亞劍尾龍」(Skiphosoura bavarica)。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

據外媒報導,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霍恩(David Hone)表示,這隻翼龍擁有約2米的翼展,頭骨長約25厘米,鼻部前端有骨質突起,口中長滿尖銳的牙齒。牠生活在侏羅紀末期,是早期長尾翼龍向後期短尾翼龍過渡的重要物種。

這具於2015年出土的化石極為珍貴,幾乎每一塊骨頭都以立體形態保存,而非如一般化石般被壓扁。霍恩解釋說:「翼龍的骨骼非常脆弱,因為骨頭很薄,所以通常會碎裂或被壓扁。」

巴伐利亞劍尾龍或是當時生態系統中體型最大的飛行生物之一

研究表明,巴伐利亞劍尾龍可能是當時生態系統中體型最大的飛行生物之一。霍恩指出:「牠的牙齒又長又尖,主要用於刺穿和抓住獵物,可能以蜥蜴、小型哺乳動物、大型昆蟲和魚類為食,生活在內陸,也許是森林地區。」

翼龍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翼龍是恐龍的表親,也是地球上首批進化出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比鳥類早1.5億年、比蝙蝠早約5000萬年。牠們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填補翼龍演化史上重要空白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菲奇(Adam Fitch)指,巴伐利亞劍尾龍在翼龍家族樹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位置,連結了早期達爾文翼龍(Darwinopterans)和後來的翼手龍類群(Pterodactyloids)。這一發現填補了翼龍演化史上的重要空白。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官網圖片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官網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