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周一就職,對不少前朝官員而言,「殺神」終於來臨,一場大整肅已迫近,官場正彌漫肅殺氣氛。他們並非自己嚇自己,負責操刀的「東廠」已開始動手,美聯社近日揭露,特朗普團隊人員正展開行動,調查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的職業官員,包括他們在總統選舉時投票給誰、是否效忠特朗普等,部分人已知「此地不留人」,紛紛劈砲,早走早着。此外,一個保守派重要智庫,早於半年前就秘密收集政府僱員的背景資料,定出一份「反特分子」黑名單,待大老細上台後,即據此落刀,輕者調職,重者解僱,都幾恐怖。
特朗普周一就職,消息指他的團隊已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等的前朝官員展開調查,評估對特朗普的「忠誠度」,將有大批人換走。
特朗普甫掌權即在政府內部「洗太平地」,此傳聞絕非空穴來風,其實他的核心手下已打晒開口牌。獲提名出任國家安全顧問的沃爾茨近日表示,大老細就職後,白宮國安會議的非政治任命文官和情報官員將全部換走,一個不留,以確保部門內人員都忠誠執行特政策。消息人士指,對國安會現職人員的背景調查,已於最近展開。
這批人員許多是從其他部門調去白宮,包括國務院、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等,部分人原本以為可留低,但知道自己受到「調查」後,部分已主動劈砲,要求調回原任職的單位。不過那些「背景黑」的人,即使調職,最後也很可能難逃被炒的厄運。
特朗普團隊在政府內揪出「壞分子」的工作,原來幾個月前已開始,針對的並不只是國安會,還包括國務院、國土安全部和聯邦調查局等。美媒較早時爆料,指屬於保守陣營的一個重要智庫「美國問責基金會」,獲鷹派大本營「傳統基金會」資助,成立了一支調查隊伍,秘密收集聯邦政府現職公務員的資料,以評估他們對特朗普的「忠誠度」,依此制訂一份「黑名單」,待新總統執掌大權後,即着手清理,可能把他們調職,甚至解僱。
消息指,這支「起底隊」除清查官員背景,還在社交平台搜集他們的帖文和留言,更得人驚的,是在部門內佈置綫人,提供有關官員的訊息和言行紀錄。這項秘密調查的對象,是薪級和職位較高的官員,在中上層「捉鬼」。
據透露,「美國問責委員會」並非單獨行事,背後有整個保守陣營撐腰,主要目的是找出「反美的壞分子」。可見這次「大整肅」不但要確保對特朗普效忠,同時還清洗政府內的「意識形態異見者」,與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獵巫行動相似。
保守勢力的重要智庫「美國問責基金會」,早於幾個月前已成立「起底隊」,秘密收集不同部門職業官僚的背景資料,並制訂「黑名單」,準備特朗普掌權後即大清洗。
政圈朋友看過這些消息後,感到毛骨悚然,想不到號稱「民主國家」的美國,會以這白色恐怖手段處理公務員。要留意的是,由馬斯克率領的「政府效率部」(DOGE),將大刀闊斧削減政府架構和人數,可能會與「政治清洗」同時進行,若如此,政府團隊勢必出現大震盪。
這震撼一幕,只是特朗普「登位」後上演的戲碼之一,更多刺激情節還在後頭,一說蛇年多變動,不會平靜,看來都幾靈。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梵蒂岡今日開始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可能要進行數天,目前大熱門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次熱是菲律賓樞機塔格萊,前者對中梵建交態度正面,若順利勝出,雙方關係可望突破。不過教廷內外都有人大唱反調,設法破壞這好事,英國「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就在英媒撰文,敦促新教宗當選後,須立即會見樞機陳日君,聽他的忠告修正對華關係。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大家都知,陳日君一直強烈反對中梵任命主教的協議,甚至斥之為「對天主教的背叛」,羅傑斯顯然想借助陳樞機的地位,影響教廷決策。朋友指,羅傑斯幾年前已與黎智英、陳日君組成反對中梵友好的「鐵三角」,在台前幕後埋堆搞破壞,雖然黎已入獄,兩人仍不會罷休,欲趁新教宗選舉興波作浪。
羅傑斯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的創辦人,曾任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早就極度敵視中國,並公然支持藏獨、疆獨和香港「抗爭」,所以自2017年起,一直被香港當局拒入境。他的名字多次於黎智案審訊中出現,案情顯示,他長期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綫,也安排他們與陳日君、李柱銘等接觸,結合成一個反中亂港網絡。
他曾以「香港監察」名義出過幾份有關香港宗教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宗教人士受到壓迫,因與陳日君同聲同氣,彼此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正因為這淵源,他在新教宗進行選舉之際,高調發文抬陳日君到台前,明顯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加壓力。
他在英刊物《Spectator》撰文說,獲選的新教宗有3件事須急做:1是會見勇敢的陳日君樞機,聽他的忠告,修正與中國的關係;2是祈求釋放屬天主教徒的「政治犯」黎智英;3是會見黎的兒子黎崇恩,以向世界發出有力的訊息。
這「鷹派」政客這時候放此訊息,明顯不單是他個人意見,背後還有一批「同道中人」,除了部分國會議員,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與現時身處梵蒂岡的陳日君,也必然有默契,他在外面搖旗吶喊,幫陳樞機造勢,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反對中梵友好,非自今日始,他早在多年前已是「強硬反對派」,對今次新教宗大熱人選、教廷國務卿帕羅林,一直充滿敵意。
朋友翻查資料,陳日君於7年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發言已十分火辣,直斥教廷與北京的任何協議,都是「對天主教的背叛」,乃「徹底投降」,並指帕羅林缺乏信仰,應該辭職,更不點名說「有人將羊送到狼的嘴裏」。其後他在另一次對談中,說「地下主教」才是「正權主教」,對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感到痛心。
陳日君於2020年5月上黎智英的直播節目,透露自己曾遠赴羅馬,爭取與教宗商討繼任人安排,希望對方不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並將一封親筆信交給教宗秘書,但等了4天仍沒回音,惟有無奈返港。當時黎智英對他所為大表欽佩。
由此可見,陳日君一直都想運用其地位,影響教廷決策,到最近教宗方濟各去世,他雖年過90,親赴教廷爭取發言,並繼續留在梵蒂岡。不過教廷已對他邊緣化,若他的「對頭人」帕羅林當選新教宗,更會當他冇到,單獨見他的機會極微。
話說回頭,陳日君與黎智英不單止對中梵建交同聲同氣,且獲對方長期「泵水」。據密件披露,黎智英給他的捐款達2千萬,教區對這秘密賬一無所知。到此事曝光後,他才承認這筆錢是用來資助內地「地下教會」。
這段秘聞顯示,陳日君與黎智英早就暗中串連,並大灑金錢支持內地「地下教會」,同時阻撓中梵就內地主教任命達成協議。而在他們背後,一直有西方政治勢力撐腰,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羅傑斯,他們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在台前幕後破壞中梵建交。
由羅傑斯促新教宗會見陳日君,可見這「鐵三角」仍在運作。不過主張中梵友好的羅帕林,當選贏面較大,而已故教宗對此亦態度正面,陳日君即使不肯罷休,繼續裏應外合搞嘢,也影響不了大局。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