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00萬歲「嬰兒行星」現蹤跡!挑戰傳統天文理論

大視野

300萬歲「嬰兒行星」現蹤跡!挑戰傳統天文理論
大視野

大視野

300萬歲「嬰兒行星」現蹤跡!挑戰傳統天文理論

2024年11月28日 10:20 最後更新:11:57

美國一所大學的天文團隊發現一顆極其年輕的系外行星,年齡僅約300萬年,這項發現挑戰了科學界對行星形成時程的傳統認知。

年輕的系外行星年齡僅約300萬年

據外媒報導,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天文團隊發現一顆極其年輕的系外行星「TIDYE-1b」,年齡僅約300萬年。

觀看影片

這顆行星環繞一顆距地球520光年的年輕恆星「IRAS 04125+2902」運轉,該恆星預計將演化成為質量約為太陽70%的橙矮星(Orange Dwarf)。「TIDYE-1b」每8.8天繞行母恆星一周,軌道距離僅約為太陽與水星距離的五分之一。

這項發現挑戰科學界對行星形成時程的傳統認知

北卡大學物理與天文系研究生麥巴伯(Madyson Barber)表示,「這項發現證實行星可以在300萬年內形成,遠快於我們的認知,相較之下,地球的形成時間約需1000至2000萬年。」

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NASA官網截圖

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NASA官網截圖

研究團隊使用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觀測到這顆行星。當「TIDYE-1b」從地球視角通過母恆星前方時,造成恆星亮度短暫下降,這種「行星凌日」現象讓科學家得以確認其存在。

為意外發現 其外部盤面異常扭曲

值得注意的是,「TIDYE-1b」的發現完全是個意外。通常,年輕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會阻礙觀測視線,但這個系統的外部盤面不尋常地扭曲,讓科學家得以一窺行星形貌。

北卡羅萊納大學官網圖片

北卡羅萊納大學官網圖片

就物理特性而言,「TIDYE-1b」的質量介於地球與海王星之間,直徑約為地球的11倍,但密度較低。研究人員推測,這顆行星最初可能形成於距離母恆星較遠處,隨後逐漸向內遷移至目前位置。

行星盤消散時間仍待解密

「巨行星必須在原行星盤消散前形成,因為它們需要從盤面獲取大量氣體,而盤面通常在500萬到1000萬年間就會消散。」北卡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曼恩(Andrew Mann)解釋,「但具體需要多久?是100萬年?5萬年?還是10萬年?這仍是未解之謎。」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再向民間徵集意見,任何提供妥善處理太空人糞便和排泄物的技術,可以獲得300萬美元 (約2340萬港元) 獎金。

計劃名為「月球回收挑戰」

NASA公布「月球回收挑戰」(Luna Recycle Challenge)獎勵計劃,呼籲民眾提出一種科學技術,在月球上和長途太空飛行期間,能夠回收及處理太空人的糞便、尿液和嘔吐物。

觀看影片

月球上有96袋排泄物

資料顯示,在阿波羅任務 (Apollo missions) 太空人在月球上留下了96袋人類排泄物,而「月球回收挑戰」的目的是防止再增加這些散發臭味的太空垃圾。獲選的技術將用於未來的太空任務,包括假設的月球長期前哨站。

AP圖片

AP圖片

為長遠太空發展做準備

NASA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太空總署致力於可持續的太空探索,在我們為未來的載人航天任務做準備時,需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包括固體廢物在內的各種廢物流,以及如何在太空環境中儲存、處理和回收廢物,從而減少或完全不需要運返地球的廢物數量」。

糞便排太空尿液再利用

根據目前的安排,太空人使有的大小便的器具皆備有抽氣設備,如廁後糞便沿管線被氣流抽走,釋放在太空,尿液則處理再利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