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西太攻守易勢 中美空軍基地一項對比 看出美國應對台海衝突「得把口」

博客文章

西太攻守易勢 中美空軍基地一項對比 看出美國應對台海衝突「得把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西太攻守易勢 中美空軍基地一項對比 看出美國應對台海衝突「得把口」

2025年02月15日 12:57 最後更新:13:03

隨著解放軍遠程打擊能力提升,亞太美軍面臨的困境不僅是主戰裝備相對解放軍失去性能優勢,而且越來越容易被摧毀在原地。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日前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美空軍基地嚴重缺乏加固掩體,未來大部分戰機可能在起飛前就被解放軍摧毀在地面。報告指出,解放軍在過去十多年間,在台海附近新建超過650個強化機堡和近2000個非強化機堡,而同期美國僅修建2個和41個。這種巨大差距顯示,中美雙方對於未來大規模衝突的認真戰備態度截然不同。

報告稱,美國空軍基地「面臨中國軍事攻擊的嚴重威脅」。解放軍的飛機、陸基導彈、水面艦艇和水下潛艇及特種作戰部隊可以攻擊分佈在全球機場(包括美國大陸)的美國軍用飛機及其支持系統。五角大樓承認,涉及中美潛在衝突的軍事分析表明,絕大多數美國戰機損失不是被解放軍擊落,而是在開戰初期就在機場的地面上受到毀滅性打擊。

解放軍的強化機堡防護等級比嘉手納美軍的開放式機棚高多了。

解放軍的強化機堡防護等級比嘉手納美軍的開放式機棚高多了。

更讓美國智庫揪心的是,雖然中國在遠程打擊火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對於本國空軍基地可能遭到攻擊的防禦準備也遠比美軍上心。該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1世紀10年代開始,解放軍空軍基地的強化機堡和非強化機堡數量增加了一倍多,使中國的飛機掩體總數超過3000個,從而有足夠掩體來容納和隱藏絕大多數中國戰機。「同時,中國各地的空軍基地還新增共計20條標準跑道和40多條滑行道,停機坪總面積增加近75%。」

報告對於中國在軍用機場擴建方面的基建狂魔做派羨慕不已——「中國用於提高空軍基地任務彈性的混凝土消耗量,可以鋪設一條從華盛頓特區到芝加哥的四車道州際公路」。在美國最關心的未來台海衝突可能影響區內,解放軍在台灣海峽1000海浬範圍內擁有134個空軍基地,包括超過650個強化機堡和近2000個非強化機堡。

駐韓美軍修建了不少高標準的強化機堡。

駐韓美軍修建了不少高標準的強化機堡。

相比之下,美軍同時期在距離台灣海峽1000海浬以內,只增加2個強化機堡和41個非強化機堡。如果爆發台海衝突,考慮到台灣可用的機場大概率會被摧毀,因此對於美軍而言,更重要的是台灣海峽周邊1000海浬範圍內可用的日本、南韓和菲律賓空軍基地。報告無奈承認,美軍可用的這些機場合起來,大概也只有中國的1/3;如果不算南韓,該比例下降到1/4;如果再去掉菲律賓,也就是只能用日本的空軍基地,僅相當於附近解放軍機場容量的15%。

如此巨大的差異,意味一旦爆發衝突,美軍戰機很可能被摧毀在地面。即便它們能夠及時起飛作戰,但可能沒有可用的完整降逃跑道;即便這些戰機能夠降落,但在無遮無掩的基地加油和補充彈藥時,也可能會被解放軍的後續攻擊摧毀。

面對如此悲觀的評估數據,報告承認,解放軍只需投入相對較少的火力,就能有效癱瘓該地區的美國空軍行動能力。即便美國空軍近年大力推進的「敏捷作戰部署」概念,將關鍵空軍基地的戰機分散部署到多個小型基地或臨時機場,「但面對解放軍現代精準制導武器的威脅,此舉已不足以確保美軍戰機安全」。

內地軍事微信公眾號「空天力量」指,美軍多年來一直處於進攻態勢,往往是對手擔心自家機庫能不能防得住美軍炸彈,而美軍自己卻很少擔心。只是近年來在西太平洋方向,的確是攻守易勢了。美國智庫的報告充分展示美軍在準備台海衝突時的「說得多、做得少」。

至於未來解決方案,報告建議美國應部署更多低成本且易生產的遠程和穿透式彈藥,迫使解放軍投入更多資源強化自身防禦,但就連台媒都承認,料敵從嚴的解放軍本來就一直在加強自己空軍基地的防禦。

其次,報告呼籲美國空軍基地強化基礎設施,包括增建機堡、擴建機場,同時應確保基地損壞能迅速修復。報告嚴厲批評五角大樓計劃放棄為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新型B-21隱形轟炸機建造成本約3000萬美元的加固飛機掩體,「這是一個愚蠢決定,危及美國的全球打擊能力」。

