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電大埔系統控制中心啟用40載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確保供電可靠穩定

社會事

中電大埔系統控制中心啟用40載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確保供電可靠穩定
社會事

社會事

中電大埔系統控制中心啟用40載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確保供電可靠穩定

2025年04月24日 07:00 最後更新:09:06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主要監察各區電力設備的運作情況,包括架空天線、變電站等運作情況,確保供電可靠度。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現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現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作為「老臣子」的系統運行總監何耀基(Cathen)於1988年加入中華電力,服務超過37年,見證社會與科技進步,也看着系統控制中心不斷成長。他表示自小喜愛研究電子科技,而大學主修電機工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系統控制中心負責編寫控制電力系統的電腦程式。現時Cathen 已成為了部門總監,帶領團隊及新世代的年輕工程師,每一天監察電力系統運作,確保供電穩定。

更多相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現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現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舊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舊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Cathen回想運行系統控制中心遇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期間。中電圖片

Cathen回想運行系統控制中心遇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期間。中電圖片

Kathy表示在突發情況下,電力工程師需要「快狠準」解決問題,迅速協助恢復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中電圖片

Kathy表示在突發情況下,電力工程師需要「快狠準」解決問題,迅速協助恢復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中電圖片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為全港市民確保供電可靠穩定。中電圖片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為全港市民確保供電可靠穩定。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舊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位於大埔的系統控制中心自1985年啟用,至今有40年歷史,圖為舊時控制室的情況。中電圖片

Cathen回想運行系統控制中心遇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期間,「當時必須保持系統控制中心的同事的健康,確保有充足人員當值,故汲取當年沙士經驗,迅速設立「A、B team」制度,避免交叉感染,以維持供電可靠穩定。」他很慶幸疫情三年期間,系統控制中心沒有出現工作群組感染的情況。

Cathen回想運行系統控制中心遇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期間。中電圖片

Cathen回想運行系統控制中心遇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期間。中電圖片

另外,Cathen亦強調「以人為本」,鼓勵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才可吸引新一代投身電力行業,貢獻所長。

Kathy表示在突發情況下,電力工程師需要「快狠準」解決問題,迅速協助恢復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中電圖片

Kathy表示在突發情況下,電力工程師需要「快狠準」解決問題,迅速協助恢復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中電圖片

而另一位90後的女工程師丘宇晴(Kathy),在一次跟隨學校老師參觀中華電力後,便迷上大螢幕上的複雜電力線路圖,立志成為系統控制中心團隊的一員,亦從此與電力行業結下深厚緣份。她在2013年加入中電見習工程師計劃,曾在多個部門工作,接受有系統的培訓和實習,包括系統控制中心。

她表示在突發情況下,電力工程師需要「快狠準」解決問題,迅速協助恢復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而工程師的專業態度令Kathy為之感動,希望以電力工程師為榜樣。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為全港市民確保供電可靠穩定。中電圖片

兩代工程師隨時候命,為全港市民確保供電可靠穩定。中電圖片

在中華電力工作的12年間,Kathy有機會到不同國家地區與業界工程師交流,擴闊眼界。目前,她參與規劃中電的長遠電網發展及減碳進程,協助公司支持香港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

中電主席米高嘉道理出席股東周年大會時表示,正積極研究為香港輸入更多零碳能源,以及管理燃煤發電逐步淘汰,以確保為香港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

中華電力位於屯門龍鼓灘發電廠的 D2 新燃氣發電機組於 2024 年 4 月啟用,進一步加快電力供應的低碳轉型。

中華電力位於屯門龍鼓灘發電廠的 D2 新燃氣發電機組於 2024 年 4 月啟用,進一步加快電力供應的低碳轉型。

嘉道理說,過去一年已在香港投產600兆瓦的新燃氣發電機組,並關閉1050兆瓦燃煤發電機組,加上燃氣發電機組及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在近年投入運作,中電同期售電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已降低24%。

嘉道理指出,正在內地積極擴展零碳資產組合,去年合共有740兆瓦的新可再生能源項目正在建設,加上超過2000兆瓦的已投產項目,目標透過投資內地減碳項目,在未來3至4年將可再生能源資產規模擴大一倍。

中電。 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電。 巴士的報記者攝

另外,嘉道理提到,24年澳洲業務顯著改善,但當地能源市場仍然波動,零售市場受壓,面對競爭不斷和生活成本壓力,預計零售市場的營運狀況仍將充滿挑戰,將繼續投資於靈活發電容量項目,以支持當地潔淨能源轉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