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NASA哈伯望遠鏡捕捉經典螺旋星系 NGC 3430揭示宇宙演化奧秘

大視野

NASA哈伯望遠鏡捕捉經典螺旋星系 NGC 3430揭示宇宙演化奧秘
大視野

大視野

NASA哈伯望遠鏡捕捉經典螺旋星系 NGC 3430揭示宇宙演化奧秘

2024年08月01日 13:20 最後更新:15:42

美國航太總署透過哈伯太空望遠鏡強大觀測能力,捕捉到螺旋星系NGC 3430,提供了研究星系演化的寶貴資料。

NGC 3430位於獅子座小星座 是典型的螺旋星系

NGC 3430位於獅子座小星座(Leo Minor),是一個典型的螺旋星系,NASA的影像清晰地展示了該星系的結構特徵:明亮的核心周圍環繞著向外延伸的螺旋狀星系手臂。這些手臂由暗色的塵埃帶和明亮的恆星形成區勾勒而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意外發現明亮藍色區域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NGC 3430主要螺旋結構之外,可以觀察到一些明亮的藍色區域。天文學家解釋,這些區域是由於鄰近星系的引力作用引發的恆星形成活動。這一現象為研究星系間相互作用及其對恆星形成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線索。

NGC 3430具有獨特形態

著名天文學家埃德溫・哈伯(Edwin Hubble)提出了星系分類系統,並使用NGC 3430等星系作為範例,他將400多個星系按外觀分為螺旋型、棒旋型、透鏡型、橢圓型和不規則型。這一分類方法奠定了現代星系分類系統的基礎,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AP圖片

AP圖片

根據現代分類標準,NGC 3430被歸類為SAc型星系。這表示它是一個無中央棒狀結構、具有開放且明確定義的旋臂的螺旋星系。這種精確的分類有助於天文學家更深入理解不同類型星系的形成機制和演化過程。

NGC 3430。(取自NASA)

NGC 3430。(取自NASA)

NGC 3430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數據

報導指出,哈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這張NGC 3430影像不僅展示了宇宙的美麗,更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數據。透過研究如NGC 3430這樣的星系,科學家們可以深入了解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過程、星系演化的動力學機制,以及暗物質和暗能量對宇宙演化的影響。

上海、江蘇、浙江多地周四(4月3日)晚上,驚現一顆閃耀的「火球」劃過上空,不少民眾都記錄這個難得一見的景象。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火球超級大顆天都亮了

綜合內媒報道,當晚7時56分左右,一個藍綠色、拖着一條長長「尾巴」的「火球」,迅速劃過天空,上海多區以及江蘇、浙江多個城市都有網民直擊這一壯觀景象,不少人表示「超級大顆」、「瞬間天都亮了」、「一瞬間還以為是煙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許願」、「我也看到了,真的有人拍到了,好激動」。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專家分析相信是火流星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從現有資料看,基本可以確認這是火流星。「通常,人造衛星等墜入大氣層角度較小,而這顆火流星墜落時,角度較為垂直。這是區別二者的關鍵。」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亮度遠超一般流星

上海天文館亦有專家指出,火流星主要指亮度比較亮的流星,國外稱之為「Fireball」。上述火流星因為亮度較亮,而且出現的時間也剛剛好,被很多人觀測到,「像這一顆確實亮度大大超過了一般的流星,不算很常見,可能一年中會有十多顆,所以大家還是比較幸運。」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可能是小碎片或小石頭

火流星可能是一個小的碎片或是小石頭。這些流星體闖入大氣之後,通過摩擦和壓縮空氣,產生燃燒發光的現象,就形成流星。這顆流星估計本來是一個比較小的流星體,尺寸大概在幾厘米。如果說是小行星這樣尺寸較大的天體進入大氣,那產生的亮度還會更高,如果直徑達到一兩米,「甚至會亮如白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