最後,報告建議美軍需要發展具備遠距離作戰、長時間滯空能力的遠程戰機——其實這也是美國海軍和空軍六代機的重要設計指標之一,但報告承認,即使下一代戰機進展順利,美軍仍不能忽視當前加強機場防禦的迫切性,「不能指望未來的軍隊能夠解決目前的機場弱點」。

報告結論是,美國空軍基地面臨空前嚴重的攻擊威脅。目前五角大樓在很大程度上忽視這威脅的做法,「有可能讓美國輸掉與中國的未來戰爭」。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台灣

正當近日美國《大西洋月刊》披露,總統特朗普內閣高級成員,在通訊軟件群組討論襲擊也門胡塞武裝作戰計劃時加入了一名記者,揭嚴重保安漏洞的事件,仍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據英美媒體報道,美國的軍事部署已迅速升級,包括B-2隱形轟炸機、C-17戰略運輸機以及KC-135空中加油機在內的龐大機群,最近正在向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基地集結。外界認為,此次空中調動規模並不尋常。

媒體報道,B-2隱形轟炸機最近正在向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基地集結。

媒體報道,B-2隱形轟炸機最近正在向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基地集結。

美國「動力」(The Drive)網站3月25日報道,衛星照片顯示,過去48小時內,至少有3架C-17戰略運輸機和10架空中加油機趕赴迪戈加西亞島基地。該基地在美軍過往對中東的軍事行動中一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戰略轟炸機的起飛與補給支持。

據報,航空廣播頻道亦顯示,呼號為Pitch 11和Pitch 14的兩架B-2轟炸機機組人員與澳洲的空中交通管制員進行交流,其中Pitch 11的機組人員透露還有第三架B-2轟炸機同行,正從美國本土向西的長途飛行中,並於澳洲上空進行空中加油;而呼號Pitch 13的第四架B-2轟炸機,因緊急情況臨時降落在夏威夷希卡姆空軍基地。另25日數架呼號Abba的B-2轟炸機也從美國本土出發,前往迪戈加西亞島基地 。

《環球時報》旗下「樞密院十號」官方帳號分析,以往美軍對中東的主要軍事行動,多由基地出發的戰略轟炸機打響第一槍,此次的動態無疑令人擔憂。

「IntelFrog」使用公開資料追蹤軍機的動向。

「IntelFrog」使用公開資料追蹤軍機的動向。

英國《防務週刊》網站指,情報顯示至少有5架B-2隱形轟炸機和7架C-17戰略運輸機已抵達迪戈加西亞島基地或正在前往途中。報道指,開源情報分析帳號「IntelFrog」使用公開資料追蹤軍用飛機的動向,至少18架美國空軍KC-135加油機向加利福尼亞州的特拉維斯空軍基地、夏威九的丹尼爾·井上國際機場和關鳥的安德森空軍基地集結。

報道還稱,多個美軍基地同時出現如此多的加油機,表明美軍正預先協調空中加油能力,踏出發動大規模攻擊前的重要一步。

「IntelFrog」更透露,很多加油機已從關島轉移到迪戈加西亞,部分B-2隱形轟炸機也在從懷特曼空軍基地前往途中被發現。同時,大量C-17運輸機已經抵達迪戈加西亞。飛行追蹤數據顯示,過去3天至少有7架C-17降落在該基地,估計是為轟炸機作部署,運送了大批人員、補給和可能的彈藥。報道稱,此不尋常舉動,很可能為一次重大空中行動做準備。

海灣國家普遍反對美軍使用其基地對胡塞武裝發動空襲,這使得美軍需要重新考慮其作戰方式。相較於從「杜魯門」航空母艦出發的攻擊,從迪戈加西亞起飛的B-2轟炸機不僅能夠避免這一限制,還能攜帶更大規模的彈藥,有效摧毀堅固的目標。同時,該基地因位於遠離胡塞武裝的安全距離,確保了美軍轟炸機的安全。

另一方面,迪戈加西亞遠遠超出了胡塞武裝使用的伊朗製造的無人機和飛彈的攻擊範圍,因這些伊朗彈道飛彈的最遠射程約為2000公里,而迪戈加西亞島和伊朗之間的距離約為3795公里,這就是為何美國空軍需要出動如此龐大的機群。

據分析,對於胡塞武裝或伊朗而言,如遭美軍戰略轟炸機的狂轟,很難有效反擊,若對駐中東的美軍基地動手,則等於主動破壞海灣國家的中立立場,美國空軍就可名正言順地從中東的空軍基地起飛戰鬥機,展開更大規模的部署。

特朗普一再強調,伊朗需對胡塞武裝的行動負責。而美媒也報導指,伊朗的多數核設施及飛彈生產基地已明顯「地下化」,傳統空襲的威懾效果大大降低。然而,美軍若使用B-2進行攻擊,則可搭載多種精確武器,包括美軍最強大的常規武器之一、3萬磅級GBU-57鑽地炸彈,足以摧毀地下60公尺深處的加固設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