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陳日君無緣介入「教宗選戰」發爛渣 早被教廷邊緣化 「對頭人」有望當選

博客文章

陳日君無緣介入「教宗選戰」發爛渣 早被教廷邊緣化 「對頭人」有望當選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陳日君無緣介入「教宗選戰」發爛渣 早被教廷邊緣化 「對頭人」有望當選

2025年04月23日 20:44 最後更新:04月24日 09:21

教宗方濟各周一離世,擁有投票權的樞機已齊集教廷,即將在「閉門會議」選出新教宗,一場「教宗選戰」亦揭開序幕。年過90的「黃底」樞機陳日君因已超齡,無緣投票,但他本性好鬥,仍發晒爛渣,指會議安排得太早,較遠地區的樞機趕不及赴會,特別是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他沒講白不滿的真正原因,合理推測是,這令他沒法游說周主教投票給誰,連唯一影響選舉的機會也沒有。

陳日君一直是反華鷹派,並與黎智英關係曖昧,與教廷內推動中梵友好的當權派不和,故被邊緣化,成為局外人。他心有不甘,藉今次「教宗選戰」安排發爛渣。

陳日君一直是反華鷹派,並與黎智英關係曖昧,與教廷內推動中梵友好的當權派不和,故被邊緣化,成為局外人。他心有不甘,藉今次「教宗選戰」安排發爛渣。

陳日君對「教宗選戰」的結果如此緊張,因為其對頭人、現任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是熱門人選,若成功成為教宗,將有利加快中梵建交,而這正是陳日君最反對的。他雖有心,無奈螳臂難以擋車,皆因他早就被教廷邊緣化,近年幾次遠赴羅馬求見教宗,都慘吃閉門羹,明顯已失勢,對這次選戰只能做個酸溜溜的旁觀者。

陳日君一直都是反對中梵和好的「鷹派」,這不僅是一種態度,背後還有複雜的政治脈絡,最明顯的一條線,是他與黎智英近乎砂煲兄弟,多年來共收了對方逾2千萬元私人捐贈,至今已是一盤未解的離奇帳,而他與一批西方反華政客亦往來甚密,不斷暗通款曲。因為其反中立場鮮明,與教廷內主張中梵友好的一派長期不和,多次針鋒相對,而他最不滿的人物之一,正是今次有機會成為教宗的現任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

今次教宗選舉的熱門人選、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曾被陳日君尖銳抨擊,指他向北京妥協。不過陳日君對選舉結果並無絲毫影響力。

今次教宗選舉的熱門人選、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曾被陳日君尖銳抨擊,指他向北京妥協。不過陳日君對選舉結果並無絲毫影響力。

以下一件事清楚顯露了兩人的矛盾。中梵有關內地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於2018年簽訂,到2020年雙方同意續簽兩年,陳日君當時強烈不同意這協議,認為中國政府可利用協議作為「工具」,打壓地下教會。他為了面陳反對意見,並要求教廷就《香港國安法》發聲,親身遠赴羅馬,求見教宗方濟各,但等了足足3天,仍未獲接見,等於請他吃閉門羹,他大感冇癮,只好悻悻然離開。

他其後向反華媒體訴怨,並披露了一些所謂「教廷內幕」,指教廷主政人物其實不是教宗,而是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此人屬於當權派,一直推動「與北京妥協」的政策。陳日君認為,正因為這派大力倡導中梵建交,以至教廷對《香港國安法》實施也沒有強烈發聲。

陳日君沒有說錯,中梵建立友好關係、邁向建交,當時已成為教廷的主流路綫,所以2018年雙方簽訂內地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前,陳日君完全看不到協議內容,更沒有聽他意見,把他當作局外人。2022年5月,他因出任「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遭拘捕,教廷國務卿帕羅林回應傳媒詢問時直言,這不會影響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續約工作。意思是,陳樞機被捕事件,無礙中梵發展關係,說得俗些,就是「當佢冇到」。

教廷把陳日君排於局外,乃理所當然,這位非常樞機政治癮極大,由「佔中」到「黑暴」,一直與西方和香港的反中亂港人馬埋堆,特別與黎智英關係曖昧,再不是單純的神職人員,如讓他介入教廷决策,只會破壞中梵關係正常發展,而這正是西方「鷹派」和台灣綠營最想達到的目的。

