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堪稱「世紀惡煞」,回朝後大殺四方,連美國引以為傲的科研人才也面臨被砍厄運,在此肅瑟氣氛下,紛紛醞釀「大逃亡」,近日學術刊物《自然》訪問了1600名美科研人員,竟有75%考慮移居他國,而加歐是首選。有專家警告,如情況繼續惡化,美國科研根基將受永久損害,最後把王國地位拱手讓給中國。

特朗普大削大學撥款,又勁縮聯邦政府部門的研究人手,令美國科研人員人心惶惶,正出現「大逃亡潮」,對美國的科研體系打擊甚大。
美科研人才外流其實已悄悄湧現,一些外國大學正密密搶人,例如法國的艾克斯馬賽大學,就向美國的「科研難民」提供避風港計劃,至今有近300人申請;加拿大一些大學亦迅速動手搶人,魁北克的麥基爾大學,就向美醫學研究人員積極招手,以加強醫學科技研發。一位大學高層朋友同我講,這波外流潮也是香港的良機,特別是工程和生物醫學等方面,搶人要快手,切勿執輸。
大學朋友指,特朗普就任至今,對科研界揮動3把大刀,張張兇狠,令科研人員恐懼感與日俱增。1是為懲罰大學教職員和學生「反美」和「反以色列」,削減一批大學的聯邦政府撥款,例如哥倫比亞大學就被砍4億美元,康奈爾大學和西北大學等,撥款也被凍結,以至部分大學研究機構的資金斷裂,被迫裁人或關閉實驗室。哈佛和麻省理工等名校尚有私人財力支撑,但不少大學須靠公費支持,所受打擊甚大,不少科研人員深感朝不保夕。
2是特朗普政府狠削聯邦政府開支,奉命開刀的馬斯克「瘋狗部」(DOGE),就先後裁減美國太空總署、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環境保護署等部門的的科研人員,而特朗普自己則簽署行政命令,大減美國衛生研究院的撥款,這機構每年給生物醫學研究提供數十億美元資助,部分人的飯碗隨即打爛,正紛紛向外搵路數。
這外流趨勢正愈來愈澎湃,科研人員首先考慮加拿大和歐洲,加拿大獵頭公司KBRS指,近期來自美國的研究員求職個案,由過往約1成,增至逾3成。加拿大媒體亦報道,許多美國學者擔憂學術自由受限,正北上加國尋求出路,形成一股新的移民潮。
這邊廂特朗普趕客,那邊廂立即有人快手迎客,迅速搶閘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他在X平台發文攞景,說:「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員,選擇法國吧!選擇歐洲吧!」同時宣布法政府下月將推出計劃,資助研究機構聘請外國科學家,明顯是瞄準美國的科研人員。法國的艾克斯馬賽大學隨之響應,向美國學者提供「科研避風港」,以收容特朗普上台後的「科學家難民」,這計劃甫啟動,已有近300名美國科研人員申請。

據調查,有75%美科研人員考慮離開,到他國尋出路。法國政府已率先推出「避風港計劃」,搶奪這批「科技難民」,加拿大也迅速吸納,壯大科硏實力,香港不宜怠慢。
所謂禍不單行,除了美國的科研人才逃亡,在美工作的華人科學家近期也出現回國潮,據報道,由去年中至今,已有20名頂尖科學家返國,他們多集中在數學、物理學、電腦科學、醫學等領域,連《纽約時報》也驚嘆:美國正面臨失去年輕科學人才的危險。
大學高層朋友同我講,香港雖然並非美國研究人員的首選,特別是人文和社會研究方面,他們對來港會有些猶豫;不過香港的大學目前正大力發展創科,例如生物醫學和AI科技等,美國人才「大逃亡」對香港正是黃金機會,應快手加入搶奪,切勿執輸。
特朗普搞到科學家雞飛狗走,對美國是壞事,但對中國(包括香港)卻是大大好事。哈佛WYSS研究中心主任Donald Ingber近日發表一封公開信直斥特朗普,指他的連串做法將摧毀美國的科技創新體系,讓中國得利益,未來10年,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將拱手讓給中國。
這番逆耳忠言,特朗普不會聽得入耳,中國、歐洲和加拿大都但願如此,密密坐收漁人之利。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