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海仲裁風波」之後,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南海局勢。但過去一年,南海趨穩向好態勢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轉。面對這一挑戰,深圳衛視直新聞採訪多位專家學者,探討2025年中國與東盟在南海的和平發展之道。
2024年11月8日,菲律賓頒布兩部涉南海的國內法。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支持菲律賓的所謂「海洋區域法」。對此,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外交部等多部門第一時間發聲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中方強調,菲律賓出台的這兩部法律,多處與國際法規定和國際海事組織決議不符,嚴重侵犯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11月10日,中國政府公佈黃岩島領海基點基線。
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表示,菲方此舉完全損人不利己,「我覺得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不太懂政治,為了配合美國炒作南海問題,把中菲關係搞成這樣」。
吳士存指出,小馬可斯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國際社會炒作,並給國民製造一個假象:菲律賓在南海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和「欺負」,得到美國、日本和其他盟友的支持,菲律賓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障。
「但事實上,小馬可斯政府出台的兩部『惡法』不僅沒有得到中國承認,而且也沒有能力實施,如今還給中國一個維權窗口去宣佈黃岩島領海基線——這是中國顧及中菲關係,多年來想做但沒做的事。」吳士存說。
除了公佈黃岩島的領海基線,中方還同時公佈了南海部分島礁(涉菲律賓主張部分)的標準名稱,公佈了三沙市西沙區、南沙區行政區劃代碼和郵政編碼,以及公佈了新的標注西沙區、南沙區的《三沙市地圖》。
在吳士存看來,中方連環法律措施進一步確立了黃岩島的地位,明確了中國在南海的執法邊界和執行內容,標誌中國以法律手段維護南海權益又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過去,菲律賓漁船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捕魚,但現在公佈了黃岩島領海基線,中方像以前那樣「默認」菲律賓行為的情況就不可能發生了。
吳士存指出,南海將經歷一個由亂及治的階段,「治亂世用重典,平亂象出重拳」當為中國未來的南海戰略。他認為,現在中國在南海的維權出現「窗口期」,需打出一套「法律+軍事+輿論戰」的「組合拳」。「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在南海『亮劍』。美國頻頻在南海攪局,實施『印太戰略』,拉日菲建立小多邊安全機制,中國海軍的『硬實力』完全有能力應對。」
中美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洪農表示,目前中國在處理海洋爭端時,通常優先尋求通過雙邊或多邊協商的方式解決。但她也強調,中方要做好未來可能出現更嚴峻挑戰的準備,特別是在法律領域。
洪農指出,無論是面對國際仲裁還是國際司法程序,中國都需要有自己的後備力量。中國擁有眾多的法律專業人才,研究海洋爭端的年輕學者正在不斷增加,因此,中國有信心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海洋爭端。
在敘事方面,菲律賓近年來試圖向國際社會「博同情」以搶奪國際話語權,但至今不僅沒有任何效果,菲律賓也幾近黔驢技窮。「它該演的戲都演完了,還能演什麼?」吳士存反問道。他指出,菲律賓自稱「受威脅」,隨美「起舞」,帶媒體在海上配合「表演」,已是國際熟知的套路,如今還有一個「靴子」沒落地,那就是小馬可斯揚言要發起的「二次仲裁」。但這一次,「菲律賓付出的代價絕對得不償失。」吳士存說,中國的反制手段是多方面的,有法律途徑,有海上行動,菲律賓在南海興風作浪程度越高,中國反制手段越強烈。
AP圖片
洪農則指出,由於西方媒體在敘事上受到美國的影響並掌握主動權,中國更要在公開場合放大聲量。中國作為南海沿岸國家,擁有相應的海洋權益。美國介入南海爭端的行為,無論從道義還是法律角度來看,都是站不住腳的。中國應該積極主導國際話語權,打好南海輿論戰。
2024年11月9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簽署了《關於推進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和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聯合聲明》,兩國在主張重疊海域開展共同開發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並一致同意設立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探討和推進有關合作。
對此,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王勝認為,這一次中印尼在海上重疊海域問題上達成共識,決定推動聯合開發,這是幾十年來雙邊關係的重要突破,為雙方減少摩擦、聚焦合作奠定了良好政治基礎,對地區國家具有示範效應。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哈比告訴深圳衛視直新聞,中印尼在很多領域具有合作空間。例如,印尼在海洋金融領域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沒有足夠的工具或設備來實現深海採礦。而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顯著發展,可以切實幫助印尼。他還表示,中國是印尼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在過去10年中,大量中國投資進入印尼,為印尼經濟作出了顯著貢獻,這些投資沒有設置任何前提附加條件,顯示了中國對印尼的發展支持是真誠的。
實際上,越來越多東盟國家認識到,務實合作是管控南海分歧、預防海上風險、維護地區穩定的關鍵。
泰國亞洲和平和解理事會理事、泰國前副外長格森素瓦表示,過去10年間,南海合作一直是討論焦點,盡管在南海爭議、南海合作探討過程中存在諸多分歧,但如果不著手探討務實合作,解決爭端將無從談起。中印尼的合作表明,南海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地區,是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地方。
