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好奇襪子應該正面洗定係反面洗,廠商公佈答案並教「正確清洗」方法提升清潔效果,還能延長襪子使用週期。
襪子應正面洗還是反面洗?
有台灣網友早前在PTT發文表示,由於自小開始接觸家務,發現不少衣物需翻面清洗。然而,在洗襪子時,許多人習慣將襪子脫下後直接丟進洗衣機清洗,但他認為襪子應該正面清洗,但每次洗完後,襪子通常會從正面變成反面,讓他感到困擾,同時好奇大家如何清洗襪子,「大家如果丟洗衣機,會正還反面洗啊?」
Getty示意圖
網友睇法
帖文曝光後,不少網友認為襪子應該反面洗,「反面洗啊,腳碰到的地方髒髒當然要洗乾淨」、「接觸腳的那面有流汗應該比較髒」。也有網友表示,「不是正面在地面又接觸鞋底的那一面比較髒嗎?」、「襪子正面髒當然正面洗」、「正面,反面洗我還要把襪子外翻,很不方便」。
示意圖。設計圖片
襪子應單獨清洗並翻面
針對襪子應該如何清洗的問題,台灣除臭襪品牌WARX曾在官網上分享,襪子不要跟其他衣物一起洗,應單獨清洗。因為襪子上的細菌數量通常是衣物中最多的,一雙穿著8小時的襪子,細菌含量可達數百萬。此外,穿久了的襪子會沾染腳部的皮脂,這些皮脂會逐漸附著在襪子的纖維上,導致襪子的抗菌消臭因子受到影響而無法發揮完整的功效。
Getty示意圖
襪子翻面後放入洗衣袋中清洗
商家建議,清洗襪子前應將襪子展開避免球狀,並將襪子翻面讓內側朝外,然後可將襪子放入洗衣袋中,這樣能減少襪子在洗衣機內的拉扯,延長襪子的使用週期並提升清潔效果。晾曬時,建議將襪口(束帶)夾住,以避免襪子變形。
示意圖。設計圖片
安全專家指出,機場及其他公眾場所的免費充電站存在3大安全風險,小心充電後資料外洩。
示意圖。設計圖片
公共免費充電站暗藏3大風險
不少旅客在候機期間習慣使用機場免費充電站給手機或電腦充電。殊不知,此舉存在「資料外洩」的風險。轉接器製造商SIGNAL + POWER安全顧問傑羅(Jae Ro)指出,機場等地的免費充電站雖然便利,但伴隨著以下3大風險:
示意圖。設計圖片
1. 被安裝惡意軟件
傑羅表示,駭客可預先篡改USB端口,然後在旅客接駁手機的瞬間植入惡意軟件。這種惡意軟件可以潛伏而不被發現,悄悄竊取密碼和銀行詳細資料等敏感資訊,風險不容忽視。
2. 「Juice Jacking」充電陷阱
所謂「Juice Jacking」是駭客透過損壞的USB端口安裝的惡意軟件,它會鎖定或遠端操控用戶的裝置設備,甚至將手機內所有個人資料、登入憑證批量外傳至犯罪者伺服器。由於電源與數據共用一條傳輸線,駭客得以同時取得電力與數據通道。
示意圖。設計圖片
3. 資料外洩
傑羅補充,「充電站可以同時傳輸數據和電力,雖然手機會提示用戶在『僅充電』和『傳輸檔案』模式之間進行選擇,但這種保護通常會被充電站繞過,」令檔案、相片及聯絡人等資料被攔截。相關資料不但可能用於身份盜用,更有機會被販售至暗網圖利。
另外,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網站也曾發佈提示,呼籲民眾「避免使用機場、酒店或購物中心的免費充電站」。
示意圖。設計圖片
專家建議
1. 改用具備「資料阻隔」(data blocker)功能的充電線或「隻讀」轉接器,只輸出電力、不傳輸數據。
2. 隨身攜帶自用插頭及充電器,盡量使用傳統插座替手機充電。
3. 若必須使用公共 USB 介面,充電完成後立即檢查裝置權限及安全設定,並定期更新防毒軟件。
安全專家強調,手機存載大量個人及財務資訊,一旦外洩或被植入惡意代碼,後果難以估量,旅客應審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