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懷疑進食自行採摘野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目前情況穩定。
BP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指這名60歲女子星期二(3月25日)進食自行採摘的野生菇類,約15分鐘後出現冒汗、唾液分泌增加、嘔吐和腹瀉徵狀,同日到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求醫,需留院接受進一步觀察。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中心表示,由於難以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提醒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的病徵通常包括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日本5名男女早前入住千葉縣館山市一間酒店,豈料在酒店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症狀,廚房員工的糞便也驗出諾如病毒。
吃了生魚片和蒸鮑魚
《千葉日報》報道,5名患者年齡介乎於22至67歲,入住位於千葉縣館山市的酒店「HOTEL洲之崎風之抄」,吃了生魚片拼盤和蒸鮑魚後開始出現腹痛、上吐下瀉等症狀,其中2人的糞便事後驗出諾如病毒。
圖片來源:sunosaki.com
酒店停業兩天消毒
而酒店內從事料理工作的一名職員的糞便,也驗出諾如病毒。千葉縣安房保健所研判,可能是該住宿設施所提供的餐食引發食物中毒,下令酒店要停業兩天,進行徹底清潔。
圖片來源:sunosaki.com
病毒主要藉糞口傳染
諾如病毒的感染,容易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期,對健康的人來說,通常並不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但對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則較易發生嚴重的病例。醫生指諾如病毒主要是藉由糞口傳染,因此在上完廁所、準備烹調食物以及進食之前,務必將雙手清潔乾淨。另外,要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並徹底地煮熟食物。
圖片來源:sunosak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