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1月6日截止報名 學員分享踏足傳媒心路歷程

社會事

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1月6日截止報名 學員分享踏足傳媒心路歷程
社會事

社會事

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1月6日截止報名 學員分享踏足傳媒心路歷程

2024年12月22日 17:44 最後更新:17:46

由香港賽馬會主辦、東華三院協辦的「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今年踏入第12屆,為年齡介乎17-25歲的青少年提供基本新聞工作訓練,本年度更透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支持計劃活動。為期六個月的課程採用互動形式,並由資深傳媒工作者擔任導師向學員傳授心得。

朱家禧(左)於今年十月獲馬會推薦隨東方足球隊到菲律賓,與另一名「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學員,越洋直擊報道亞冠二級聯賽。圖片由香港賽馬會提供

朱家禧(左)於今年十月獲馬會推薦隨東方足球隊到菲律賓,與另一名「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學員,越洋直擊報道亞冠二級聯賽。圖片由香港賽馬會提供

這個實戰課程不但讓學員學習理論知識,更可提升語言表達和溝通技巧,並在參與實務體驗和活動中,培養責任感和處事態度。計劃至今已有超過70位畢業學員,先後投身傳媒或體育相關行業。計劃由即日起至2025年1月6日接受報名。

本屆計劃的導師陣容強勁,主任導師包括資深體育傳媒人郭子龍(錄像製作)、資深體育記者司徒子文(攝影)、資深傳媒人余家強(寫作)。至於課程導師則包括體育傳媒人及廣告創作人陳祉俊、資深體育評述員張丕德、資深傳媒人趙麗如、《體路》創辦人及主編徐飛、香港遊艇會公共關係經理林綺淇、香港體育學院社區關係及巿務總監李忠民、傳媒工作者及言語治療師梁凱寧、體育內容製作人梁立民、資深體育傳媒人李漢源、資深體育評述員李德能、多媒體製作人馬啓仁。

網頁:計劃詳情及報名— https://campaign.hkjc.com/ch/withyou/activities/jsr/index.aspx

曾參與計劃的學員亦現身分享自己加入計劃的得著,第11屆學員 、理工大學管理及市場學三年級生朱家禧表示,自己曾是中學足球校隊、熱愛港超和英超的朱家禧,透過社交媒體得知「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而馬上報名,「自小已喜歡看體育新聞,所以對這計劃很有興趣,希望藉此接觸有關體育記者的工作。」

朱家禧回憶,在參加計劃的半年,課程導師之一、前主播梁凱寧為他帶來深刻印象,「以前在電視看她報導新聞,在計劃中她教大家咬字、糾正懶音,對做記者和司儀工作很有幫助。」他又憶述在活動中亦學到體育評述的技巧,領略到事前做資料搜集的重要,「比賽期間難免有悶場,必須為觀眾提供一些場外資訊,最緊要是淡定。」

完成計劃後,朱家禧申請並獲安排到東方體育會進行暑期實習一個月,期間他負責籃球和足球大賽前跟操練,並進行拍攝紀錄,在社交媒體作宣傳。今年十月,他又獲馬會推薦隨東方足球隊到菲律賓,越洋直擊報道亞冠二級聯賽,機會難得。

朱家禧憶述:「我和另一位學員要同時負責採訪和攝影,最難忘是第一次出席記者會,要在很多行家面前放膽提問,之後又要寫報道及執相。」他感謝計劃帶給他不同機會,令他變得有自信,希望將來在傳媒行業發展,並鼓勵對體育有熱誠的青少年報名參加計劃。

蘇家豪在參加「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期間,初嘗足球評述體驗。圖片由香港賽馬會提供

蘇家豪在參加「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期間,初嘗足球評述體驗。圖片由香港賽馬會提供

第7屆學員L蘇家豪現為馬會賽馬KOL的蘇家豪,就讀中五時他亦曾參加「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蘇家豪指自己「本身對足球和賽馬很有興趣,想加入成為體育記者的一份子,見到計劃有很多導師便報名。」

蘇家豪憶述,參加計劃不久他即初次體驗足球評述,夥拍專業評述員何凱婷、鍾國雄等人,在香港賽馬會北區中學女子足球聯賽作評述。他又有機會訪問時任體育專員楊德強,「最初為了證明自己有做功課,擬定了一條很長的問題,後來經導師提醒記者的角色,訪問時問題要到位,對我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

計劃畢業後,蘇家豪憑傑出表現獲頒「最佳評述員」和「導師嘉許獎」,其後獲安排在體育傳媒實習一個月,實戰採訪足球、羽毛球、單車等國際及本地賽事。「這計劃提升了我對學習的意志力,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加不可懶惰。」

