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42歲男子涉網上銷售疑未經註冊濕疹外用產品被捕

社會事

42歲男子涉網上銷售疑未經註冊濕疹外用產品被捕
社會事

社會事

42歲男子涉網上銷售疑未經註冊濕疹外用產品被捕

2025年03月26日 21:30 最後更新:22:55

一名男子涉嫌在網上違法銷售治療濕疹的外用產品被捕,有關產品沒有任何標籤,懷疑屬未經註冊藥劑製品,衞生署繼續調查,呼籲市民如懷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

濕疹。衞生署圖片

濕疹。衞生署圖片

因應有人涉嫌在網上違法銷售含有未標示受管制藥物成分、聲稱可用於治療濕疹的外用產品,衞生署聯同警方採取執法行動,拘捕這名42歲男子。

衞生署表示,跟進一宗投訴,在一個社交媒體平台上的濕疹群組,購得有關產品樣本後進行化驗,政府化驗所的檢驗結果顯示,樣本含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下的第1部毒藥,包括「丙酸氯倍他索」、「酮康唑」及「咪康唑」。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丙酸氯倍他索」是用於治療炎症的類固醇藥物,不適當使用類固醇會引致皮膚問題及系統性的副作用,如滿月臉、高血壓、高血糖、腎上腺機能不全和骨質疏鬆等。「酮康唑」及「咪康唑」是用於治療真菌感染,副作用包括局部皮膚刺激及過敏反應。

提供疫苗接種及體檢服務的仁滙醫務集團懷疑停運,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對事件深表關注,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促請仁滙盡快交代是否已結業及後續安排,以釋除消費者疑慮。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家庭醫生林永和說,大部分疫苗的接種時間有一些彈性,只要盡快再接種就沒有問題。他指出,政府目前為嬰幼兒及學童提供的預防疫苗接種全面,部分疫苗由於相關的疾病流行性不高,例如腦膜炎,因此未有納入預防疫苗計劃。

林永和 。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林永和 。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林永和建議家長可帶子女到政府診所接種當局有提供的針劑,其他疫苗則按子女的情況,可考慮到私家診所注射。

消委會。資料圖片

消委會。資料圖片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仁滙醫務集團並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的持牌處所,當局正積極推展診所規管的工作,期望今年第四季開始,接受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的申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