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主教博智小學、鴨脷洲街坊學校「派0班」小一

社會事

天主教博智小學、鴨脷洲街坊學校「派0班」小一
社會事

社會事

天主教博智小學、鴨脷洲街坊學校「派0班」小一

2025年03月13日 20:59 最後更新:23:32

教育局表示,2025/26學年有兩間小學獲派的學生人數少於16人,未能獲資助開辦小一,分別是黃大仙的天主教博智小學、南區的鴨脷洲街坊學校。

教育局今日(3月13日)向全港資助及官立小學發出「開班信」,通知新學年小一至小六建議的核准班級結構及教職人員編制;資助小學如對建議的核准班級結構有任何意見,可於本月27日或之前,向教育局提出,並提交相關文件。

天主教博智小學。(小學概覽2024圖片)

天主教博智小學。(小學概覽2024圖片)

教育局昨日(3月12日)去信全港官津小學,提出收生不足被「派0班」的小學可以在三個方案中選其一,包括申請將小一班級變為私營、與其他小學合併、停辦;而以往的「特別視學」安排則取消。

鴨脷洲街坊學校。(小學概覽2024圖片)

鴨脷洲街坊學校。(小學概覽2024圖片)

新措施列明獲批以私營方式開辦小一的資助小學,須以私營方式營運該屆別6個學年,直至該屆別的學生完成整個6年的小學課程。而曾獲批開辦私營小一班級的學校,若在其後緊接的6個學年第二次未能在小一派位下獲批開辦資助小一班級,則不可再次申請以私營方式開辦小一班級的方案。

局方表示,預計未來學額和學校數目會隨學齡人口變化相應減少,將採取「軟著陸」策略,適度有序地減少學校數目,集中資源,提升教育質素,回應時代轉變。局方又強調將一如既往在可行的情況下,就辦學團體提出的合併建議,提供適切支援。

教育局。資料圖片

教育局。資料圖片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形容,近年本港出生人口懸崖式下降,根據早前傳媒和坊間推算的資料,原本擔心新學年被「派0班」的小學會達到雙位數,今次有2間小學未能獲教育局資助開辦小一,數目已經是比預期少。

張勇邦說,想改善「派0班」情況,需要有整體套配措施配合,希望政府和學界一起思考還有甚麼可行方法,例如一些規模較大的小學是否可以「減班」、取消「叩門位」、調整直資學校的收生上限等,大家共渡時艱,讓全港學校都「有學生可教」。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分別與已提交建設第三所醫學院建議書的三間大學,即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會面,就他們的建議書作深入討論,進一步了解內容。

工作組預期25年內完成評核,並向政府建議一個最能配合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培訓、研究和創新樞紐的方案。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成立第三所醫學院是發展香港醫學教育的重要工程,樂見三間大學對政府提出籌建第三所醫學院作積極回應,並在指定限期內提交詳盡的建議書。在今日與每間大學每節兩小時的會面中,工作組的專家顧問和相關政策局代表與大學代表,就其提交的建議書內容作深入交流,包括創新策略定位、課程結構與評估方法及財政可持續性等;亦進一步了解他們就落實建議書各項內容的準備工作及資源安排,例如與其他本地及非本地合作夥伴的合作模式,以及於課程軟硬件、教學人力資源及學生招募培訓等各方面的資源分配。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與提交建議書的大學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與提交建議書的大學會面。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期望新醫學院不僅能推動大學自身的整體發展,更能提升香港在全球舞台上的競爭力。新醫學院將選址於「北都大學教育城」,地理位置優越,能有效促進學界、科研及產業的協同發展,並與大灣區內的夥伴產生協同效應,期望獲選的大學能把握寶貴機遇,積極推動香港醫學學術及科研水平再創高峰,並加強區域內的交流合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