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重建置業階梯 鼓勵市民做業主

博客文章

重建置業階梯  鼓勵市民做業主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重建置業階梯 鼓勵市民做業主

2024年09月14日 07:00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周初接受多個傳媒訪問,提供了一項數據,就是年青單身人士輪候公屋人數這5年減幅約21%,何局長這項數據,可說是為年青人「平反」,扭轉了年青人躺平等分配公屋的印象。

根據何局長提供的統計數據,30歲以下年青人輪候公屋人數,由2019年開始減少了一萬人,相等於21%;而新申請更為明顯,比對近年每年新增申請,5年前30歲以下新申請者,人數約為2,400人,最近申請人數約為1,200人,數量相差了一半,我覺得這是可喜的現象,反映年青人比外界所想像努力。

年青人置業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20年樓價飆升,即使大學畢業,高薪厚職,買樓依然吃力,其他打工仔階層的年青人,更需要「靠父幹」,一層樓吃掉兩代人的財富,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反正如何努力也只是做「樓奴」,倒不如躺平輪公屋。

其實也難怪他們這樣想,回想上世紀80年代,當時買樓、供樓也不容易,「上車樓」沙田第一城,由落成時叫價18萬元起,到了80年代末升至70、80萬,不過當時買樓仍然「有得諗」,「計到數」,學歷較高的年青人,上車還不算太吃力。而70年代末港府推出的居者有其屋項目,起了調節的作用,一方面讓公屋居民經濟環境好轉時有機會進階做業主,也讓年青人有多一項置業選擇。

由公屋到資助房屋(居屋)到私人樓宇,形成置業階梯,令市民有機會一步步改善居住環境,及年青人有目標拚搏。只是2003年港府為救市停建居屋近20年,置業階梯斷裂,加上金融海嘯後美國大印鈔票,令資產價格飛升,樓價達到不合理的天價,產生香港種種社會問題。

現時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及私樓比例是5:2:3,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最低,何局長提及正研究10年內加大資助出售房屋(即居屋、夾心階層住屋、首次置業計劃)比例,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讓中間及中低收入家庭有機會自置居所,讓年青人上車有望。

市民輪候公屋人數眾多,加大資助出售房屋比例,有助鼓勵公屋居民騰出單位,及增加年青人置業選擇。

市民輪候公屋人數眾多,加大資助出售房屋比例,有助鼓勵公屋居民騰出單位,及增加年青人置業選擇。

當然,提高資助出售房屋比例也不可急進,畢竟現在輸候公屋平均時間也達5.5年,公屋仍須維持一定比例,供應給有需要家庭,只要按實際情況漸進調節,一定可達到提高資助出售房屋比例的目標 ; 近年樓市下滑,外界關注當局會否放慢居屋的興建和供應,我相信總結這超過十年的經驗,當局的房屋政策方向不會因短期市況而改變。

房屋代表家,下周是中秋佳節,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在此祝大家安居樂業,中秋愉快。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中秋

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一連五天的假期,行政長官李家超指,香港共錄得110萬名旅客訪港,按年增加22%,其中內地旅客增長約20%,非內地旅客則增長約30%。據零售商反映,內地旅客消費互有升跌,經濟環境改變,期望再次出現如以往名店門前長龍的情境再出現屬不切實際,旅遊零售甚至各行各業,也要適應新形勢。

五一黃金周仍有不少遊客訪港。

五一黃金周仍有不少遊客訪港。

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透露,五一黃金周假期整體零售市道有升有跌,首兩天零售市道較好,第三天以後生意回落不少,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生意增加,服裝和電子產品則減少 ; 餐飲方面,業界也指生意較去年增加,大眾化價錢食肆對旅客吸引力較大,生意基本上增加兩至三成。至於以往經常排長龍的廣東道名店,除了個別時段和店鋪,並不見有人龍。

聽到現時旅客經常說「窮遊」,購物着重性價比,不少以「特種兵」模式來港,到各地「打卡」拍照,參觀一些景點,看完夜景就返內地,即使兩日遊,也選擇在深圳、今年甚至出現在麥當勞過夜。

這符合現在的經濟環境,以往或有內地遊客來港買電子產品、手機等,但這些現時在國內都可買到,藥妝香港仍有優勢,金行也有人氣,加上匯率因素,在港買金飾仍相當化算。餐飲方面,大眾化價錢、有點口碑的小店,仍然大排長龍。

事實上,比對起內地,香港的五一黃金周消費絶不遜色,據內地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在內地,5天假期出遊人數按年增長6.4%,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8%,均為個位數增幅,且低於去年。反映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人人都會謹慎消費。

香港旅遊業和零售業者若能調整心態,明白現在賺錢比以往困難,需要性價比高才有生意,而本港租金高昂,成為旅遊零售甚至整體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這並非一時三刻能夠改變,不過困境之中,仍有店鋪生意不俗,或是產品性價比高,或是懂得利用小紅書等宣傳。而即使如何困難,旅遊業切勿重回十多年前低價團、帶遊客到工廈珠寶店關門迫購物的舊路。

特首李家超形容黃金周香港「丁財兩旺」,事實上,有蘭桂坊餐廳透露生意增長40%至50%,珠寶、化妝品及海味的商戶生意亦增長約40%,可見香港零售餐飲仍有吸引力,只要有本身特色仍有生意。當局若能好好加強科技應用,例如計算人流,掌握內地KOL喜好,內媒推介景點和路線等,能夠做到包容各類旅客,好客香港,自然可以客似雲來。

業界也可拓展其他客路,例如東南亞遊客,此外近年韓國旅客也見增加,能多設性價比高的三星級酒店,對拓展海外遊客有幫助。香港未來可期。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鄭錦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