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會舉辦獎學金頒授典禮 頒發首屆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 培育新晉科研人才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馬會舉辦獎學金頒授典禮 頒發首屆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 培育新晉科研人才

      2025年04月07日 14:51 最後更新:16:13

      香港賽馬會舉行獎學金頒授典禮暨高桌晚宴,向116名不同大專院校學生頒授獎學金,亦向10名傑出創科人才頒授首屆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以表揚他們學業成績優秀和熱心服務社會。

      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中)、主題演講嘉賓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及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教授(前排左八)、馬會董事、管理委員會成員、各大專院校代表、賽馬會學人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中)、主題演講嘉賓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及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教授(前排左八)、馬會董事、管理委員會成員、各大專院校代表、賽馬會學人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聯同主題演講嘉賓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及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教授、馬會副主席廖長江、董事楊紹信博士、黃嘉純、陳衍里醫生、胡家驃、龔楊恩慈及羅啟華、行政總裁應家柏,以及各大專院校代表出席晚宴見證並感受得獎者的喜悅。

      更多相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中)、主題演講嘉賓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及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教授(前排左八)、馬會董事、管理委員會成員、各大專院校代表、賽馬會學人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中)、主題演講嘉賓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及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教授(前排左八)、馬會董事、管理委員會成員、各大專院校代表、賽馬會學人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在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暨高桌晚宴上致辭。

      馬會主席利子厚在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暨高桌晚宴上致辭。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前排右二)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前排右一)、李灝(前排中)及龎灝鏘(前排左二)、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前排左一)及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代表合照。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前排右二)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前排右一)、李灝(前排中)及龎灝鏘(前排左二)、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前排左一)及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代表合照。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中)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右二)、李灝(左二)及龎灝鏘(左一), 以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右一)合照。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中)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右二)、李灝(左二)及龎灝鏘(左一), 以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右一)合照。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右六)、副主席廖長江(右五)、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五)、黃嘉純(右四)、陳衍里醫生(左四)、胡家驃(右三)、龔楊恩慈(左三)及羅啟華(右二)、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六)、賽馬事務執行總監夏定安(左二)、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右一)及法律及合規事務執行總監詹秉禮(左一)出席晚宴見證並分享獲獎者的喜悅。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右六)、副主席廖長江(右五)、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五)、黃嘉純(右四)、陳衍里醫生(左四)、胡家驃(右三)、龔楊恩慈(左三)及羅啟華(右二)、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六)、賽馬事務執行總監夏定安(左二)、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右一)及法律及合規事務執行總監詹秉禮(左一)出席晚宴見證並分享獲獎者的喜悅。

      胡德林博士聚焦研發的人工智能(AI)輔助微型磁控機器人,直徑只有約一毫米。

      胡德林博士聚焦研發的人工智能(AI)輔助微型磁控機器人,直徑只有約一毫米。

      胡德林博士選擇來香港從事科研,表示馬會獎學金的支持是吸引他的關鍵原因之一。

      胡德林博士選擇來香港從事科研,表示馬會獎學金的支持是吸引他的關鍵原因之一。

      李灝手上的「頭戴式滑鼠」,可透過移動頭部方向而操控電腦滑鼠,製作成本只需約150元,希望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便利。

      李灝手上的「頭戴式滑鼠」,可透過移動頭部方向而操控電腦滑鼠,製作成本只需約150元,希望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便利。

      李灝指馬會獎學金對他是個很大鼓勵及肯定,參加新生營並成功完成一個他形容為「不可能」的高空繩索項目。

      李灝指馬會獎學金對他是個很大鼓勵及肯定,參加新生營並成功完成一個他形容為「不可能」的高空繩索項目。

      蔡卓欣自小立志成為醫生,並一直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她感謝香港賽馬會的獎學金,對她來說是一個認同。

      蔡卓欣自小立志成為醫生,並一直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她感謝香港賽馬會的獎學金,對她來說是一個認同。

