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技園參與「創新科技嘉年華」 打造專題展區 可近距離體驗VR 過山車模擬操控無人機

社會事

科技園參與「創新科技嘉年華」 打造專題展區  可近距離體驗VR 過山車模擬操控無人機
社會事

社會事

科技園參與「創新科技嘉年華」 打造專題展區 可近距離體驗VR 過山車模擬操控無人機

2024年10月26日 20:51 最後更新:20:51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參與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4」,並設立「IF YOU KNOW, YOU KNOW」(IYKYK)展區,26日正式開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從即日起至 11 月 3 日,一連九日在香港科學園向公眾展示逾 20 間「香港原創」科技公司的頂尖創科成果,當中包括獨角獸企業,涵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綠色科技、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機械人技術四大領域。

更多相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並試玩 3 米高的大型抓娃娃機「抓邊科」。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商湯集團的「創新棱鏡」(左)。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商湯集團的「創新棱鏡」(左)。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 Lalamove 的「未來地夢想配送」(右)。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 Lalamove 的「未來地夢想配送」(右)。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IF YOU KNOW, YOU KNOW」(IYKYK)今天正式開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右一)、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左一)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左二)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IF YOU KNOW, YOU KNOW」(IYKYK)今天正式開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右一)、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左一)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左二)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過山車裝置「創新號」運用 VR 虛擬實境技術,讓玩家體驗一場嶄新刺激的創科歷險。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過山車裝置「創新號」運用 VR 虛擬實境技術,讓玩家體驗一場嶄新刺激的創科歷險。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商湯集團的「創新棱鏡」(左)。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商湯集團的「創新棱鏡」(左)。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 Lalamove 的「未來地夢想配送」(右)。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與本地及國際藝術家聯手設計了 10 隻獨特的「獨角獸」藝術品,例如代表 Lalamove 的「未來地夢想配送」(右)。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到訪的市民近距離與充滿活力的創科者互動交流,體驗融入創新科技的趣味遊戲,如 VR 過山車和模擬操控無人機,親身感受香港前沿創科的力量。

「IF YOU KNOW, YOU KNOW」(IYKYK)今天正式開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右一)、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左一)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左二)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IF YOU KNOW, YOU KNOW」(IYKYK)今天正式開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右一)、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左一)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左二)到訪科技園公司展區。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自 2001 年成立至今,科技園公司已支援共 13 共獨角獸企業。為了進一步與全城分享本地創科的驕人成果,此次活動特別加入嶄新的創作元素,邀請本地及國際藝術家以獨角獸企業的創科旅程和創新技術為靈感,精心設計一系列獨角獸藝術品—「uKnow-corns」,擺放於科學園的不同角落,將科技融入藝術和日常生活中, 這些藝術品包括 :

過山車裝置「創新號」運用 VR 虛擬實境技術,讓玩家體驗一場嶄新刺激的創科歷險。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過山車裝置「創新號」運用 VR 虛擬實境技術,讓玩家體驗一場嶄新刺激的創科歷險。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 「創新棱鏡」— 代表上市十周年的人工智能倡導者商湯集團,運用鮮豔銳利的圖形象徵科技如何提升日常生活並加強與社區聯繫

• 「未來地夢想配送」— 代表全球閉環貨運交易總值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 Lalamove,象徵在一個繁榮智慧城市的未來,手機中的數字服務能實現無縫的按需配送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作為全港最大的創科生態圈,科技園在過去 20 多年一直全方位支持並陪伴多家創科企業和傑出領袖成長。是次 IYKYK 活動匯聚多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方案,向大眾展示香港創新潛力的同時,亦印證了科學園是初創邁向成功的最佳跳板。未來,科技園會繼續為科技發展鋪路,強化「產學研投」合作,激發更多的創新意念,帶領園區公司走向國際舞台。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市民在「抓邊科」模擬操控無人機換取迷你獨角獸鎖匙扣。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場內的「科技展覽」區域還提供自助化健康檢測、認識機械人接待大使和 AI 虛擬助手等。首日參觀者,更可一嚐由麵包釀製的環保手工啤酒,以及虎堅果植物奶和非乳製雪糕,第一身感受科技如何推動不同行業升級轉型、推動可持續生活方式。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創新科技嘉年華」是創新科技署推動科普的年度旗艦活動,今年的主題為「科技引路 創新啟航」。嘉年華與超過 75 個活動機構合作,設立本地發明及研究成果展覽、工作坊和互動遊戲等,向公眾推廣創科文化。屆時,白石角科學園將變身為一個集科技、購物、美食及教育於一身的好去處,歡迎市民前來參觀和打卡。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參觀者在「科技展覽」區域第一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圖片由香港科技園提供

科技園公司 IF YOU KNOW, YOU KNOW 展區

日期:2024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3 日(九天)

時間:10:00-17:00(平日); 10:00-18:00(週末)

地點:香港科學園 10W 大樓地下

瀏覽活動網頁了解更多: https://www.hkstp.org/zh-hk/park-life/if-you-know-you-know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本地科企新項目:專利除濕防青馬大橋鏽蝕 IoT監測減高空工作風險

2024年10月09日 07:30 最後更新:11:45

為有效控制青馬大橋鞍座的鏽蝕問題,科技園園區公司恒澤節能有限公司(SustainE)與交通基建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為青馬大橋頂點提供除濕方案,以創新科技降低主纜鏽蝕及維修人員高空工作的風險。

青馬大橋。(資料圖片)

