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立法會上動議二讀《2025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針對「連續性合約」規定的工時門檻進行修訂,由「4-18」改為「4-68」。工聯會表示歡迎,指可改善兼職僱員權益,亦提醒政府須加強監督,避免僱主改請外勞的副作用。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現行的「連續性合約」規定,僱員需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四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工作18小時或以上(俗稱「4-18」規定),才可享有多項僱傭福利。今次《條例草案》建議把「連續性合約」每星期的工時門檻由18小時降低至17小時,並引入以四星期工時合計為一個計算單位的方法,以增加「連續性合約」規定的彈性。如僱員某星期的工時及緊接過去三星期的合計工時達68小時(即「4-68」),則即使該星期的工時少於17小時,該星期亦被計算在連續性僱傭期內。若《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將在刊憲後6個月的首個星期日生效。

工聯會議員郭偉強(中)、梁子穎(右)、陸頌雄(左)會見傳媒。巴士的報記者攝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在會後見傳媒,表示歡迎政府修訂僱傭條例,該修訂對勞工界和僱員十分重要,應盡快實施。勞工界郭偉強感謝政府與商界及勞工界溝通,達成「4-68」共識。他指出該檢討已研究超過10年,條例修訂後可使僱主規避「連續性合約」的難度加大,改善和保障兼職僱員的權益。

工聯會議員郭偉強(中)、梁子穎(右)、陸頌雄(左)會見傳媒。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為勞工界的梁子穎表示,條例修訂對僱主的影響較少,成本增加不超過0.02%;但僱員得益大,估計有11400名僱員受惠。他指出,條例修訂後,該部分僱員穩定性加強;若僱員擁有歸屬感和投入感,將會有利於公司收益和行業發展。

工聯會議員郭偉強(右)、梁子穎(中)、陸頌雄(左)會見傳媒。巴士的報記者攝
選舉委員會界別的陸頌雄則強調修訂條例是德政,但要避免副作用,應繼續完善制度、阻塞漏洞。他指出,新做法可能令僱主不僱用本地兼職人員,轉而聘請外勞。他促請政府加強監督,並大力宣傳,讓更多僱員知曉。

工聯會議員郭偉強(右)、梁子穎(左)、陸頌雄(中)會見傳媒。巴士的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