      蔡卓欣表示賽馬會獎學金為她提供一個寶貴機會,與不同背景、同樣熱心服務社會的賽馬會學人連繫。

      蔡卓欣表示賽馬會獎學金為她提供一個寶貴機會,與不同背景、同樣熱心服務社會的賽馬會學人連繫。

      龎灝鏘表示獲得賽馬會的獎學金後,結識了一眾志同道合、熱心服務社會賽馬會學人。

      龎灝鏘表示獲得賽馬會的獎學金後,結識了一眾志同道合、熱心服務社會賽馬會學人。

      龎灝鏘希望透過「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一起組織及參與更多義工活動。

      龎灝鏘希望透過「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一起組織及參與更多義工活動。

      左起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得主李灝、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得主蔡卓欣及賽馬會本科獎學金得主龎灝鏘。

      左起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得主李灝、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得主蔡卓欣及賽馬會本科獎學金得主龎灝鏘。

      馬會主席利子厚在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暨高桌晚宴上致辭。

      馬會主席利子厚在香港賽馬會獎學金頒授典禮暨高桌晚宴上致辭。

      馬會主席利子厚表示,香港賽馬會獎學金的規模,自於1998年首次正式實行計劃以來規模不斷擴大,支持本地本科生充分發揮才能,實踐香港賽馬會造福社會大眾的宗旨。另一方面,除了支持本地本科生,更擴展至涵蓋職業教育的學生、吸引來自內地和世界各地的優秀年輕人才在港修讀本科課程,並特別表彰面對生活逆境或挑戰時仍然自強不息的優秀學生。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前排右二)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前排右一)、李灝(前排中)及龎灝鏘(前排左二)、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前排左一)及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代表合照。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前排右二)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前排右一)、李灝(前排中)及龎灝鏘(前排左二)、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前排左一)及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代表合照。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中)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右二)、李灝(左二)及龎灝鏘(左一), 以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右一)合照。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中)與賽馬會學人蔡卓欣(右二)、李灝(左二)及龎灝鏘(左一), 以及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右一)合照。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右六)、副主席廖長江(右五)、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五)、黃嘉純(右四)、陳衍里醫生(左四)、胡家驃(右三)、龔楊恩慈(左三)及羅啟華(右二)、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六)、賽馬事務執行總監夏定安(左二)、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右一)及法律及合規事務執行總監詹秉禮(左一)出席晚宴見證並分享獲獎者的喜悅。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右六)、副主席廖長江(右五)、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五)、黃嘉純(右四)、陳衍里醫生(左四)、胡家驃(右三)、龔楊恩慈(左三)及羅啟華(右二)、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六)、賽馬事務執行總監夏定安(左二)、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右一)及法律及合規事務執行總監詹秉禮(左一)出席晚宴見證並分享獲獎者的喜悅。

      此外,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去年推出了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培育有志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應用的新晉創科人才。胡德林博士是本屆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得主之一。他獲得博士學位後聚焦研發人工智能(AI)輔助微型磁控機器人,直徑只有約一毫米,可放在病人體內,透過磁力方式,讓病人毋須開刀,都能夠做手術或運輸藥物。他感謝香港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它可以讓我更自由的去探索我感到興趣的研究。」胡博士原本在美國和英國也有一些博士後研究的機會,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來香港從事科研,他表示馬會獎學金的支持是吸引他來港的關鍵原因之一。

      胡德林博士聚焦研發的人工智能(AI)輔助微型磁控機器人,直徑只有約一毫米。

      胡德林博士聚焦研發的人工智能(AI)輔助微型磁控機器人,直徑只有約一毫米。

      胡德林博士選擇來香港從事科研,表示馬會獎學金的支持是吸引他的關鍵原因之一。

      胡德林博士選擇來香港從事科研,表示馬會獎學金的支持是吸引他的關鍵原因之一。

      李灝(James)是其中一位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得主,現時於香港大學修讀工學學士課程。他自小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需依賴輪椅代步,但他並沒有局限自己,反而努力運用所學研發能改善行動不便人士生活的產品,包括他受訪時帶著的「頭戴式滑鼠」,是他16歲時和兩個朋友一起發明,透過移動頭部方向而操控電腦滑鼠,他表示這項發明,製作成本只需約150元,比起其他種類的發明更實惠及「貼地」,希望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便利。

