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兩代情」徵文比賽頒獎典禮於19日在YHA美荷樓青年旅舍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葉巧兒,表揚學生優秀創作展現了兩代情感深厚交織。
比賽十周年切餅儀式。
本屆比賽吸引327間中小學參與,提交作品達12,100篇,創下歷年新高。比賽旨在鼓勵學生透過訪問長輩,挖掘昔日香港的生活點滴。
眾嘉賓與得獎者一同合照留念。
比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題目涵蓋了家庭與社區連結,如:「我和父母的一個約定」、「那一刻,我長大了」等。
葉巧兒與高中組得獎學校合照。
評審團對本屆作品讚譽有加,初中組競爭尤為激烈,甚至出現了雙冠軍。小學組冠軍以遊樂場背景描繪外婆與自己的深厚情感,初中組的雙冠軍則展現昔日公屋的日常與父母在逆境中的奮鬥故事。高中組冠軍作品則以奶奶的木算盤為連結,刻劃跨代情感傳承。
羅淑佩女士與高中組個人獎項三甲得獎者合照。
評審團認為學生筆觸細膩,從兒時與父母的約定,到重溫父母的青春歲月,都勾勒了香港過去的珍貴記憶,亦展現了強烈的情感共鳴,讓人理解「樓下有情」的深意。
羅淑佩表示,美荷樓展現的自強不息精神,不但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價值,更是香港社會的根基。透過徵文比賽,學生記錄了上一代的奮鬥故事和鄰里之間的深厚情感,深入了解香港的歷史文化。 。
羅淑佩女士為頒獎典禮致辭。
主辦機構代表黃奕鑑強調,「兩代情」徵文比賽有效促進了跨代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期待未來繼續推動情感聯繫與正向價值觀的傳承。
得獎作品連結:https://learning.yha.org.hk/zh-hant/activities/competition/landing
最近內地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馬拉松私兔」熱潮,讓這個小眾職業突然成為焦點,可觀收入更吸引不少國家級選手入行。不過資深行家透露因1原因難成穩定職業。
何為「私兔」?
所謂「私兔」,其實是馬拉松比賽中的私人配速員,專門為跑手提供一對一陪跑服務。與大會安排的官方配速員不同,「私兔」會為客人度身訂造訓練計劃,並在比賽當天全程陪伴,由配速、補給到心理輔導一手包辦,確保跑手能夠安全完成賽事甚至突破個人最佳成績。
渣打香港馬拉松FB圖片
從陪跑到專業:一位私兔教練的養成
「第一次當私兔其實是幫朋友完賽,沒想到從此開啟新事業。」90後的朱曉龍回憶道。身為國家二級運動員,他至今已完成58場全馬,個人最佳成績2小時52分。在他看來,私兔絕非單純陪跑:「自己要先能破3小時,才有資格帶人挑戰4小時內的目標。」
朱曉龍。微博圖片
這8年來,他見證了私兔市場的轉變。「2019年後需求明顯增加,現在連只想完賽的新手都會找私兔。」朱曉龍分析,這反映現代人更重視運動安全與體驗,但同時也強調:「馬拉松終究是極限運動,不是有私兔就一定能成功。」
朱曉龍:「遞水遞膠還要當心靈導師」
談起私兔的工作內容,朱曉龍笑著說:「最累的不是雙腿,是嘴巴!」他細數每次服務的細節:從賽前制定補給計劃、賽中每公里報時,到30公里後的心理攻防戰。「去年香港馬拉松,跑友在最後兩個大坡差點放棄,我幾乎用光所有加油詞彙。」
朱曉龍陪著跑友完成香港馬拉松。微博圖片
除了當「人形配速器」,朱曉龍指,私兔還要兼任補給員、攝影師、康復師等多重角色,「從賽前早餐到賽後拉伸,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後半程跑者連掏能量膠(Engery Gel)的力氣都沒有,所有補給都得我遞到嘴邊。」
行情看漲卻難成主業
隨著馬拉松熱潮,私兔收費也水漲船高。朱曉龍透露:「現在江浙滬全馬收費6000-8000元人民幣(約6500至8700港元),上海馬拉松等國際賽事更要1500美元(約11700港元)起跳。」去年他帶跑友挑戰港馬,全程花費就近萬元。
內地媒體截圖
儘管看似收入可觀,朱曉龍直言這行難成穩定職業:「旺季集中在春秋兩季,還要搶到熱門賽事名額。我身邊的私兔都是兼職,我的主業還是跑步教練。」他提醒想入行者:「體能只是基本門檻,更重要的是責任感和臨場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