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學者:每月240程2元乘車優惠難記錄 定額交通資助更公平

社會事

學者:每月240程2元乘車優惠難記錄 定額交通資助更公平
社會事

社會事

學者:每月240程2元乘車優惠難記錄 定額交通資助更公平

2025年02月26日 15:18 最後更新:15:21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2元乘車優惠」及調整方案,政府預料未來5年減省共約62億元開支。有學者建議採用定額交通費用資助,控制政府支出,涵蓋的士和邨巴,滿足行動不便長者的需求,確保公平並賦予選擇權。

2元乘車優惠 巴士的報記者攝

2元乘車優惠 巴士的報記者攝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教授及總監陳澤群指出,新措施雖意在緩解財政壓力,但實際能節省的開支僅數億元,再加上千餘萬行政費用,對於逐年增長的長者人口及不斷攀升的交通津貼支出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外,新政策下,領取綜援及低收入的長者乘車成本增加,經濟負擔更重,這顯然有失公平,違背社會資源合理分配原則。他認為,此舉不僅無法長遠解決問題,還可能在一兩年後引發新一輪關於長者交通津貼的爭議,分散社會對其他重要議題的關注。

學者認為調整「2元乘車優惠」措施後節省的資金有限,且對低收入長者不公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者認為調整「2元乘車優惠」措施後節省的資金有限,且對低收入長者不公平。巴士的報記者攝。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則關注到 60 - 64 歲市民群體。盡管政策調整早有討論,但政府仍需謹慎對待,因為這將徹底改變該群體多年來的出行習慣。新政策操作複雜,每月 240 程的封頂安排對長者來說記錄難度較大。政府應在技術層面優化,方便長者查詢交通記錄和剩餘程數,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需評估政策調整對 60 - 64 歲基層人群社交與就業的影響,畢竟新政策節省開支有限,不能顧此失彼。

學者建議改用定額交通費用資助,認為更公平且能擴展交通選擇。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者建議改用定額交通費用資助,認為更公平且能擴展交通選擇。巴士的報記者攝

政策每月設240程上限,對60-64歲群體的出行習慣影響大,操作複雜。巴士的報記者攝

政策每月設240程上限,對60-64歲群體的出行習慣影響大,操作複雜。巴士的報記者攝

兩位學者均提出,相較現行政策,定額交通費用資助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這既能有效控制政府支出,還能將資助範圍擴展至的士、邨巴等交通工具,滿足體弱、行動不便長者的出行需求。定額資助下,每位長者獲得的補貼相同,避免了不公平現象,且給予他們自主選擇交通工具的權利,更貼合實際需求。

長者2元乘車優惠的「兩元兩折」新安排,將提前至明年4月實施,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八達通讀卡器調校需時長達一年是難以接受,當局則指測試需時,這是現實問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立法會財委會舉行特別會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公布,經與八達通公司及公共交通營辦商磋商後,「兩元兩折」方案可於明 年 4 月實施,較原先估計提早了約5個月,可額外節省2.6億財政費用。至於「優惠車程設限」方案,即每月設上限240程,預計將於「兩元兩折」方案推行約一年後實施。

選委會界別議員簡慧敏對八達通讀卡器調校需時長達一年表示難以接受,並提出60歲以上平均每月用到240次乘車次數的不足300人,認為當局應檢視該項措施的必要性。同為選委會界別議員的陳沛良則關注八達通讀卡器調校的行政費用,認為在「優惠車程設限」影響的人數不多,改造系統還要額外一年的情況下,支出和成效或不成正比,為何不同步調校系統。

簡慧敏。資料圖片

簡慧敏。資料圖片

孫玉菡回應稱,目前八達通系統要改、要做測試,需時半年;而事後還需進一步測試以確保系統準確運作,亦需半年,要確保過萬部閘機不會出錯,穩妥來說確實需要1年時間,是現實問題。若兩項調整一起進行,則需要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花費更多時間。當局希望可以先實行其中一項措施,盡快節省開支。而240程的上限是因為不想公帑資助無上限的同時,也不希望政策對過多市民造成影響。他指出,兩項系統調整一起做,成本相差無幾,估計共花費約6000萬元,僅佔節省財政開支的十分一。同時,八達通公司也會分攤其中三分一的成本,政府負責三分二。

另外,多位議員就「長車短搭」的情況提出,是否會借鏡其他城市在乘客上、下車時雙向拍卡,實行分段收費,認為此舉不會造成阻塞,又可以提供數據給當局進行科學化檢討。對此,運輸署署長李頌恩回應稱,現時有八成巴士路線已設分段收費,同時巴士站的站頭也有有優惠機,乘客在落車時可拍卡領取折扣。她認為,在落車閘門裝拍卡機的措施可能影響公交效率,需要小心考慮;當局會和巴士公司協商,多裝車站優惠機作替代方案。

2元乘車優惠。資料圖片

2元乘車優惠。資料圖片

對於非法使用優惠計劃的情況,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表示,現時仍存在不少濫用乘車優惠的「漏網之魚」,惟小巴線路和港鐵閘機眾多,恐難監管和查實。他提出,當局可考慮加重港鐵濫用優惠的罰則,例如提升至3000至5000元;或可考慮修例,賦予巴士及小巴司機權力要求樂悠咭持有人在搭車時出示樂悠咭以核對外貌。孫玉菡回應說,樂悠卡實名制後,濫用乘車優惠的成本增加,同時港鐵罰則已加重,故暫時沒有再增加罰則的計劃,他又呼籲市民不要濫用。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