主纜易生鏽引安全憂慮

大橋最高點又被稱為鞍座,距離地面近200多米。SustainE總監董少樂博士工程師(Dennis)指,鞍座位置已入雲,又熱又濕的環境對金屬來說十分惡劣。加上,;晝夜温差大,主纜表面十分容易生鏽。如果主纜生鏽,則會損失部份體積,其受力程度便相應降低。鏽蝕問題嚴重,更會像外國一樣出現「斷纜」情況,影響行車安全。

紅圈為大橋最高點,被稱為鞍座。(資料圖片)

紅圈為大橋最高點,被稱為鞍座。(資料圖片)

恒澤節能有限公司總監董少樂博士工程師。巴士的報記者攝

恒澤節能有限公司總監董少樂博士工程師。巴士的報記者攝

除濕系統減慢鏽蝕速度

為確保大橋結構穩定性,大橋上4個鞍座都裝有除濕系統。系統除了把鞍座空氣濕度維持在合適水平外,亦有助四周空氣形成對流,從而減慢主纜外層鏽蝕速度。

中間長形的是風管,而在其下方的便是除濕機組。機組透過風管把乾風泵進鞍座,再把當中的濕空氣抽出來,達至調整濕度的功能。(SustainE)

中間長形的是風管,而在其下方的便是除濕機組。機組透過風管把乾風泵進鞍座,再把當中的濕空氣抽出來,達至調整濕度的功能。(SustainE)

機器體型細小 配搭IoT物聯網系統

鞍座維修工作困難,除了因高空工作有風險外,亦因鞍座間的過道相當狹窄,大型機組根本難以通過。加上,青馬大橋車流密集,不能為升降機器而隨意停橋,所以機組的安裝工作相當有難度。

鞍座間的過道。(SustainE)

鞍座間的過道。(SustainE)

SustainE防濕系統的大小與家用小雪櫃相若,能輕鬆通過所有維修通道,並能收集如溫度、濕度、機器運行時間及用電量等數據,再通過IoT物聯網系統傳輸到控制室。因此,維修人員可遙距監測及控制鞍座的空氣濕度。若濕度低於30%,抽濕機將停止運作;直到濕度高於60%,抽濕機才回復運行。由於能長期精準監測到鞍座濕度,維修確定性亦有所提高。

除濕系統的安裝工程為4-5個月,距今已使用了3年,期間沒有大型維修。機器配合 IoT 技術可預測機器潛在故障。(SustainE)

除濕系統的安裝工程為4-5個月,距今已使用了3年,期間沒有大型維修。機器配合 IoT 技術可預測機器潛在故障。(SustainE)

抽濕機從根源解決問題 縮短檢查時間

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Patrick)補充,因鞍座是橋塔最受力的地方,所以不像橋的其它位置,能透過在外層包纏一層鋼絲作保護,否則鞍座就會壓在橋塔上:「雖然有防鏽塗層作保護,但青馬大橋是鋼絲一條搭一條織出來,所以很難去補裡面的防銹層。最穩定還是控制空氣濕度,只要濕度夠低就不會有鏽蝕現象出現,比間接塗層更有效。」

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巴士的報記者攝

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巴士的報記者攝

青馬大橋。(旅發局)

青馬大橋。(旅發局)

在安裝了除濕系統前,工人只能為鞍座披上帆布,以減低鋼絲被鏽蝕的機率。每當進行檢查時,工人又需再掀起帆布,才可繼續進行防鏽工作。Patrick表示,現在有了除濕系統,檢查時間縮短了10%至20%,也因不再需要依賴人手檢查濕度,整體維護開支得以下降。不過他說為確保大橋安全運作,就算有機器也會定期派人到鞍座檢查,不會因此而減少巡查次數。

優化技術擴大應用範圍

因青馬大橋的成功,Dennis期望可以能優化技術,並應用在更多項目上:「我們有些智能化的決定,但需要先收集數據,要有足夠的數據。因為大數據需要長時間。通過大數據,我們不排除之後有人工智能的方案。最重要我們要有天氣變化、機組運作的pattern(模式),從而組成最優化、最節能的方法。」

除濕機器能收集如溫度、濕度、機器運行時間及用電量等數據,再通過IoT物聯網系統傳輸到控制室。(SustainE)

除濕機器能收集如溫度、濕度、機器運行時間及用電量等數據,再通過IoT物聯網系統傳輸到控制室。(SustainE)

期待與更多本地科企合作

SustainE成立於2009年,主要業務圍繞節能及減排,其熱泵和HVAC(暖通空調)產品在建築、商業,甚至在本地大學實驗室中得到廣泛應用。科研工作多在科學園園區總部進行,而設備則在佛山的全資廠進行生產。

SustainE在「熱泵」和「HVAC」領域受香港政府創新科技處(ITC)授予指定本地研究機構(DLRI)的地位。(SustainE)

SustainE在「熱泵」和「HVAC」領域受香港政府創新科技處(ITC)授予指定本地研究機構(DLRI)的地位。(SustainE)

SustainE的熱泵可應用於游泳池,該產品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SustainE)

SustainE的熱泵可應用於游泳池,該產品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SustainE)

以往一直專注在傳統除濕工作,青馬大橋是SustainE入園後首個新技術項目,Patrick亦期望日後能有更多機會與本地公司合作:「外國公司始終在合作上、溝通上需要更多時間;本地公司對我們的支持更好、更快,所以我們可以多點與本地公司合作。」

恒澤節能有限公司總監董少樂(左)及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恒澤節能有限公司總監董少樂(左)及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