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瑪嘉烈3醫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1人離世 料食受污染食物醫院餐廳爆發機會微

社會事

瑪嘉烈3醫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1人離世 料食受污染食物醫院餐廳爆發機會微
社會事

社會事

瑪嘉烈3醫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1人離世 料食受污染食物醫院餐廳爆發機會微

2025年02月11日 17:49 最後更新:02月12日 10:05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懷疑爆發「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涉及三名腫瘤科醫生,其中一人在出現發燒、腹痛及肚瀉的嚴重病徵後離世,其餘兩人病徵輕微,當中一人已經出院。

瑪嘉烈醫院出現涉及醫院員工的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見傳媒交代事件,醫院管理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行政總監羅振邦,以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亦有出席。

更多相片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此次感染群組涉及3名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醫生,歐家榮表示,初步調查懷疑個案涉及進食受污染食物,仍在追查感染源頭,相信不涉及醫院餐廳,亦未有發現病人受影響,三名醫生唯一共通點是曾於六樓同一休息室內進食,不排除或涉環境因素。

歐家榮表示,三名醫生其中一名病徵輕微的被驗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有關方面已經分別採集腫瘤科病房、醫院各間餐廳及多處環境樣本,院方加強監察員工健康情況,如有腸胃等問題需要匯報,又在相關地點全面消毒。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說,離世的醫生一向身體健康,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很少會引致健康的成年人死亡,今次事件很罕見及不尋常,呼籲醫院其他員工如果出現病徵,不要隨便吃藥,尤其是抗生素等。

據悉三名中招的醫生曾光顧不同員工餐廳,食安中心將派員巡查,不過相信員工餐廳爆發機會較微。

消息指,離世的醫生姓蘇,近日曾赴日本。據悉蘇醫生在瑪嘉烈醫院腫瘤科服務多年,克盡已責,一直盡心盡力以其專業知識為病人悉心治療,待病人親切友善。蘇醫生為人誠懇,經常主動為同事提供協助,敬業樂業,深得同事的愛戴。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再發現多一名85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並無感染徵狀。有關病人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說,有關病房已經加強執行各項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加強病人及環境篩查、徹底清潔及消毒相關病房、嚴格執行接觸傳播防護措施,加強員工及病人手部衛生。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近期發現耳念珠菌個案組群,年齡介乎56至90歲。事件始於3月1日,當時一名90歲男病人經篩查發現帶有耳念珠菌,無感染徵狀。隨後,院方根據指引進行追蹤篩查,發現同一病房內另外六名男病人亦帶有耳念珠菌,均無感染徵狀。其中一人已出院,另一人因自身疾病情況嚴重,其餘四人正在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資料圖片

當局表示,為控制感染,醫院已加強以下措施,包括加強病人及環境篩查、嚴格執行接觸傳播防護措施,加強員工及病人手部衞生,以及徹底清潔及消毒相關病房。院方表示,將繼續加強執行感染控制措施,並密切留意有關病房的情況。 

瑪嘉烈醫院。政府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政府資料圖片

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可在人體皮膚、鼻孔、外耳道等部位存在而不引致感染。然而,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該菌可能引致嚴重感染,甚至致命。感染風險因素包括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侵入性醫療儀器的使用、免疫系統受抑制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