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蠶蛹蟋蟀壽司將登場!新加坡准16種昆蟲供食用惟需符合1條件

大視野

蠶蛹蟋蟀壽司將登場!新加坡准16種昆蟲供食用惟需符合1條件
大視野

大視野

蠶蛹蟋蟀壽司將登場!新加坡准16種昆蟲供食用惟需符合1條件

2024年07月10日 13:20 最後更新:15:58

新加坡食品局8日起允許16種昆蟲供食用,但表示這些食用昆蟲需要經過食品安全檢測。

新加坡准16種昆蟲供食用

新加坡食品局8日開始允許當地商家進口、生產和銷售蟋蟀、蚱蜢、飛蛾、蠶蛹、蝗蟲、蜜蜂等16種昆蟲食品,供民眾食用或作為動物飼料。不過這些昆蟲食品需經過食品安全檢測,業界也必須遵守食品銷售法規。一些餐廳已經開始製作包含昆蟲的菜單,例如在壽司上加上蠶蛹和炸蟋蟀,或者在椒鹽蟹中添加超級麥皮蟲。

產品包裝必須清楚標明含有昆蟲成分

新加坡批准進口和銷售的昆蟲食品包括各種蟋蟀、蚱蜢、蜜蜂、蠶蛹、蝗蟲、飛蛾等。業界在產品包裝上必須清楚標明含有昆蟲成分。食品局在2022年10月5日至12月4日期間進行了關於昆蟲食品的公眾諮詢,最初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批准昆蟲食品在本地上市,但後來推遲了兩次。

進口或養殖昆蟲必須符合食品局的標準

進口或養殖昆蟲供人類或牲畜食用的業界必須符合食品局的標準。例如,業界必須證明昆蟲是在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下養殖,而不是野生採捕的。此外,養殖昆蟲不能含有病原體或有害污染物。出售預包裝昆蟲食品的業界也必須在產品上明確標明含有昆蟲成分。做出誤導性陳述可能違反食品銷售法規,初犯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新加坡元,重犯者最高可被罰款1萬新加坡元,或監禁最長3個月,或兩者兼施。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有超過1,900種可食用昆蟲被用作食物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曾指出,全球有超過1,900種可食用昆蟲被用作食物,並認為探索大量生產和推廣公眾接受昆蟲作為食物,有助於解決因世界人口不斷增加而引起的糧食安全問題。將昆蟲作為食物對環境、健康和社會有許多潛在益處。與傳統畜牧業相比,昆蟲養殖對土地的需求更少,同時昆蟲還可以提供與肉類和魚類相當的高品質蛋白質和營養價值。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國外一名女網紅在峇里島旅遊時,腿部突出現嚴重大水泡,以為遭水母螫傷,就醫才知係1昆蟲所致。

女網紅在峇里島旅遊期間腿部出現大水泡

日前,國外一名24歲女網紅娜塔莉(Natalie Carroll)在TikTok上分享了前往峇里島旅遊時,意外接觸到隱翅蟲的慘痛經歷。她指出,自己於某天醒來後,發現腿部出現幾顆大水泡,不僅看起來可怕,且非常疼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網紅以為遭水母螫傷 醫生診斷為「隱翅蟲」所致

娜塔莉表示,由於出現水泡的前一天,她曾在海裡游泳,因此誤以為遭水母螫傷。未料,前往醫院就診時,醫生診斷是接觸隱翅蟲所引起的皮膚反應,並立即為她開抗生素藥物防止感染,但傷口仍然非常疼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網紅形容傷口極度疼痛

娜塔莉形容其痛楚難以言喻,「我不得不一直在(傷口)上面塗藥膏,防止它接觸到峇里島的空氣,因為這裡(空氣)很髒。老實說,最糟糕的不只是整趟旅程都不能游泳,而峇里島很熱……我甚至不能好好洗澡」。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網紅猜測隱翅蟲於夜間爬上她的腿部

娜塔莉猜測,隱翅蟲可能於夜間爬上她的大腿,而她因為在睡夢中而不經意將其撥開,導致皮膚被其釋出的毒素灼傷。對此,她提醒前往峇里島旅遊的遊客一定要小心隱翅蟲。

接觸隱翅蟲後進行適當處理通常可避免嚴重後果

報導指出,雖然隱翅蟲不會螫咬人類,但其體液釋出的毒素會導致皮膚被嚴重灼傷、出現水泡甚至潰爛。若不慎接觸隱翅蟲,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尋求皮膚科醫生協助,適當處理後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nataliesineadd Who knew 🙃 #fakebody ♬ original sound - Natalie🌸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