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全國兩會|雷軍:小米造車創奇跡 全球用戶愈來愈認可中國科創價值

兩岸

全國兩會|雷軍:小米造車創奇跡 全球用戶愈來愈認可中國科創價值
兩岸

兩岸

全國兩會|雷軍:小米造車創奇跡 全球用戶愈來愈認可中國科創價值

2025年03月05日 10:51 最後更新:19:01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表示,上月17日參加了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感受到中央對民營企業的關心與支持。

雷軍出席代表通道。新華社

雷軍出席代表通道。新華社

今日(3 月 5 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 「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舉行,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成為首位接受採訪的代表。活動結束後,雷軍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今天代表通道,我第一個接受採訪,還是挺激動,也有點小緊張。」

更多相片
雷軍出席代表通道。新華社

雷軍出席代表通道。新華社

雷軍在微博上分享在兩會「代表通道」受訪感受。微博截圖

雷軍在微博上分享在兩會「代表通道」受訪感受。微博截圖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雷軍。新華社

雷軍。新華社

雷軍(右)。新華社

雷軍(右)。新華社

雷軍在微博上分享在兩會「代表通道」受訪感受。微博截圖

雷軍在微博上分享在兩會「代表通道」受訪感受。微博截圖

雷軍在回答關於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問題時表示,回顧了小米的發展歷程。雷軍指出創業 15 年來,小米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過去五年,小米計劃投入 1000 億元用於科技創新,實際投入約 1050 億元。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雷軍。新華社

雷軍。新華社

在手機業務方面,小米已經連續18季排在全球手機市場前三,去年銷售了1.7億支手機,佔全球市場比例14%,並持續衝刺高端市場,剛剛發佈的小米15 ultra表現非常不錯,銷售也遠超預期。同時,小米智慧傢具的物聯網平台連接設備數超過9億台,這是全球最大規模消費類IOT平台。這一切都表明全球用戶越來越認可中國科技創新的價值。

雷軍(右)。新華社

雷軍(右)。新華社

雷軍表示,四年前開始造車,當時就下決心從底層技術做起,十倍投入,認認真真造一輛好車。去年三月正式發佈小米SU7,小米作為汽車產業新人,在去年短短9個月時間就銷售交付超過了13.5萬輛,在行業裡也算創了一個小小的奇跡。

他續說同時,在德國,小米S7 ultra的原型車跑出了6分47秒874的速度,在紐北賽道史上全球最快的四門車,其中ultra採用的超級電機V8S在已量產的電機中,是全球轉速最快也是全球性能最強大的,而這個電機就是小米自己研發的,並且在北京工廠自己生產。他特別感謝北京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

雷軍表示,製造業是中國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小米作為製造業的建設者和受益者,將繼續堅持走科技創新、高端化發展道路,加大培育新質生產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各個終端上,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為推動香港創科界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主辦的「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2025年兩會創科精神香港宣講會」今日(4月24日)在香港科學園圓滿舉行,吸引逾250名精英親臨參與。活動匯聚港區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創科界領軍企業與人才及跨行業專家,透過「政產學研投」協同合作,共商以創新科技驅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策略,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辦的「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2025年兩會創科精神香港宣講會」,吸引逾250名精英親臨參與,共同探討香港創科發展的新機遇。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辦的「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2025年兩會創科精神香港宣講會」,吸引逾250名精英親臨參與,共同探討香港創科發展的新機遇。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在今年3月圓滿落幕。宣講會由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致歡迎辭,並邀得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表主題演講。

在「圓桌討論・領袖對話」環節,亦有多位重量級嘉賓參與,包括三位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鄧健榮和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以及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分享兩會精神。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左三);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教授(右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鄧健榮(左二);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右二);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左一);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新發展總監簡依雯(右一)出席科技園公司主辦的「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2025年兩會創科精神香港宣講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左三);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教授(右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鄧健榮(左二);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右二);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左一);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新發展總監簡依雯(右一)出席科技園公司主辦的「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2025年兩會創科精神香港宣講會」。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為宣講會致歡迎辭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多次強調『科技創新』作為關鍵議題,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和貿易環境下,創科界必須攜手合作,加快推動創科產業的發展。國家已在頂層設計上制定了明確框架,朝著在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目標邁進。香港應同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及政府服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在價值。科技園公司作為香港創科的旗艦,肩負著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使命,將持續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生態圈,團結創科力量,引進國際科技企業與人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為宣講會致歡迎辭時表示,創科界必須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攜手合作,加快推動創科產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為宣講會致歡迎辭時表示,創科界必須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攜手合作,加快推動創科產業的發展。

梁振英在主題演講中分享國家在創科領域的目標和規劃,包括擴大科技開放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也強調培育全國一體化技術市場、支持民營企業承擔重大技術任務,深化教育改革等。他指出,香港應助力國家,發揮自身獨特作用,做好融入國家科創發展大局的工作。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香港應助力國家,發揮自身獨特作用,做好融入國家科創發展大局的工作。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香港應助力國家,發揮自身獨特作用,做好融入國家科創發展大局的工作。

在宣講會上的「圓桌討論・領袖對話」環節,各演講嘉賓先後發表見解。衞炳江教授提出成立體育爭議中心,利用香港在普通法的優勢,助業界解決爭議,和國家體育系統接軌。另外,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教育水平。衞教授認為,香港是國際城市,可以跟內地在項目上進行合作,吸引優秀學生和教授來港發展。

鄧健榮分享他在兩會中的提案,包括建構航空燃油產業鏈、發展大灣區航空樞紐和工商用地使用權等,旨在增強商界信心。他指出,香港在國際上擁有優勢和良好關係,企業可以善用這些網絡,將創科成果推向海外,豐富國際內涵,為國家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與國家共同發展,邁向更繁榮的未來。

宣講會中的「圓桌討論・領袖對話」環節,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新發展總監簡依雯(左一)主持,有多位重量級嘉賓參與,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右一),以及三位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右二)、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左二)和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鄧健榮(中),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分享兩會精神。

宣講會中的「圓桌討論・領袖對話」環節,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新發展總監簡依雯(左一)主持,有多位重量級嘉賓參與,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右一),以及三位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右二)、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左二)和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鄧健榮(中),從自身的專業領域分享兩會精神。

黃錦輝教授指出,香港可利用其國際化優勢,支援內地人工智能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為實現國際化,人工智能應用須符合規範及道德標準,而香港擁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可提供支持。

楊德斌分享了他在兩會中的提案,包括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數字貿易中心。他指出,河套有潛力發展成一個專注於研究全球領先人工智能算法的中心,其研究成果可廣泛應用於生命醫藥、大型模型等領域,進而推動相關行業的進步與發展。這將使河套不僅成為一個技術創新的搖籃,也是促進區域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台。

查毅超在宣講會總結致辭時指出,2025年是國家發展進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既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重要起點。他表示:「科技園公司將以更積極的姿態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包括把海外頂尖科研專家和企業『引進來』,以及引領本港具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走出去』,讓香港在國家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擔當更重要的引擎角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