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與五角大樓「聯姻」十年 矽谷如何協助美軍打造「國防谷」?

博客文章

與五角大樓「聯姻」十年 矽谷如何協助美軍打造「國防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與五角大樓「聯姻」十年 矽谷如何協助美軍打造「國防谷」?

2025年03月20日 15:04 最後更新:15:12

近年來,美軍高層頻頻向矽谷伸出橄欖枝。從2014年國防部副部長首次密集走訪矽谷,到2024年《國防授權法案》推動成立「國防谷」,這十年間,矽谷與五角大樓的關係經歷了從重修於好到相伴相依、從被邊緣到成為核心的轉變。這場技術「聯姻」不僅正在重塑現代戰爭形態,更暗含著美國的軍事霸權野心。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冷戰後曾分道揚鑣,十年前再度「聯姻」

2024年8月,美國陸軍軍醫署長馬利·伊薩格尼中將率團考察矽谷,參觀了谷歌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中心,尋求將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於軍事保健和醫療服務;當年10月21日,美國國防部首席人才管理官帕米特向媒體透露,國防部正在考慮向地方高端科技人才開設特殊服役項目,動員矽谷科技公司技術主管加入預備役,使軍方更好地利用地方科技人才。

矽谷。

矽谷。

今年3月初,總部位於矽谷的國防創新實驗小組(簡稱 DIU)宣佈,美國軍方的印太司令部和歐洲司令部將率先通過「雷神鍛造」計劃,獲得由Scale AI公司及其行業合作夥伴提供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

美軍的這一波「矽谷熱」早在10年前就拉開了帷幕。

2014年12月,美國國防部當時分管系統工程的副助理國防部長威爾比造訪矽谷,一次性參觀了12家高科技公司,廣泛瞭解矽谷科技創新現狀,徵詢科技公司對服務國防的想法。

威爾比訪問矽谷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美國防部尋求恢復與矽谷的密切合作。

4個月後,時任美國防部長卡特親自探訪矽谷,在斯坦福大學發表題為《為五角大樓重新「布線」》的演講,宣佈五角大樓將花費數十億美元研發機器人、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先進技術,鼓勵矽谷高科技公司積極參與競標。

事實證明卡特造訪矽谷並非政治秀,而是真心「取經」。在接下來一年多時間里,卡特4次造訪矽谷,頻次之高在美國歷史上十分罕見。在卡特帶動下,美國防部和軍種高官紛紛赴矽谷考察學習,推動軍方與矽谷互動走向機制化常態化。

拜登政府時期,由國防部長奧斯汀領導的美國軍方同樣重視發展與矽谷的合作關係。

在長期對外戰爭中,美軍形成了濃厚的技術戰思維。它集中體現在武器裝備較對手領先一代以上,作戰能力擁有代差優勢。

2012年出台「亞太再平衡」戰略以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重心逐漸從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向應對大國競爭轉變。美軍高層認為,21世紀以來美軍深陷全球反恐戰爭,對於瞄准打贏「明天的戰爭」的軍事高科技投入不足,美軍技術優勢不斷縮小。

今次不是美國軍方第一次向矽谷尋求幫助。冷戰期間,為贏得對蘇軍事技術優勢,美國軍方與矽谷形成密切的合作關係。

最早入駐矽谷的瓦里安公司,其初期核心業務就是為軍方製造雷達零部件;著名的仙童半導體公司,其生產的芯片相當一部分出售給軍方。

冷戰時期,矽谷一度承接了美國海軍全部的洲際彈道導彈和大部分偵察衛星的製造業務,其生產的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是美軍高技術武器裝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里根政府時期,矽谷公司每年從軍方獲得多達50億美元的防務合同,矽谷最大的防務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導彈和航天公司的員工數量多達2萬人。

不誇張地講,沒有矽谷就沒有美軍的精確打擊革命,也就不會有冷戰後美軍的軍事技術霸權。

冷戰結束後,三個趨勢性變化導致美軍與矽谷短暫分道揚鑣。

首先,20世紀八九十年代迎來了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革命,急速擴張的商業市場令防務市場相形見絀,加上防務合同限制因素多,與軍方合作對矽谷科技公司來說日益失去吸引力。

其次,航母、隱形戰機、阿帕奇直升機、艾布拉姆斯坦克主戰裝備在海灣戰爭中大展拳腳,促使美軍在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期追求大型尖端武器平台,這些武器平台只有大型防務承包商能夠研制,導致矽谷高科技公司逐漸被邊緣化。

最後,冷戰結束後美國不再面臨蘇聯這樣的競爭對手,但其對外政策卻變得日益「軍事化」「帝國化」。轟炸南聯盟、入侵伊拉克,對外動武持續不斷。這與矽谷一直以來的反戰文化格格不入,價值觀念的衝突促使矽谷與軍方漸行漸遠。在上述因素疊加作用下,至2006年矽谷許多傳統防務承包商完全撤出了軍用市場。

矽谷打造「國防谷」優勢重重

這一次,擁有洛克希德·馬丁、雷神這樣的世界頂級軍火公司支持的美國軍方,為什麼要尋求與矽谷合作呢?主要還在於矽谷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矽谷具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創新活力,能夠幫助美軍快速創新,長遠來看,可為國防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

矽谷匯集了全美1/5以上的風險投資以及大量天使投資,它們不僅規模遠大於軍方科研投入,而且風險承受度更強、靈活性更大。美軍方希望通過矽谷撬動龐大的民間風險投資及其他各類投資,為國防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強大和持久動力。

