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坐以待斃民主黨,終於開始「死亡倒數」,一位資深政圈朋友同我講,中委會的決定很明智,事實上民主黨已行到盡頭,再無任何前景,散檔是唯一選擇。我問他,什麼令民主黨由盛到衰?他說「死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當年黨內激進派冒起,干擾了黨的溫和務實路綫,代表人物是做了「逃兵」、正在澳洲樂逍遙的許智峯。他與一眾同夥當年搞到民主黨雞毛鴨血,昨天談解散卻滿口風涼話,令朋友火都起埋,慨嘆如當日把他那類「爛仔」驅除出黨,可能今日未必如此淒慘。
許智峯正在澳洲樂逍遙,卻對民主黨散檔大講風涼話。政圈朋友說,當年民主黨就是被他與一批激進黨員的「爛仔文化」,搞到後來雞毛鴨血。
民主黨中委昨晚為「生與死」作決定之際,許智峯卻在澳洲樂逍遙,他近況可用「春風得意」形容,除了獲「恩賜」律師資格,可在當地執業搵銀,他還加入「西人政黨」,準備撈政治油水。他本性愛扮正義,所以當黃媒找他談民主黨散檔一事,他即大發議論,正氣凜然。
他說,如果最後民主黨解散,這都是香港歷史重要一頁,顯示到後《國安法》新世代,連社會上最溫和、最願與港共政權溝通及協商的政黨,也都被抹煞 ....。政圈朋友說,這段話講得動聽,但他必須回答一個問題:當年是誰阻礙了民主黨走理性溝通和協商之路?他和一批激進黨員,正正是把黨推離正軌的「元兇」之一。
朋友回想當年事,仍心有餘憤。他說許智峯那時只是黨內「新秀」,卻已表露蠱惑本色,知道只要夠爛、夠激,就有機會上位,所以在區議會閉門會議碌地沙,要保安人員抬走。他就憑這次表演一砲而紅,其他少壯派與他物以類聚,形成黨內一股力量,以挑戰「大佬文化」為目標,主流派所受壓力亦愈來愈大。
由於他能迎合社會中「狂熱新一代」的口味,黨高層為了擴大基本盤,爭取激進選民的選票,故不得對他大加吹捧,2016年立會選舉時,就讓他加入單仲偕名單,於港島出選,結果以4萬多票殺入議事堂。
他因與黨內少壯派同聲同氣,有恃無恐,在立法會越玩越癲,2018年辯論高鐵「一地兩檢」時,在會議廳外粗暴搶走一名女EO的手機,並在男廁偷看機內資料,其後被警方拘控,鬧出軒然大波。
當時黨內溫和派認為必須制止這激進歪風,主席胡志偉把事件交紀律委員會處理,而前主席卿姐更怒火中燒,直指要把他驅逐出黨。一位老黨員同我講,當時內部有意見認為,應把許智峯換走,其中一個可考慮的替補人選,正是現任主席羅健熙。不過當時黨內激進派已漸坐大,並力保許智峯,而領導層也要考慮選票,終於放他一馬。
許智峯一夥「爛仔幫」成勢,民主黨亦漸趨「爛仔化」,主流派則開始同質化,為博取選票,與其他黨派鬥激,從而遠離溫和對話、理性協商的路綫。到了2019年反修例風暴爆發,社會變得更瘋狂,民主黨領導層越來越身不由己,被黨內外的激進人馬牽着走。
之後的發展,大家都看得清楚,民主黨走上了與阿爺激烈對抗之路,明知《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這樣的冒進行動,猶如闖進地雷陣,風險極高,但大夥仍盲樁樁向前衝,結果「人」毀「黨」亡。
其後許智峯做了「逃兵」,靠呃靠騙逃到外國,逍遙快活。如今他應對累民主黨走上絕路悔過,而不是滿口風涼話,厚着臉皮扮正義。
當年許智峯博出位,演出搶人手機鬧劇,前主席劉慧卿怒斥,話要踢他出黨。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梵蒂岡今日開始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可能要進行數天,目前大熱門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次熱是菲律賓樞機塔格萊,前者對中梵建交態度正面,若順利勝出,雙方關係可望突破。不過教廷內外都有人大唱反調,設法破壞這好事,英國「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就在英媒撰文,敦促新教宗當選後,須立即會見樞機陳日君,聽他的忠告修正對華關係。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大家都知,陳日君一直強烈反對中梵任命主教的協議,甚至斥之為「對天主教的背叛」,羅傑斯顯然想借助陳樞機的地位,影響教廷決策。朋友指,羅傑斯幾年前已與黎智英、陳日君組成反對中梵友好的「鐵三角」,在台前幕後埋堆搞破壞,雖然黎已入獄,兩人仍不會罷休,欲趁新教宗選舉興波作浪。