      李灝手上的「頭戴式滑鼠」,可透過移動頭部方向而操控電腦滑鼠,製作成本只需約150元,希望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便利。

      李灝手上的「頭戴式滑鼠」,可透過移動頭部方向而操控電腦滑鼠,製作成本只需約150元,希望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便利。

      李灝指馬會獎學金對他是個很大鼓勵及肯定,參加新生營並成功完成一個他形容為「不可能」的高空繩索項目。

      李灝指馬會獎學金對他是個很大鼓勵及肯定,參加新生營並成功完成一個他形容為「不可能」的高空繩索項目。

      James指馬會獎學金對他是個很大鼓勵及肯定,讓他獲益良多。他表示獲得獎學金後參加了新生營,在賽馬會學人的鼓勵下,成功完成一個他形容為「不可能」的高空繩索項目:「每個人都會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但無論如何,身邊總有很多人一直支持你。」James希望未來透過科技,去打造一個比現在更包容的世界。

      香港賽馬會獎學金,不僅為獎學金得主提供資金支持,更希望透過不同領袖發展及社區活動,讓他們接觸社會議題,致力培育他們成為未來社區領袖。香港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得主、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一年級生蔡卓欣(Jenna)自小立志成為醫生,希望為婦女及兒童健康出一分力,並一直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協助弱勢社群。

      蔡卓欣自小立志成為醫生,並一直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她感謝香港賽馬會的獎學金,對她來說是一個認同。

      蔡卓欣自小立志成為醫生,並一直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她感謝香港賽馬會的獎學金,對她來說是一個認同。

      蔡卓欣表示賽馬會獎學金為她提供一個寶貴機會,與不同背景、同樣熱心服務社會的賽馬會學人連繫。

      蔡卓欣表示賽馬會獎學金為她提供一個寶貴機會,與不同背景、同樣熱心服務社會的賽馬會學人連繫。

      Jenna感謝香港賽馬會獎學金,為她提供一個寶貴機會,與不同背景、同樣熱心服務社會的賽馬會學人連繫:「體驗了很多不同的活動,例如『領袖訓練營』,透過與同學分享後發現,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有啟發性,激勵我繼續為理想與目標向前。」希望繼續與一眾賽馬會學人一起服務社區,交流及成長。

      龎灝鏘表示獲得賽馬會的獎學金後,結識了一眾志同道合、熱心服務社會賽馬會學人。

      龎灝鏘表示獲得賽馬會的獎學金後,結識了一眾志同道合、熱心服務社會賽馬會學人。

      龎灝鏘希望透過「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一起組織及參與更多義工活動。

      龎灝鏘希望透過「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一起組織及參與更多義工活動。

      至於香港賽馬會本科獎學金得主、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二年級的龎灝鏘(Horace)一向熱心助人,曾參與醫療輔助隊少年團及紅十字會等義工服務,他表示獲得賽馬會的獎學金後,多了很多機會接觸香港賽馬會的不同義務工作,特別是照顧老人及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小朋友:「賽馬會給予我機會,讓我更想將自己的學識及能力去回饋社會。」

      Horace表示,賽馬會獎學金不但助他追尋成為物理治療師的夢想,更透過「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一起組織及參與更多義工活動,希望連繫不同背景及能力的同學,日後發展義診平台,幫助更多弱勢社群。

      左起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得主李灝、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得主蔡卓欣及賽馬會本科獎學金得主龎灝鏘。

      左起賽馬會新晉創科學者胡德林博士、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得主李灝、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得主蔡卓欣及賽馬會本科獎學金得主龎灝鏘。

      馬會一直不遺餘力支持本地教育和人才發展,於1998年成立的香港賽馬會獎學金致力培育關愛社會的領袖,多年來不斷擴展提供多元人才發展出路,至今已頒授獎學金予超過1,100位優秀學生,總捐助款額超過8億9,100萬港元。

      香港賽馬會祝賀中國香港欖球總會順利舉辦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賽事於今日(3月30日)晚上圓滿結束。馬會主席利子厚獲邀頒發女子銀碗級別的獎座給國家隊,並與其他嘉賓,陪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頒發男子盃獎座予冠軍阿根廷隊。

