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戴耀廷搞顛覆背後有美「黑手」身影 誰是「主腦的主腦」疑團待解

博客文章

戴耀廷搞顛覆背後有美「黑手」身影 誰是「主腦的主腦」疑團待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戴耀廷搞顛覆背後有美「黑手」身影 誰是「主腦的主腦」疑團待解

2024年11月19日 20:38 最後更新:12月26日 19:40

「35+顛覆案」如何判刑今日終於揭盅,一如預料,法官裁定主腦戴耀廷為「首要分子」,以15年為量刑起點,因他認罪減刑三分一,判囚10年,結果符合預期。這宗國安大案雖暫告一段落,但一些深層的疑團,仍待解開,其中之一是,在戴耀廷背後,有沒有「主腦的主腦」?他在2014年「佔中」前後,曾與美國專搞「顏色革命」的政治黑手有曖昧關係,一直似斷未斷,它們與「35+計劃」有無連繫?一直留意此案的政圈朋友說,案件背後仍有不少未知的秘密,如深掘下去,可以找出一個更複雜的深層網絡。

「35+」顛覆案今日判刑,戴耀廷被判囚10年,符合預期。他主導的這個顛覆計劃,背後有美國「黑手」的身影。

「35+」顛覆案今日判刑,戴耀廷被判囚10年,符合預期。他主導的這個顛覆計劃,背後有美國「黑手」的身影。

在「35+顛覆案」審訊中,被告之一趙家賢在警方錄影會面中供稱,他與戴耀廷商討如何為「初選」搞眾籌時,戴耀廷叫他不用擔心,說「總之我唔方便講,一定有人包底」,但沒有講清楚那包底的人是誰,不過趙家賢已估到八九成。

戴耀廷曾透露「初選」經費有人包底,那「主腦的主腦」是誰,呼之欲出。

戴耀廷曾透露「初選」經費有人包底,那「主腦的主腦」是誰,呼之欲出。

政圈朋友看到趙家賢這段囗供後,記得一名專打國際綫的「抗爭派」成員曾透露過,其實最初構想「35+初選計劃」的,是一位與美國關係密切的香港「中介人物」,此人在此計劃背後做了很多工夫,並動用了人脈和資源,去協助推動此事,特別是支持參加初選的一些「政治素人」。

看來此人可能就是此案的「主腦的主腦」,以及計劃的匿名「金主」,他與戴耀廷有長期關係,可以影響對方的策略,而其背後則有美國「黑手」的影子。

政圈朋友指,早於2014年「佔中」前,有「第二中情局」之稱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屬下的兩隻「黑手」, 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和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已與戴耀廷有聯繫,並向他的活動提供資助。

在2012年期間,戴耀廷是港大法律學院「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當時NDI撥款支持該中心「港人講普選」網上平台,向公眾宣傳「真普選」,為更大規模的爭取普選群眾行動鋪路,而戴當時與NDI高層經常會面。

到「佔中」爆發前,NDI派出五人團隊來港,其高層薛德敖發電郵給戴耀廷,表示希望與「佔中」核心成員見面,討論這次行動,並分享美國經驗。他們於2014年6月在港大與有關人等開了會,表示會持續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在那段時間,戴耀廷匿名向港大一些學系和民意研究中心捐了近145萬元,用於與「佔中」有關的活動,其後「佔中三子」之一朱耀明出來認了頭,但種種跡象顯示,這筆捐款來自上文所說的那個「中介人」,與美國間接有關。

戴耀廷不但與美國政治「黑手」千絲萬縷,也早與台灣「獨派」行埋,最矚目的一次活動,是在2019年「黑暴」前一年,他往台灣出席由綠營「青年反共救國團」舉辦的「五獨論獨」,與台獨、藏獨、疆獨、蒙獨和港獨代表聚首,同場論「獨」,他說若香港能成功反專制,便可讓全民自決,選擇獨立或成為聯邦一部分。

他也與台獨人物、紅衫軍副總指揮簡錫堦過從甚密,交流「抗爭」心得。在此之前,戴耀廷等搞的「民主發展網絡」,也曾與綠營高層吳釗燮合辦研討會,兩者可說一脈相承。

從上述種種或明或暗的關係,令人相信戴耀廷主導的「35+顛覆計劃」,後面還有深不可測的隱藏勢力,當局今次及時出鐵腕,以《香港國安法》將它粉碎,實在既適當,也十分必要。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惡鬥哈佛,戰情又再升級,其打手、教育部長麥馬洪今日向哈佛校長加伯發信,指哈佛違反聯邦法律,並「嘲弄」美國高等教育,因此凍結其數十億美元資助,直至它接受政府連串要求。這一辣招完全是特朗普的「暴君式」高壓策略,且還有更辣後着,誓要迫哈佛埋牆角「跪低」。美媒指,他還同時向其他不聽話的大學施壓,正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然而美國大學界也不是好欺負的,近日逾150間大學已組成「聯合陣綫」,聯手「抗侵」,戰況發展煞是好看。

