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堅決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向外界釋放了清晰的捍衛公平決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訪問期間特別提到,中越要增強戰略定力,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美方以「應對不公平的外國貿易行為」為藉口,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高額關稅,實質上是保護主義和單邊霸凌,是披著「經濟手段」外衣的政治訛詐。所謂「對等關稅」對世界貿易體系和全球供應鏈破壞巨大,也將嚴重拖累世界經濟增長。
美國今次加徵關稅的對象涵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連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也未能幸免。有評論稱,高額關稅將對經濟結構單一、出口依賴度高的脆弱國家造成毀滅性打擊。中國率先對美錯誤做法予以堅決反制,不僅是捍衛自身利益,也是對公正、自由的世界貿易體系的積極維護。
事實上,相比2017年美國政府挑起對華貿易戰之時,如今的中國有更強的抗壓能力,美國彭博社亦認為,中國「很大程度上已可抵御貿易行為帶來的衝擊」。對內,中國顯著提升產業體系與技術自主性、持續優化內需市場與經濟結構,對外則致力多邊合作與貿易夥伴多元發展。
內媒《環球時報》就特別強調,雖然中美兩國貿易量巨大,美國的高關稅短期內不可避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中國最終作出「困難但正確」的決定,這種底氣不僅來自中國的經濟實力,也來自世界各國普遍參與經濟全球化並從中受益的事實,來自中美之間經貿合作基礎的深度和廣度。在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後,美國最大製造業基地加州州長加文·紐森隨即表示,「加州不是華盛頓」,並指示加州政府與其國際貿易夥伴建立新的戰略關係。由此可見,以產業鏈分工和各國互利共贏為基礎的全球化貿易體系有其蓬勃的生命力,這是任何缺乏現實邏輯的政治決定都無法撼動的。
就在美國大打關稅戰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三國進行訪問,同周邊國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強各領域交流,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習主席14日在會見越共中央駐地同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時指出,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世界意義。兩國攜手走和平發展道路,15億多人口共同邁向現代化,將有力維護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兩國都堅持對外開放,為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經濟全球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習主席強調,小船孤篷經不起驚濤駭浪,同舟共濟方能行穩致遠。中國和越南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要增強戰略定力,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習主席在15日會見越南國家主席梁強時亦提到,近年單邊主義明顯抬頭,保護主義捲土重來。搞貿易戰破壞國際貿易體系,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損害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利益。作為全球南方重要力量,中越兩國要加強協調和配合,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共同反對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挺膺擔當。
《環球時報》社評文章引述習主席強調,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世界意義。亞洲應對挑戰更需攜手並進,以深化合作、團結協作的方式,攜手捍衛地區共同發展良好局面,向世界展示「同舟共濟方能行穩致遠」這一深刻道理。
文章指出,人們從中越協作中感受到中國與周邊國家命運與共的真誠與善意,也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在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聯動的重要階段,中國保持周邊外交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對亞洲乃至世界都是一個重大的積極信號,也契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簡單總結,美國的關稅霸凌暴露了單邊主義的窮途末路。反觀習主席此次訪問周邊國家,則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劑「去霸權化」的良方:唯有堅守多邊主義、深化區域協作,方能抵禦逆流,實現同舟共濟、行穩致遠。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法國製造的「陣風」戰機,是當今歐洲最先進的現役戰鬥機之一。不過,就在5月7日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擊落5架印軍戰機,當中就包括3架「陣風」,相當尷尬。
印度軍方7日凌晨對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地區,以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等多處發射導彈,據報至少26死46傷。巴基斯坦軍方確認,在反擊行動中擊落5架印軍戰機,分別為3架「陣風」、1架米格機、1架蘇-30。
