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衞生署3.20起資助13至17歲青少年牙科檢查 採「共付模式」牙醫獲津貼200元

社會事

衞生署3.20起資助13至17歲青少年牙科檢查  採「共付模式」牙醫獲津貼200元
社會事

社會事

衞生署3.20起資助13至17歲青少年牙科檢查 採「共付模式」牙醫獲津貼200元

2025年03月06日 17:22 最後更新:21:44

衞生署「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將於本月20日起推行,資助13至17歲合資格的青少年每年接受一次私營牙科檢查服務。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衞生署牙科服務主任顧問醫生許美賢說,本港有「學童牙科保健服務」,6至12歲兒童的牙齒「蛀失補」情況處於極低水平,希望先導計劃能銜接學童牙科保健完結後,讓青少年維持定期檢查牙齒的良好習慣。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社區牙科服務高級牙科醫生王詠詩說,先導計劃採取「共付模式」,當局會向牙醫提供200元資助,參與的市民亦需支付一個「共付額」,衞生署建議水平為200元,現時有六成參與計劃的牙醫將共付額定於元200或以下,部分牙醫甚至定於50元。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先導計劃的服務範圍,包括口腔檢查、洗牙、牙面氟化物劑治療等,至於口腔X光檢查、補牙、脫牙等則屬於自費項目,參與先導計劃的牙醫必須公開自費項目診金,讓公眾知悉。現時有超過250名牙醫申請參與,當中114人已經完成審批獲納入先導計劃,涵蓋全港十八區共約150個牙醫診所。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衞生署社區牙科服務牙科醫生洪振傑說,市民今天起可在上網預約牙醫本月20日或之後的服務期,市民亦需登記加入醫健通,以便系統上傳護牙紀錄。

首批3名非本地培訓牙醫上月加入衞生署工作,署方預計再有9名已獲聘書的非本地培訓牙醫在本季加入。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新加入的非本地培訓牙醫黎頌基已有34年臨床經驗,曾在英國及澳洲工作,因家庭因素及與本港有深厚情感去年回流香港,他說加入衞生署一個月已很快適應,因本地設備完善,與海外相似。另外兩位非本地培訓牙醫,均有在內地工作經驗,由於家人關係等因素而選擇回港發展,他們認為容易融入香港工作環境。

當局去年完成修例,為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開闢新途徑後,衞生署開展全球招聘,共接獲90多份非本地培訓牙醫申請,經遴選後向12人發出聘書,當中3人已獲有限度註冊並已到衞生署上任。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衞生署牙科服務主任顧問醫生許美賢表示,餘下9位獲聘書人士,來自內地,英國,澳洲,西班牙及南非等。她表示,新招聘途徑可協助在香港出生但到外地工作的牙醫重回香港服務。接獲的申請中,署方曾面試50多人,會考核申請者的廣東話及英語能力,因為牙醫要與病人溝通,並要做到專業溝通及醫學用詞的理解及表達,又透露目前仍有約80個牙醫職位空缺,佔整體編制約兩成。

牙科顧問醫生李筱雯表示,牙醫希望取得工作上的滿足感,相關非本地培訓牙醫工作5年後可考取執業試,之後可選擇到公營或私營機構工作,認為對本港整體有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