以陳日君的所作所為,包括獲黎智英數千萬元離奇捐款,他免於牢獄之災已屬萬幸,還是收手隱於市,安享晚年吧。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新聞中經常見到各式各樣的「世界排名」,有些經過嚴謹評審,受到各方重視,但不少只是閉門亂點鴛鴦譜,分數高低沒有客觀標準,卻扮晒權威,博沒有人看穿背後把戲,便可暪天過海。「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每年公布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便屬這類,而最新排名榜,香港竟跌至140位,列入「最差」等級,比剛果、利比亞和索馬里等軍閥橫行的國家更低,實在荒謬透頂。離奇的是,傳媒正處於政治壓力煲、隨時被拉人封舖的台灣,新聞自由竟高居全球第24位,比5年前彈升19級,在亞洲排第一,實在令人十分疑惑。

「無國界記者組織」與台灣獨派政府早已緊密串連,除了亞洲總部設於台北,更受其資助,故把台灣的世界新聞自由排名捧到天咁高,對香港則越踩越低。圖為其執行長柏儒廷(左)去年獲頼清德熱情接見。

「無國界記者組織」與台灣獨派政府早已緊密串連,除了亞洲總部設於台北,更受其資助,故把台灣的世界新聞自由排名捧到天咁高,對香港則越踩越低。圖為其執行長柏儒廷(左)去年獲頼清德熱情接見。

政圈朋友翻閱資料,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無國界記者組織」與獨派主導的台灣政府聯繫緊密,它除了把亞洲總部設於台北,獲泵水的一條水喉也來自台府,其代表去年更獲領導人頼清德熱情接見,拍晒膊頭。由此可見,它捧台踩港與「受人錢財」有一定關係。

由「佔中」到2019年香港黑暴,一直在背後「搞亂檔」的外部勢力之一,正是台灣獨派,它早就想香港越亂越好,以強化其台獨理據。就在這段時間,「無國界記者組織」與台灣當權派亦越行越埋,更於2017年正式將亞洲總部遷到台北。當時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喜形於色,對RSF為台灣政府貼金,大表讚賞。

「無國界記者組織」把檔口設於台北,不僅有地立足,更重要的,是獲得台灣政府「泵水」。這種金錢關係,早於2007年就開始,當年其負責人訪問台灣,獲得時任總統陳水扁接見,對方更透過官方的「民主基金會」,給它捐贈10萬美元。這只是枱面的數目,更多秘而不宣的財政支持,從來沒有公開交代。

這金援關係一直維持下去,2020年時,台灣政府代表吳志中專程到「無國界記者組織」總部,給它設立的「烏克蘭媒體自由中心」捐贈50萬美元,當時台湾是泵水的唯一國家或地區,可見台灣政府给它的資助從沒間斷。

到了獨派大佬頼清德上台,台灣政府與「無國界記者」的關係就更加着跡。去年10月,其執行長柏儒廷親自赴台拜會領導人,賴清德親自熱情接見,奉為上賓。台灣政府既給足面子,又捐献錢財,「無國界記者」在世界新聞自由排名中,把台灣捧到天咁高,完全在意料中。

「無國界記者組織」另一條水喉,來自「反共大鱷」索羅斯的基金,其不斷反華顯然與此有關。

「無國界記者組織」另一條水喉,來自「反共大鱷」索羅斯的基金,其不斷反華顯然與此有關。

RSF狂踩香港,更大目的是反華,這可從其贊助人中找到脈絡。它除了獲台灣民主基金會捐款,另一金主是「反共大鱷」索羅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至於它有沒有像過往接受「第二中情局」NED資助那樣,間接收美國官方的錢,就沒在公開資料顯露。

特朗普上台後,揮刀砍斷「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對外水喉,可能「無國界記者組織」也身受其害,面對斷水之憂,對台灣獨派的依靠料會更大。可以預見,未來台灣排名將高處未算高,而香港則繼續下跌。

倘若世界新聞自由排名是一宗金錢和政治交易,那還有什麼公信力可言?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