印軍「陣風」戰機。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居民拍攝影片顯示,一架「陣風」的殘骸在距離巴廷達空軍基地20公里的印度一村莊附近被發現,畫面上可見「陣風」戰機的專用導彈掛架,以及彈頭已掉落的「米卡」空空導彈的殘骸。
值得留意的是,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5月7日透露,在整個襲擊和回擊過程中,印度戰機未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戰機也未進入印度領空。這就顯示,印度戰機是被遠程擊落。
由於巴基斯坦防空武器主要由中國供應,盛傳是解放軍殲10C戰機和紅旗9防空導彈擊落印度陣風戰機。
內地自媒體票姚校尉分析幾種可能性。
據巴基斯坦安全部門消息,巴空軍戰機第一時間起飛對實施空襲的印度空軍戰機展開反擊,並成功擊落了多架戰機。更進一步的消息稱,1架執行空襲任務的印空軍「陣風」戰鬥機和1架蘇-30MKI戰鬥機在艾哈邁德布林東面的印巴邊境被擊落,第2架「陣風」戰機則在印控喀什米爾的普爾瓦馬地區阿萬蒂波拉西南方向被擊落,還有數名印度士兵被俘虜。巴基斯坦空軍戰機全部安全返回基地,並未在空戰中損失。
而在這場空戰中,外國互聯網平台廣泛流傳,就是疑似擊落法製「陣風」戰鬥機的,是巴空軍最先進的中國製殲-10CE戰鬥機,此傳聞其後獲得證實。
據巴基斯坦今日新聞電視台(Aaj TV)當地時間5月7日發布視頻顯示,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在議會發言時透露,巴方在淩晨的短暫空戰中,使用了由中國制造的殲-10C戰鬥機對抗並擊落印度空軍的戰機,其中包括3架法制「陣風」戰鬥機。
此外,印度當地媒體稱,印度旁遮普邦當天還發現了疑似霹靂-15(PL-15E)導彈的碎片,可能表明巴基斯坦空軍從殲-10C或梟龍Block3型戰機上發射了該型導彈,目前該地區已知僅這兩款戰機適配該型號導彈。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戰區」(The WarZone,TWZ)也發文稱,中國的霹靂-15空空導彈似乎首次用於實戰。
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媒體都已多次曝光:巴基斯坦不僅採購了殲-10CE戰鬥機,同時還採購了至少240枚霹靂-15E超遠程空對空導彈。該導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端空對空導彈之一,射程可達15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可達5馬赫,超過了印度陣風戰機裝備的「流星」空對空導彈。
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慮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中國不太可能像美國限制巴基斯坦使用AIM-120導彈一樣對巴基斯坦施加使用先進導彈的限制,因此巴空軍中對陣風戰機最具威脅的組合,就是殲-10CE和霹靂-15E。
印度空軍方面,在目前的裝備序列中,「陣風」戰機是最先進也是最受矚目的戰機。
「陣風」由法國達索公司研發,於1986年首飛,2001年服役於法國空軍。「陣風」採用兩台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採用獨特的鴨式佈局,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和光電探測設備,可執行防空、對地攻擊和核打擊等任務,有陸基和艦載兩種型號,被廣泛認為是四代半戰機中的佼佼者。
2016年,印度與法國簽署36架「陣風」的購買協議,合同價值高達79億歐元。2022年,全部36架戰機交付印度空軍。
就在幾天前(4月28日),印度又與法國簽署採購26架「陣風」M艦載戰鬥機的採購合同,合同預計售價6300億盧比(約合74億美元)。印度海軍從而將成為艦載型「陣風」的首家海外用戶。
可以說,「陣風」被印度人寄予厚望,然而卻在本輪印巴衝突中首次參與實戰就折翼,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軍事專家宋忠平分析,作為四代半戰機的「陣風」,是在三代機幻影2000的基礎之上做了大幅的升級。在經歷了實戰的嚴酷檢驗之後,或證明其作戰性能被誇大了。
宋忠平介紹,法國把「陣風」戰機作為自己在國際上主推的軍售產品,也已經成功賣到了埃及、卡塔爾、印度、希臘等國。「該機型如今在實戰中遭遇挫折,使得法國乃至歐洲先進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前景,恐怕會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
在印軍遭遇如此難堪的挫折之後,本輪印巴危機走勢如何?
宋忠平認為,今次這次印度是想針對巴基斯坦採取有限的軍事行動,而且印方自稱所打擊的都是針對所謂「恐怖分子」的目標,並未包括巴方軍事目標和關鍵基礎設施。
不過,他強調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擁有核武器,這是非常罕見的兩個有核國家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如果印巴真的爆發了大規模熱戰,打急眼了會不會有人動用核武器?天下已經很不太平了,俄烏衝突、巴以衝突尚未停歇,那麼如果南亞地區再發生嚴重的軍事對峙乃至戰爭,對國際社會來講的話將會是一場災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7日表示,中方對當天凌晨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對目前事態的發展感到擔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的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採取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行動。中方願繼續為緩解當前的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