      李家超(第二排,左六)、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第二排,左二)和一眾嘉賓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頒獎禮。

      李家超(第二排,左六)、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第二排,左二)和一眾嘉賓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頒獎禮。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六)頒發女子銀碗級別的獎座給國家隊。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六)頒發女子銀碗級別的獎座給國家隊。香港賽馬會圖片

      今年「七欖」熱潮載譽歸來,馬會很高興連續第四次支持「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並成為官方社區合作夥伴。透過「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一系列的社區活動,讓超過一萬名來自不同年齡層、能力和背景的人士體驗欖球以及多元運動的樂趣,多年來逾三萬人受惠,全城投入體育盛事。

      馬會主席利子厚(左)獲「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受惠者致謝。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左)獲「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受惠者致謝。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右)與輪椅人士參觀場內的馬會展區。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右)與輪椅人士參觀場內的馬會展區。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八)、馬會董事韋安祖(後排左七)及羅啟華(後排
  左六)與輪椅人士於馬會展區合照。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八)、馬會董事韋安祖(後排左七)及羅啟華(後排 左六)與輪椅人士於馬會展區合照。香港賽馬會圖片


      早前的「賽馬會多元運動體驗日」於 3 月上旬為社區計劃揭開序幕,讓學生獲得嶄新的運動體驗,感受運動帶來的正能量。此外,於 3 月中舉行的「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邀請到九位來自欖球、賽馬、足球、籃球、板球、競技體操、障礙競技和霹靂舞界別的傑出運動員,向現場和網上觀眾分享自身經歷,探討運動共融的意義和重要性,並鼓勵大眾勇於追求夢想。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 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 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 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 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 成員為馬會主席利子厚(右)畫彩繪。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 成員為馬會主席利子厚(右)畫彩繪。香港賽馬會圖片

      同場的嘉年華設置七個運動主題的攤位,讓中小學生及公眾人士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享受各項運動的樂趣。

      「賽馬會眾心行善平台」義工帶領「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參觀啟德體育園,增加對欖球運動的認識。香港賽馬會圖片

      「賽馬會眾心行善平台」義工帶領「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參觀啟德體育園,增加對欖球運動的認識。香港賽馬會圖片

      一連三日的「七欖」賽事於啟德體育園舉行,除了上演多場精彩刺激的比賽,「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更為賽事添上色彩。「賽馬會小型欖球表演賽」讓本地欖球小將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對壘,親身參與體壇盛事,大顯身手。

      馬會董事馮婉眉(後排中)與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參觀馬會展區。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董事馮婉眉(後排中)與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參觀馬會展區。香港賽馬會圖片

      同時,「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和「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賽體驗日」讓學生和基層市民,包括長者和殘疾人士等,入場感受世界級「七欖」賽事。

      「賽馬會眾心行善平台」義工帶領「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參觀啟德體育園,增加對欖球運動的認識。香港賽馬會圖片

      「賽馬會眾心行善平台」義工帶領「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參觀啟德體育園,增加對欖球運動的認識。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 CARE@hkjc成員亦陪同輪椅人士一起現場體驗賽事,為入場人士提供面部彩繪服務。由馬會義工隊組成的「CARE 樂隊」更在「七欖」球迷村舞台上演出,增添現場氣氛。

      馬會義工隊組成的「CARE 樂隊」在「七欖」球迷村帶來精彩演出。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義工隊組成的「CARE 樂隊」在「七欖」球迷村帶來精彩演出。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植根香港 140 年,是非牟利的體育組織及慈善捐助機構,與社會一起茁壯成長,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把賽馬及博彩收入,轉化成稅款、慈善捐款及就業機會,貢獻香港。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香港賽馬會圖片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學員在「七欖」賽事現場採訪馬會騎師田泰安(左二)。香港賽馬會圖片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學員在「七欖」賽事現場採訪馬會騎師田泰安(左二)。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以「與你並肩.昨天.今天. 每一天」為主題,推出連串慶祝活動,標誌著馬會的重要里程碑,同時感謝香港市民與馬會一起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

      馬會主席利子厚與國家隊合照。香港賽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與國家隊合照。香港賽馬會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