羅傑斯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的創辦人,曾任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早就極度敵視中國,並公然支持藏獨、疆獨和香港「抗爭」,所以自2017年起,一直被香港當局拒入境。他的名字多次於黎智案審訊中出現,案情顯示,他長期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綫,也安排他們與陳日君、李柱銘等接觸,結合成一個反中亂港網絡。
他曾以「香港監察」名義出過幾份有關香港宗教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宗教人士受到壓迫,因與陳日君同聲同氣,彼此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正因為這淵源,他在新教宗進行選舉之際,高調發文抬陳日君到台前,明顯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加壓力。
他在英刊物《Spectator》撰文說,獲選的新教宗有3件事須急做:1是會見勇敢的陳日君樞機,聽他的忠告,修正與中國的關係;2是祈求釋放屬天主教徒的「政治犯」黎智英;3是會見黎的兒子黎崇恩,以向世界發出有力的訊息。
這「鷹派」政客這時候放此訊息,明顯不單是他個人意見,背後還有一批「同道中人」,除了部分國會議員,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與現時身處梵蒂岡的陳日君,也必然有默契,他在外面搖旗吶喊,幫陳樞機造勢,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反對中梵友好,非自今日始,他早在多年前已是「強硬反對派」,對今次新教宗大熱人選、教廷國務卿帕羅林,一直充滿敵意。
朋友翻查資料,陳日君於7年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發言已十分火辣,直斥教廷與北京的任何協議,都是「對天主教的背叛」,乃「徹底投降」,並指帕羅林缺乏信仰,應該辭職,更不點名說「有人將羊送到狼的嘴裏」。其後他在另一次對談中,說「地下主教」才是「正權主教」,對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感到痛心。
陳日君於2020年5月上黎智英的直播節目,透露自己曾遠赴羅馬,爭取與教宗商討繼任人安排,希望對方不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並將一封親筆信交給教宗秘書,但等了4天仍沒回音,惟有無奈返港。當時黎智英對他所為大表欽佩。
由此可見,陳日君一直都想運用其地位,影響教廷決策,到最近教宗方濟各去世,他雖年過90,親赴教廷爭取發言,並繼續留在梵蒂岡。不過教廷已對他邊緣化,若他的「對頭人」帕羅林當選新教宗,更會當他冇到,單獨見他的機會極微。
話說回頭,陳日君與黎智英不單止對中梵建交同聲同氣,且獲對方長期「泵水」。據密件披露,黎智英給他的捐款達2千萬,教區對這秘密賬一無所知。到此事曝光後,他才承認這筆錢是用來資助內地「地下教會」。
這段秘聞顯示,陳日君與黎智英早就暗中串連,並大灑金錢支持內地「地下教會」,同時阻撓中梵就內地主教任命達成協議。而在他們背後,一直有西方政治勢力撐腰,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羅傑斯,他們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在台前幕後破壞中梵建交。
由羅傑斯促新教宗會見陳日君,可見這「鐵三角」仍在運作。不過主張中梵友好的羅帕林,當選贏面較大,而已故教宗對此亦態度正面,陳日君即使不肯罷休,繼續裏應外合搞嘢,也影響不了大局。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