越南外交學院副院長阮雄山則表示,東盟國家需用「工具箱」來管控動盪和風險,努力預防可能對整個地區和平環境構成威脅的危險。他強調,外交對話在南海地區仍然具有極高效力,東盟國家必須利用這些善意和工具,以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對農業無人機的廣泛應用,吸引了來自美國等國家的農民追捧,他們爭相採購更實惠的中國產無人機,但美國農場里無處不在的中國無人機,惹來一些美國政客的無端針對。
《南華早報》2日報道注意到,「一些外國政府的懷疑態度,無法阻擋農民們實現農業自動化的願景,中國的農用無人機正遍布鄉村。」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就在上個月,美國國會兩院相繼通過了新一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案,將矛頭對準兩家中國無人機企業,打著所謂「國家安全風險」的旗號,擬禁止其在美國市場銷售新的無人機。
「這些擔憂毫無必要。」湖北楚飛農業公司的創辦者王飛說,雖然無人機可以記錄田地的邊界,並確定合適的作業高度,但它們無法瞭解更敏感的細節,比如正在種植的是什麼作物。
他直言不諱道,中國製造商能夠以較低成本生產農用無人機,因此美國農民傾向於選擇中國產品,而非美國國產的替代品。
總部位於深圳的無人機培訓領域頭部企業「全球鷹」創始人余景兵也指出,農用無人機是一項複雜的技術,「農用無人機的飛行環境相對惡劣。長期暴露在高溫、潮濕、具有腐蝕性的低空低速環境中,會對無人機的性能和維護提出更高的要求。」
《南華早報》視頻截圖。
5年前,在成都當農業機械銷售經理的時候,王飛就看到了無人機在農用領域的廣闊前景。於是回到家鄉安陸考察,隨後便創辦了自己的農用無人機公司。
安陸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產糧大縣,常年中稻種植面積達60萬畝。據《南華早報》報道,如今,楚飛農業的服務覆蓋了安陸約40%的農田。得益於無人機在播種、噴灑農藥和化肥上的高效協助,安陸的農作物產量得到顯著提升。
綜合孝感網等報道,王飛後來還聯合了其他幾位回鄉創業的「新農人」,成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飛防聯盟」,自購植保無人機幫助農戶開展飛防等作業,廣受當地好評。聯盟作業範圍也隨之從安陸擴展到孝感、隨州等地。
《南華早報》指出,像王飛這樣的成功故事,正隨著中國技術變革步伐的加快而不斷上演。尤其在中國開始將「低空經濟」視作未來經濟增長的新驅動力之際,農用無人機正作為一種先驅性創新被頻繁提及。
從2022年開始,農林植保就已經超過地理測繪,成為國內工業無人機最大的應用領域,佔比超三成。
「低空經濟最大的落地場景就是農業,我們將長期聚焦於農業。」中國大型無人機製造商極飛科技(XAG)以農業無人機聞名,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斌表示,儘管市場也在尋求將無人機技術應用於物流、旅遊和測繪等各個領域,但中國的自動駕駛機隊約98%的飛行時間都與農業有關。
如今,國內農業無人機已經從最初的果樹病蟲害防治功能,到如今的播種、撒肥、吊運等多功能作業,並全面滲透到農、林、牧、漁各個領域,推動了現代農業與低空經濟融合發展。
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數據,2024年全國植保無人飛機保有量25.1萬架、防治作業面積26.7億畝次,均較去年增長近25%,已居全球首位。從覆蓋耕地面積上看,大疆提供的數據是2024年農業無人機單年內作業量超25億畝次,相當於覆蓋中國38%的耕地面積。
《南華早報》稱,中國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成功應用,自然也吸引了美國等國家農民的注意,他們考慮從更實惠的中國產品中採購設備。
綜合美媒報道,美國農民正逐漸增加對噴灑無人機的使用。2023年,無人機在美國41個州噴灑了370萬英畝的土地,覆蓋了50種作物,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無人機,有八成都是中國品牌大疆。
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赫德里克(Russell Hedrick)最近告訴《華盛頓郵報》,無人機是他的「新農具」,可輕鬆完成撒肥任務,且成本遠低於傳統地面撒肥機。同時,無人機也是他的「救人工具」,可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幫助搜尋幸存者,並運送物資。
他直言,「我不會說我不喜歡美國無人機,但我認為美國無人機在可靠性、易用性和用戶友好性方面都無法與大疆無人機相提並論。更重要的是,美國無人機的性能不如大疆,但價格卻是大疆的兩倍。」
在一次山地救援行動中,美國一搜救隊使用大疆無人機開展救援。
然而,中國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主導地位,又成為美國鷹派政客美其名曰「維護國家安全」的打擊對象,備受美國農場主好評的大疆首當其衝。這場早於2016年就開始的「圍剿」中,大疆已經多次被美國防部、商務部等部門「封殺」。
去年12月,美國國會兩院又相繼通過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大疆和道通(Autel Robotics)這兩家中國公司可能被禁止在美國市場銷售新的無人機。這份長達1800頁的法案聲稱,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必須在一年內確定這兩家企業的無人機是否構成「不可接受的國家安全風險」。
美國國會此前也已經禁止聯邦機構採購中國產無人機,部分例外情況除外。此外,多個州也禁止公共資金項目使用或採購中國無人機。
無人機現已融入部分美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美政客的封殺令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擔憂。無人機運營商表示,中國產無人機具備價格低、性能好的優勢,「美國製造的無人機根本沒法比。」
「美國尚未準備好擺脫對中國無人機的依賴。」《華爾街日報》去年8月發佈的一篇報道也指出,美國政客封禁中國製造無人機的企圖,正遭到國內山地救援隊、警察局和農戶等多方抵制。大批中國無人機的忠實用戶紛紛發起抗議,他們致電民選官員、撰寫專欄文章並簽署聯名信,反對封殺令,因為美國製造的無人機無論技術還是能力,都遠遠比不上中國產品。
《華盛頓郵報》分析認為,中美之間的經濟和技術競爭已經波及無人機市場。隨著特朗普明年一月重返白宮,相關競爭可能會愈演愈烈。
對於美方指控和相關制裁行動,中國外交部此前已明確表示,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划設各類名目的歧視性清單,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破壞中美正常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