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我們亦會為死後未知的一切感到好奇。美國德克薩斯州人體實驗場(The body fram)表示,人類死後身體由完整身軀漸變成一副白骨,會經歷四種變化。尤其加速腐爛的夏天,由完身到白骨僅需約一個月。
影片中,主持人解釋人類死後身體經歷四種變化,隨時間、環境等因素,影響屍體腐爛速度。
一、身體自我衰退
人體喪失機能後的30分鐘至2小時,身體會開始硬化,會出現屍冷現象。再過9至12小時,人體停止血液循環,血液會隨著重力問題會沉積在底部而產生屍斑。
二、屍體膨脹
死後30小時後的屍體會逐漸軟化,但腹部為全身體最多養分的地方,暴露空氣中的屍體會從腹部先腐爛,腸胃中的細菌會產生很多氣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會開始形成硫化物,屍體會明顯膨脹,身體肌膚開始呈現橘色或黃色。
三、屍水進入生物清除程序
死亡約5至6天,經過蛆啃食後的屍體,內含有蛆的代謝物,殘缺的皮膚漸漸出現屍泡,或直接滲出黑色屍水,這時候皮膚與肌肉也會產生分離,如果力道大一點就能把整張皮都褪下來;過去曾有特定案件法醫鑑定為了要確定該人身分,將死者的手掌皮當作手套一樣戴上,取得該人指紋。而這時候的毛髮也會隨之脫落。
四、屍體風乾
死亡一周後的屍體會進入最後生物清除階段,影響因素包括:當地氣候、濕度、或是蛆及昆蟲啃蝕等等。夏季更會加速屍體腐爛速度,約1個月屍體就僅剩一副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