特朗普的打手、教育部長麥馬洪向哈佛加壓,發「攞命信」给校長加伯,說會停止所有新資助,迫對方「跪低」,令惡戰進一步升級。

特朗普的打手、教育部長麥馬洪向哈佛加壓,發「攞命信」给校長加伯,說會停止所有新資助,迫對方「跪低」,令惡戰進一步升級。

此外,法國總統馬克龍昨天趁美大學人心思走,搶閘宣布推出新計劃,積極招攬美科研學者,香港也應快手爭奪,切勿執輸。

特朗普一直對精英大學切齒痛恨,早就想伸出長臂嚴管,去年哈佛等名校爆發反以色列示威,被他扣上「反猶太主義」罪名,上台後即以此為由,向它們提出一大埋要求,欲直接介入校政管理、收生,並控制校內政治思想,如果校方被迫答應,學校的自主性將蕩然無存。

面對「暴政」,哈佛企硬誓不低頭,堅稱會反抗到底,特朗普隨即出重手,設跨部門小組審查給哈佛的90億美元資助,决定先凍結其中22億美元。哈佛並非省油的燈,立刻展開反擊,向法院提出訴訟,指控政府的做法違憲。

以特朗普的一貫策略,你越反抗,他就打得越狠,直至你頂不住求饒,教育部長麥馬洪昨日給哈佛校長發出「攞命信」,加辣停發任何新資助,正是其極限施壓的招數。若哈佛仍不肯認輸,他還有更辣一招可出,就是剝奪它的免税地位,即所有私人捐贈都要交税,哈佛的學生資助和科研經費將因而大減,校長加伯也不得不承認,「後果會極之嚴重」。

特朗普劍指的,並非只哈佛一間,他早前簽署一份行政命令,要求當局加強監管高等學府,包括認證大學的標準,以及收生程序等,校方亦須提供過去10年收取外國資金的紀錄,供有關部門審查。侵侵「魔掌」已在大學的上空盤旋,直接威脅學校的自主。

正如美聯社一篇評論所講,特朗普口口聲聲針對大學「反猶」,只是藉口,其真正意圖是向精英大學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藉此鞏固其「反精英」民意支持。

大戰當前,大學界知道如不團結抵抗,只會任由特朗普魚肉,所以150間大學的校長日前奮起聯署,組成「聯合陣綫」,合力反對政府「無理入侵」校園。這次行動,開了大學齊心「抗侵」的先河,意義甚大。

特普朗同時向大專界開戰。大敵當前,逾150間大學的校長近日組成「聯合陣綫」抵抗,以它們的實力,特普朗不一定赢梗。

特普朗同時向大專界開戰。大敵當前,逾150間大學的校長近日組成「聯合陣綫」抵抗,以它們的實力,特普朗不一定赢梗。

這場仗並非一面倒,誰勝誰負還說不定,不過在這惡劣氛圍下,許多科研學者陷於恐慌,感到前景茫茫。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看準機會,昨天在「選擇歐洲科研」大會上,分別宣布「搶人」計劃。馬克龍說,法政府將額外提供1億歐元,用於聘請美國學者;馮德萊恩則表示,會推出5億歐元的計劃,設立「科學避風港」,吸納美國科研專家。

我問一位在美大學工作多年的朋友,歐盟此舉能否搶走美國的科學家?他說並不容易,因歐美薪酬相差太大,那5億歐元計劃,相比美國的龐大科研經費,小兒科之極,中國這方面的資金每年達4、5千億,也比歐盟強得多。

他說香港「搶人」的條件比歐洲好些,但亦比不去美國,而中國方面,對想爭取的學者,可以給予很好條件,例如哈佛的知名化學家Charles Lieber 最初本想來港,近日就被清華大學深圳校園截了胡。

我同意內地和香港搶科研學者的條件,仍與美國有差距,不過在目前「侵侵低氣壓」下,許多學者都萌生「外逃」心理,若內地和香港再加一把刀,仍有機會「執到寶」,但一定要快手咪執輸。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