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將動物綁在街上、遞奶樽給哺乳困難的母親,甚至是私自修理漏水水龍頭,都可能觸法、惹上刑事責任。
Where not walking your dog can land you in the doghouse https://t.co/bNAe4bsOZl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April 22, 2025
據外媒報道,根據德里智庫「Vidhi法律政策中心」(Vidhi Centre for Legal Policy)最新發布的報告,該中心首次全面盤點印度中央法律中涉及刑事處罰的條文,揭露出多達370部聯邦法規含有刑事條文,合計規範7305種行為或疏失,從荒誕到嚴重,無所不包。
遛狗不夠久也犯法
報告指出,印度習慣用刑事法律來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甚至將日常行為「刑事化」。舉例來說,一名家長若無視子女就學命令、在動物園亂丟垃圾、讓豬亂竄到馬路上,或沒遛狗、遛不夠久,都可能被起訴。

示意圖。設計圖片
遞奶樽要關3年
報告指出,讓豬亂竄到馬路上可罰10盧比(約0.91元港幣);在動物園亂丟垃圾,可判6個月監禁或2000盧比(約182元港幣)罰款;若遛狗不當,可罰100盧比(約9.1元港幣)或拘禁3個月;向哺乳困難的母親提供奶樽,則可能面臨最高3年刑期或5000盧比(約455元港幣)罰金。

示意圖。設計圖片
73%的犯罪都可能被判監禁
報告更指出,印度目前73%的犯罪都可能被判監禁,刑期從1天到20年不等。光是延遲提交財產、納稅或財務申報文件,就涵蓋250多項犯罪行為。甚至301項罪名仍可判處死刑,其中不乏如破壞油管、哨兵值勤睡覺等非暴力罪行。
刑案積壓嚴重
目前印度法院積壓超過3400萬件刑案,其中72%超過1年未審結,而全國監獄擁擠程度更高達131%負荷,執法系統人力也長期短缺。

示意圖。設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