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台灣自製布雷艇兩度招標無門 被曝還在用「百年水雷」?

博客文章

台灣自製布雷艇兩度招標無門 被曝還在用「百年水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台灣自製布雷艇兩度招標無門 被曝還在用「百年水雷」?

2025年03月04日 12:42 最後更新:12:53

想花18億買6艘布雷艇,結果連門都開不了?面對兩岸軍力的巨大差距,台灣當局「以武拒統」的希望,想必要落空。

台媒報道。

台媒報道。

台灣《自由時報》3日稱,台灣海軍第三次啓動採購6艘布雷艇的計劃,作為遲滯解放軍登陸艦隊的「不對稱戰力」。至於為何是「第三次啓動」,台媒無奈地承認,這是因為台灣參加投標的合格廠商只有兩家,無法滿足島內法律規定的「至少3家廠商參與投標」要求。更諷刺的是,這種被台海軍寄予厚望的布雷艇,此前還被曝出「仍然在使用百年前研製的水雷」。

報道稱,為強化台灣海軍水面艦隊防禦性拒止能力,阻滯解放軍兩棲艦隊實施登陸作戰,台海軍2025年開始編列18.06億元(新台幣)經費,準備在3年內採購6艘「快速布雷艇」建構「不對稱戰力」。「若加上現役4艘同級艇,台海軍192艦隊布雷作業大隊3年後將可運用10艘快速布雷艇,滿足台海布雷任務需求。」

據介紹,台軍準備建造的快速布雷艇結構簡單,排水量僅376噸,裝備1門T-75型20毫米機炮和2挺7.62毫米機槍。它的主要特點是安裝有「自動布雷系統」,可在短時間內將32枚至64枚各型水雷,投放於關鍵海域、要港。

台軍於去年12月18日、今年2月5日二度公開招商,皆以未能開標收場。據瞭解,這二次招標皆無法決標的主因,在於台灣相關法律規定,公開招標須3家以上合格廠商投標才得以開標,以第二次招標為例,僅有2家島內廠商投標,不符開標、決標要求。同時參與投標的台灣廠商認為台灣軍方預算過少,時間要求太緊,但台灣軍方尚無調整標案金額的規劃。

《自由時報》稱,如今第三次招標公告中特別注明「不受3家(含)以上合格投標廠商之限制」,也就是說,本次招標只要有一家合格廠商投標,全案即可順利決標,進入下一階段。

台軍演習中出現的老式「百年水雷」。

台軍演習中出現的老式「百年水雷」。

台軍布雷艇部隊面臨的麻煩還不止於此。島內媒體披露,台軍此前在布雷演練中使用的水雷竟然是二戰時期的美製Mk 6水雷。美國國家戰略研究所表示,台灣從美國獲得的 Mk 6 水雷的庫存會定期進行翻新,但目前看起來與幾十年前的設計外觀似乎無太大變化。「台灣已經建造了新型布雷艇,還具備自動投雷的功能,卻搭載了老舊的Mk 6水雷」。據稱,這種水雷最早出現在1917年,至今至少更新15次,裝有300磅TNT炸藥,可使用不同的引信,是美國服役時間最長的水雷。美媒猜測,台灣布雷艇使用這種過時水雷的原因,可能是台灣高度依賴過時的武力系統,使新型布雷艇在實際運作時有潛在的限制。

需要警惕的是,台灣海軍也有現代化水雷,包括自製的「萬象」系列水雷。以萬象二型沈底水雷為例,它能以磁、聲、壓三種非接觸方式感應起爆,爆炸當量高達400公斤,能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區威脅對手潛艇;萬象二型系留雷的性能與戰術定位則不同,雖然僅能以聲、磁感應觸發爆炸,且爆炸當量僅170公斤,但可以將多枚水雷成排串連,形成水下雷鏈,「有效反制敵方封鎖,進一步確保運補支持暢通無虞」。

話又說回來,台軍不顧輿論批評引進的美製「火山」陸上機動布雷系統可能導致其布設的地雷長期危害周邊人群安全,台灣海軍謀劃的水雷戰能力,同樣可能貽害多年。台灣海軍有能力布雷,但掃雷能力卻在持續萎縮。台媒承認,台灣海軍2014年推動的代號「康平計劃」準備建造6艘新型獵雷艦,但由於慶富公司弊案爆發,使得整個計劃被迫取消。如今台灣現役的永豐級掃/獵雷艦嚴重老化,未來在沒有替代的新型艦艇情況下,「不要說掃除解放軍封鎖台灣對外航道的水雷,甚至是台灣海軍自己布放的水雷,恐怕也無法有效掃雷、清出安全航道。」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部署在紅海的美軍航空母艦「杜魯門號」,再有戰機墮海。據美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涉事的為一架F-18戰機,周二在航母著陸後未能成功剎停,最終滑出甲板墮海,機上2名飛行員在戰機墮落前彈射逃生,被救援直升機救起,一人受輕傷。美軍暫時沒有回應。這是一周內,第二架F-18戰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6日晚上報道,「杜魯門號」航母又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近日在紅海墜落,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查明,調查仍在進行中。

一周內,有二架F-18戰機從「杜魯門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一周內,有二架F-18戰機從「杜魯門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戰機在嘗試降落時出現某種「攔阻系統故障」,機上前座飛行員和後座武器操作員彈射逃生,隨後被救起,但戰機墜入海中尚未被打撈上來。另據消息人士稱,就在戰機墜毀當天,胡塞武裝曾向該航母進行攻擊,目前尚不清楚這兩起事件是否有關聯。

美國防部長辦公室將針對事件的查詢轉交給美國海軍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方面,惟相關部門暫未發表評論。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胡塞武裝達成表面停火協議,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裝向美方表明他們不想戰鬥,亦不會再攻擊船隻,因此美國尊重對方承諾,停止轟炸對方。惟知情人士透露,胡塞仍向「杜魯門號」發射攻擊,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宗事件是否有關聯。

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

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周內美國第二架戰機從「杜魯門號」上墜落,4月28日一架「超級大黃蜂」F/A-18E戰機,因航母躲避一枚胡塞武裝發射的導彈而進行急轉彎而出現側傾時,導致一架正在舷側升降機上調運的「超級大黃蜂」連同拖車一起落入海中,事故造成了1人輕傷。這款戰鬥機每架造價約7000萬美元。

而自2023年11月以來,美國海軍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引發了也門胡塞武裝對美海軍艦機的持續反擊以來,當中已頻頻發生多次相當危險的事故,令人質疑美海軍的戰鬥力。如去年初,一艘美國海軍驅逐艦曾使用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上擊落一枚導彈,當時導彈距離軍艦只約1.6千米,這距離擊中軍艦「只需要幾秒鐘」。

在糽海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事故頻仍。

在糽海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事故頻仍。

另去年12月21日晚上,一架「杜魯門號」的F/A-18F「超級大黃蜂」在紅海上空飛行時,被航母打擊大隊中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CG-64「葛底斯堡號」(USS Gettysburg)上誤射的「標準」SM-2艦空導彈擊中,機組兩人彈射逃生,飛機則墜入紅海。更離譜的是,「葛底斯堡號」當天還向另一架「超級大黃蜂」發射了導彈,但飛行員緊急進行機動動作,幸運地在約30米的距離上與導彈擦肩而過。

今年2月,「杜魯門號」又在靠近埃及的地中海上與一艘貨輪相撞,航母右舷後部和艦尾部分受不同程度的損傷,隨即前往希臘進行緊急維修,這次事故導致時任艦長的斯諾登(Dave Snowden)上校被撤職,由希爾(Christopher Hill)接手指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