矽谷處於當前智能技術革命的最前沿,能夠幫助美軍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當前,戰爭形態加速向智能化戰爭演進,誰佔據智能技術發展的制高點,誰就擁有現代戰場的主導權。矽谷擁有芯片技術傳統優勢,擁有谷歌、英偉達、甲骨文等一大批智能技術領軍企業,在機器人、雲計算、無人自主技術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是美國軍方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在俄烏衝突中,Primer AI、BlackSky、SpaceX等公司的技術有效支撐了烏軍戰場通聯,使美國軍方實實在在看到了矽谷科技公司在未來智能化戰場上的潛在作用,促使軍方以更大決心擁抱矽谷。

美國防部向矽谷靠攏的做法也得到越來越多國會議員的支持。2022年9月,美眾議院議員羅伯·威特曼公開刊文呼籲,國會應加大力度支持國防部加強與矽谷合作,將矽谷打造成21世紀的「國防谷」。

「國防谷-矽谷」聯盟,形成新軍工利益集團

為修復與矽谷的合作關係,過去10年美國防部採取了一系列改革和優化舉措,尋求建立新的「國防部-矽谷」聯盟。

美國五角大樓。

美國五角大樓。

一是設立DIU等專職機構,加強與矽谷互動與溝通。

二是成立國防創新委員會,發揮地方領軍型科技人才資源的智庫作用。

三是持續簡化國防競爭和採購流程,為非傳統防務承包商參與國防創新提供便利。

在國防部助攻,特別是在俄烏衝突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矽谷科技公司開始認同與軍方的合作,甚至將支持美軍視為新的政治正確。

2023年10月,矽谷防務集團(SVDG)所屬60多家高科技公司和投資機構聯名致信美國國會,呼籲《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繼續支持國防創新活動,督促國防部更加有效地利用非傳統防務承包商參與軍方項目。

新華社瞭望週刊社《環球雜誌》分析,總體而言,矽谷正從三個方面服務於美軍轉型升級:

其一,協助軍方制定相關政策與戰略文件,強化對國防科技發展的戰略指引。

其二,助力美國防信息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夯實智能化轉型基礎。

其三,參與研發無人自主系統,促進美軍加快形成無人化智能化作戰能力。

隨著美國防部與矽谷重新結盟,美國內可能形成新的軍工利益集團。為維持獲取高額利潤,這一新的軍工利益集團可能與美國內傳統大型軍火商合流,進而發展成「五角大樓-軍工企業-國會」聯合體,通過誇大競爭對手的威脅而持續增加國防投入,進一步助推美國的戰爭狂熱,推高大國衝突的風險。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部署在紅海的美軍航空母艦「杜魯門號」,再有戰機墮海。據美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涉事的為一架F-18戰機,周二在航母著陸後未能成功剎停,最終滑出甲板墮海,機上2名飛行員在戰機墮落前彈射逃生,被救援直升機救起,一人受輕傷。美軍暫時沒有回應。這是一周內,第二架F-18戰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6日晚上報道,「杜魯門號」航母又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近日在紅海墜落,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查明,調查仍在進行中。

一周內,有二架F-18戰機從「杜魯門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一周內,有二架F-18戰機從「杜魯門號」墮海,也是半年內第三架。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戰機在嘗試降落時出現某種「攔阻系統故障」,機上前座飛行員和後座武器操作員彈射逃生,隨後被救起,但戰機墜入海中尚未被打撈上來。另據消息人士稱,就在戰機墜毀當天,胡塞武裝曾向該航母進行攻擊,目前尚不清楚這兩起事件是否有關聯。

美國防部長辦公室將針對事件的查詢轉交給美國海軍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方面,惟相關部門暫未發表評論。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胡塞武裝達成表面停火協議,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裝向美方表明他們不想戰鬥,亦不會再攻擊船隻,因此美國尊重對方承諾,停止轟炸對方。惟知情人士透露,胡塞仍向「杜魯門號」發射攻擊,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宗事件是否有關聯。

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

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周內美國第二架戰機從「杜魯門號」上墜落,4月28日一架「超級大黃蜂」F/A-18E戰機,因航母躲避一枚胡塞武裝發射的導彈而進行急轉彎而出現側傾時,導致一架正在舷側升降機上調運的「超級大黃蜂」連同拖車一起落入海中,事故造成了1人輕傷。這款戰鬥機每架造價約7000萬美元。

而自2023年11月以來,美國海軍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引發了也門胡塞武裝對美海軍艦機的持續反擊以來,當中已頻頻發生多次相當危險的事故,令人質疑美海軍的戰鬥力。如去年初,一艘美國海軍驅逐艦曾使用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上擊落一枚導彈,當時導彈距離軍艦只約1.6千米,這距離擊中軍艦「只需要幾秒鐘」。

在糽海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事故頻仍。

在糽海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事故頻仍。

另去年12月21日晚上,一架「杜魯門號」的F/A-18F「超級大黃蜂」在紅海上空飛行時,被航母打擊大隊中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CG-64「葛底斯堡號」(USS Gettysburg)上誤射的「標準」SM-2艦空導彈擊中,機組兩人彈射逃生,飛機則墜入紅海。更離譜的是,「葛底斯堡號」當天還向另一架「超級大黃蜂」發射了導彈,但飛行員緊急進行機動動作,幸運地在約30米的距離上與導彈擦肩而過。

今年2月,「杜魯門號」又在靠近埃及的地中海上與一艘貨輪相撞,航母右舷後部和艦尾部分受不同程度的損傷,隨即前往希臘進行緊急維修,這次事故導致時任艦長的斯諾登(Dave Snowden)上校被撤職,由希爾(Christopher Hill)接手指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