近年,蘇家豪因在網上影片頻道與其他新一代體育傳媒人合作,機緣巧合下成為馬會賽馬KOL 。巴黎奧運期間,他又參加了電視台的特備節目,成為學員主持之一,累積體育主持和評述員的經驗,蘇家豪鼓勵體育愛好者報名參加「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不論在幕前或幕後都可發揮所長。

圖片由香港賽馬會提供

圖片由香港賽馬會提供

Tags:

英超

由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 2024 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今日在香港體育學院(體院)舉行頒獎典禮,表揚於 2024 年在精英培訓、社區及學校運動發展有傑出貢獻的教練。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JP(左十二)、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麥偉彬(右十一)、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洪楚英(右十),與體院主席鄧竟成GBS PDSM(左十一)及一眾嘉賓恭賀全年最佳教練得主。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JP(左十二)、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麥偉彬(右十一)、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洪楚英(右十),與體院主席鄧竟成GBS PDSM(左十一)及一眾嘉賓恭賀全年最佳教練得主。

全年最佳教練獎由(左起)劍擊教練鄭兆康、硬地滾球教練郭克榮、武術教練鄭天慧、輪椅劍擊教練黃金球,以及今日未能出席頒獎典禮的殘疾人羽毛球(傷殘人士)教練陳仁傑、乒乓球教練孟憲儉及張瑞奪得。

全年最佳教練獎由(左起)劍擊教練鄭兆康、硬地滾球教練郭克榮、武術教練鄭天慧、輪椅劍擊教練黃金球,以及今日未能出席頒獎典禮的殘疾人羽毛球(傷殘人士)教練陳仁傑、乒乓球教練孟憲儉及張瑞奪得。

本屆七大組別獎項包括全年最佳教練獎、優秀服務獎、最佳教練培訓工作者獎、最佳隊際運動教練獎、精英教練獎、社區優秀教練獎及學校優秀教練獎收到 249 份提名,合共嘉許 196 位教練。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 JP、體院主席鄧竟成 GBS PDSM、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麥偉彬、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洪楚英以及一眾嘉賓頒發獎項予得獎教練。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洪楚英致歡迎辭時表揚教練的付出:「去年香港運動員於奧運、殘奧運以及各國際比賽均取得驕人成績,背後一眾默默耕耘的教練絕對功不可沒。除精英教練外,不少社區及學校教練積極培訓新秀,為運動員發展系統以至香港體育發展定下堅實基礎,實在勞苦功高。」他同時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過去多年支持委員會,協力提高教練質素,推動香港體育蓬勃發展。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全年最佳教練獎一向是頒獎典禮的焦點獎項,今屆選舉由硬地滾球教練郭克榮及劍擊教練鄭兆康奪得個人項目高級組全年最佳教練殊榮;殘疾人羽毛球(傷殘人士)教練陳仁傑及乒乓球教練張瑞榮膺團體項目高級組全年最佳教練;輪椅劍擊教練黃金球及武術教練鄭天慧獲得個人項目青少年組全年最佳教練獎;乒乓球教練孟憲儉獲頒團體項目青少年組全年最佳教練獎。七位得獎教練當中,有四位均首度獲此殊榮,足證香港體壇發展迅速,教練人才輩出。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2024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及代表接受獎項。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洪楚英(右)及 2024 選舉評審團主席黃寶基 MH(左)頒發最佳教練培訓工作者獎予體操教練陳錦雄博士(中)。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主席洪楚英(右)及 2024 選舉評審團主席黃寶基 MH(左)頒發最佳教練培訓工作者獎予體操教練陳錦雄博士(中)。

硬地滾球教練郭克榮第六度榮獲全年最佳教練獎,他在 2024 年帶領硬地滾球隊在三站世界盃囊括 8 金 4 銀 4 銅,並在巴黎殘奧運一舉贏得 3 金 2 銀,創下歷屆最佳成績;劍擊教練鄭兆康第七度榮膺全年最佳教練,此前他曾六次憑藉其對輪椅劍擊的傑出貢獻獲獎。鄭兆康教練一直專注動員系統化訓練,去年他帶領張家朗及江旻憓出戰巴黎奧運,並勇奪 2 面金牌,為香港劍壇締造歷史。

體院副主席周福安(左)及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會長馮馬潔嫻SBS JP(右)頒發最佳隊際運動教練獎予七人欖球教練 Jevon Groves(中)。

體院副主席周福安(左)及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會長馮馬潔嫻SBS JP(右)頒發最佳隊際運動教練獎予七人欖球教練 Jevon Groves(中)。

