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提出調整機場快綫票價,整體加幅為9.4%,預計6月內生效。
建議調整後的機鐵票價,成人八達通往返市區車站及機場站或博覽館站,加價5至10元,例如香港站至機場站加10元至120元;成人八達通或單程票往返機場站及博覽館站,票價上調1元,由6元加至7元;成人「即日來回博覽館特別車費優惠」加8至10元。
港鐵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提到,機場快綫自1998年7月通車至今,只曾在2017年調整過票價,今次建議加幅比上次加價後至今的累積通脹率13.8%為低。港鐵指出,受2020年起的疫情影響,機場快綫因旅客減少而虧損,隨着機場的客運量復蘇,機場快綫面對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競爭及商務旅遊模式轉變等多項因素影響,乘客量至今只恢復至疫情前約7成水平。
港鐵表示,票價調整機制不適用於機場快綫,港鐵就機場快綫票價有自主權,但在調整票價前,須根據乘客意見調查,考慮公眾對建議票價改動的接受程度、諮詢交通諮詢委員會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等,再經董事局決議通過新票價。
仁滙醫務集團懷疑結業事件,截至昨日下午5時,海關及警方共接獲1356宗相關舉報,有關執法部門正安排已舉報的市民錄取口供,以助蒐證。消委會就接獲600宗相關投訴。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關注現行《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未有涵蓋對部分醫療機構或體檢中心的規管,希望政府釐清制度。他指出,如果有醫療集團聘用醫生應診,當然受條例規管,但如果只開一間中心,聘請護士或受過訓練的人為他人打針,是否受規管有一定爭議,同時打針在香港是否屬醫療行為亦沒有界定。
林哲玄又說,現時有醫療集團利用醫療產品去推廣預繳式消費的商業行為,質疑該類集團未必有醫生處方,建議市民對於有關預繳式消費「免得就免」。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凱欣在同一節目表示,現時市面上仍有不少「集團式經營」銷售疫苗、檢測計劃等,促請政府盡快檢視現行法例上有無規管漏洞。
另外,陳凱欣說,近日收到一宗涉及仁滙醫務集團的私家醫院求助個案,仁滙過去會將顧客接受體檢的樣本,送往該私家醫院化驗或檢測,而由年初至今醫院仍未收到仁滙的付款,涉及6位數。陳凱欣引述該醫院說,如果近期曾在仁滙做體檢,應盡快聯絡醫生及追查有關醫療報告,因為直至4月底仁滙仍有將體檢樣本交給醫院,部分人的指數有超標,希望相關人士跟進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