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下月初在北京召開,民建聯公布多項有關經濟發展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
民建聯FB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記者會表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最近調研河套區作出進一步指示,特別關注香港融入大灣區。雖然當局很積極,但現時是「由治及興」新時代,加上周邊城市發展很快,目前河套區只有幾棟大廈有實質發展,中央政府和各界都期待特區政府加快發展。
外界預料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出多項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的新措施,被問到人大閉幕後會否恢復總理記者會,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李慧琼說,政府工作報告每年都是重中之重,尊重及支持國家在信息發放的安排,相信有很多種形式讓大家全面和準確掌握,中央政府會一如既往與大家溝通。
民建聯FB
至於有否就中美最新經貿情況提出建議和提案,港區人大黃英豪表示,中央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兩國貿易戰早在2017年「開打」,內地很多產業鏈已經全球化,形容中央高瞻遠矚,並非今日才需要制定新政策,應對關稅政策或貿易壁壘。
對於有報道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接見民企代表,港區人大召集人陳勇表示,面對美國某些人為首的制裁,民企靈活性、「走位」和發展,比政府更快,而更密切聯繫華僑亦可找到更多商機。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及港區人大代表陳仲尼稱,人大常委會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貫徹中央重視民企方針,為民企獲平等對待、發展及權益保障作規範,對發揮民營經濟有非常重要意義。
李慧琼表示,見證這條法例由一審到三審的過程,看到中央不斷吸納社會及人大常委的意見,包括她很重視如何保障民營企業的權益保障,法例將於本月20日實施,足見國家對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並已做好充份準備。
陳仲尼。資料圖片
有份列席人大常委會議的港區人大代表陳仲尼則說,人大常委會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貫徹中央重視民營企業的方針,為民營企業獲平等對待、公平發展及權益保障等方面作出法律規範,對發揮民營經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提到,人大委員長趙樂際與50多名列席的人大代表舉行約1小時的座談會,8名發言代表中,有3名是代表不同產業的民營企業家,他們都全力支持法例,表達對未來充滿信心。
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圖為人民大會堂。新華社圖片
陳仲尼說,《民營經濟促進法》中提及,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攻關任務,可見法例其中一個重要作用是要激活民企的創新能力,相信高科技業界獲得很大鼓舞。陳認為,在中美關稅戰下,法例絕對可以發揮作用,香港以至世界現時都依靠中國,國家守住底線,如果日後達成協議,香港及內地企業都會受惠。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李慧琼。政府新聞處圖片
另外,李慧琼提到,有數項法例正進行審議,包括生態環境法典,暫時第一稿共有5個篇章,她個人希望香港可與內地一同建設美麗灣區,建設綠色產業,為國家貢獻香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