體院副主席周福安(左)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 PDSM(右)頒發優秀服務獎予桌球教練黃德華(中)。

體院副主席周福安(左)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 PDSM(右)頒發優秀服務獎予桌球教練黃德華(中)。

殘疾人羽毛球(傷殘人士)教練陳仁傑首膺全年最佳教練,在他的指導下,羽毛球隊過去一年表現穩定,贏得多面國際賽事獎牌,包括男子 SH6 級雙打組合朱文佳及王鎮炎於世界錦標賽取得的銀牌;乒乓球教練張瑞第二度獲全年最佳教練獎,她在 2024 年帶領女將杜凱琹、林依諾、李皓晴、吳詠琳及朱成竹躋身國際乒聯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四強,奪得銅牌,並取得巴黎奧運參賽資格。

體院副主席周福安(左)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PDSM(右)頒發優秀服務獎予殘疾人乒乓球(智障人士)教練林智鵬(中)。

體院副主席周福安(左)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PDSM(右)頒發優秀服務獎予殘疾人乒乓球(智障人士)教練林智鵬(中)。

體院董事鄭麗珊(前排右六)及聶繼恩(前排左四)頒發精英教練獎予教練,表揚他們在2024年帶領一眾運動員及團隊在各項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

體院董事鄭麗珊(前排右六)及聶繼恩(前排左四)頒發精英教練獎予教練,表揚他們在2024年帶領一眾運動員及團隊在各項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

首度獲頒全年最佳教練獎的輪椅劍擊教練黃金球帶領小將不斷突破,其中青年劍手陳㬢於 U17/U23 世界錦標賽 2024 刺下 1 銀 1 銅,再於亞洲錦標賽增添 1 銀;武術教練鄭天慧亦首次獲獎,鄭教練帶領青少年運動員,在第 9 屆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為港隊貢獻了 2 金 3 銀 1 銅的佳績。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成員余烽立(前排左六)及王慶宜(前排右五)頒發學校優秀教練獎予全職教師,藉以嘉許他們在推動學界運動發展的成就。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成員余烽立(前排左六)及王慶宜(前排右五)頒發學校優秀教練獎予全職教師,藉以嘉許他們在推動學界運動發展的成就。

乒乓球教練孟憲儉帶領女子隊員麥明芯、蘇籽童、阮芯諾及張嘉鈺在國際乒聯 2024 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奪得 U15 女子團體項目銅牌,成績驕人,使孟教練首次成為全年最佳教練獎得主。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成員侯穎文(前排右七)及2024選舉評審團成員郭子龍(前排左六)頒發社區優秀教練獎予教練,以肯定他們在培訓社區運動員或運動隊伍的貢獻。

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成員侯穎文(前排右七)及2024選舉評審團成員郭子龍(前排左六)頒發社區優秀教練獎予教練,以肯定他們在培訓社區運動員或運動隊伍的貢獻。

優秀服務獎由桌球教練黃德華及殘疾人乒乓球(智障人士)教練林智鵬奪得,以表揚他們多年的貢獻。黃教練自 2011 年起帶領吳安儀及張家瑋等球手出戰多項國際賽事,屢獲佳績;林教練於 1993 年始任教殘疾人乒乓球,培育出黎惠玲、吳玫薈及王婷莛等殘奧運獎牌得主。

體操教練陳錦雄博士獲頒最佳教練培訓工作者獎,他擔任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教練總監超過 20 年,負責教練團隊管理以及監察課程和訓練計劃等,更著手編撰培訓書籍,為教練提供全面的知識、技能和管理學概念等,在教練培訓及促進香港體操運動發展具傑出貢獻。

武術運動員曾楚喬、王敬涵、鍾卓言、何証騫、黎逸熙及李天樂在頒獎典禮進行武術示範。

武術運動員曾楚喬、王敬涵、鍾卓言、何証騫、黎逸熙及李天樂在頒獎典禮進行武術示範。

最佳隊際運動教練獎由七人欖球教練 Jevon Groves 奪得,Groves 自 2016 年開始任教港隊,去年領軍男子隊出戰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封王,並取得 2025 年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入場券。

本年度共有 127 位教練榮獲精英教練獎,藉以表揚他們在 2024 年帶領一眾運動員及團隊在各項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社區優秀教練獎則有 36 位教練獲獎,以肯定他們在培訓社區運動員或運動隊伍的貢獻;此外,有 31 位全職教師獲得學校優秀教練獎,藉以嘉許他們在推動學界運動發展的成就。

是次年度頒獎典禮以兒童粵劇形式揭曉全年最佳教練獎誰屬。

是次年度頒獎典禮以兒童粵劇形式揭曉全年最佳教練獎誰屬。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