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本「癡漢」問題嚴重  受害者恥感文化下選擇沉默應對

大視野

日本「癡漢」問題嚴重  受害者恥感文化下選擇沉默應對
大視野

大視野

日本「癡漢」問題嚴重  受害者恥感文化下選擇沉默應對

2025年04月18日 11:20 最後更新:12:36

根據《日本時報》報道,外國遊客在日本多個景點或電車上遭遇性騷擾的事件增加。英國、加拿大政府已提醒本國公民,在日旅行期間可能遭遇不當身體接觸,即所謂「癡漢」(猥褻)行為。

患有「摩擦障礙」心理疾病 在日本非常普遍

「癡漢」一詞如今逐漸成為國際通用詞彙,甚至錄入學術論文。不少「癡漢」可能患有一種名為「摩擦障礙」的心理疾病。這種病雖然在全球並不常見,但在日本非常普遍。據警方統計,日本每年報告的性騷擾案件有2000至3000宗。然而,考慮到大量未舉報案件,實際數字可能高出好幾倍。  

日本刑法未將癡漢行為視為刑事犯罪

為何「癡漢」問題在日本如此嚴重?原因之一是通勤列車極度擁擠,長時間的身體接觸為犯罪提供可乘之機;此外,除非情節特別嚴重,日本刑法通常並不會將「癡漢」行為視為刑事犯罪,僅將其歸為違反地方條例並處以罰款。這種寬容態度無形中淡化了這一行為的嚴重性。

示意圖

示意圖

日本對女性身體自主權認知不足

2023年,一位韓國女DJ在日本巡演時遭到粉絲不當觸碰,輿論譁然,表明許多施暴者對自身行為的嚴重性缺乏認知。此外,日本公眾對女性身體自主權等權利的認識也遠遠不夠。

受害者感到恐懼 不知所措

更令人擔憂的是,日本社會存在一種「恥感」文化:受害者往往對遭受騷擾感到羞恥,從而不願發聲。性相關問題仍被視為禁忌,這種文化氛圍進一步加劇了受害者以沉默忍受去應對。對於初高中生等年輕受害者而言,恐懼往往佔據上風,令其不知所措,無法當場回應。

示意圖

示意圖

懲罰措施之外 建議引入心理治療機制

在「癡漢」問題演變成更嚴重的國際醜聞、日本被貼上「性犯罪溫床」標籤之前,有人認為,日本政府、警方與鐵路公司應該採取切實行動。僅僅掛出「『癡漢』是犯罪」的海報是遠遠不夠的,緩解列車擁擠、加重懲罰才是當務之急。此外,由於「癡漢」行為往往與心理疾病相關,僅靠懲罰措施無法斬草除根,必須引入心理治療機制,預防再次犯罪。否則,這一惡性循環將難以終結。

沒有專門治療「摩擦障礙」心理疾病人員或機構

然而,日本目前幾乎沒有專門治療該症狀的人員或機構。有人建議,政府需要培養相關專家,建立治療中心。同時,整個社會也必須提高對女性身體自主權和性騷擾問題的認知。

10年前,内地一名羅姓男子將冰糖當毒品賣,導致「癮君子」吃出糖尿病,羅男本人亦因詐騙罪被判入獄。事件曝光後該男子被網友稱為「絕命糖師」。近期,有網友發現羅男化身「視頻網紅」在網絡分享田園放牧生活,再次引發關注。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羅某有17萬粉絲 分享田園生活

目前,羅某在短視頻平台已有17萬粉絲,拍攝的影片也以養牛日常、田園生活為主。畫面中經常可見他與牛親密互動,展現農村慢生活的溫情一面。影片風格亦十分樸實、節奏緩慢,評論區多為鼓勵和喜愛。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面對網絡爭議 羅某回應表示「 給我一條活路」

不過近期,有網友認出其為10年前因製造販賣假毒品被判詐騙罪的羅某,再次引發爭議。面對網友指認,羅某在評論區回應表示,「這是1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我做正能量,有劣跡的人不代表不善良,不代表不喜歡動物。請家人們口下留情,給我一條活路。」不過目前該條回覆已經刪除。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10年前因製造販賣假毒品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

據CCTV《經濟與法》節目此前報導,10年前,羅某曾以冰糖、明礬假冒毒品售賣給癮君子,令癮君子吃出糖尿病,最後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案發時引發廣泛關注,有癮君子因誤食大量「假毒品」導致健康惡化甚至患上糖尿病,因此羅某也被網友戲稱為「絕命糖師」。

網絡評論分化

事件曝光後,網路評論迅速分化。一部份網友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羅某既已服刑且重歸社會,如今以勞動為生,理應給予改過自新的空間;另一部份則質疑其是否應當承擔公眾人物的道德標準,認為其隱瞞曾經劣跡,可能影響青少年價值觀。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釋囚效仿分享監獄故事 遭封號

近期,有不少釋囚在網上開設帳號直播成為網紅的案例。譬如日前一名四川綿陽的女子卿晨璟靚,曾被稱「最美通緝犯」,近期服刑完畢後轉型成為網絡主播。不過由於其在直播時宣稱分享在監獄的故事,遭到封號結束短暫的直播生涯。

目前,羅某的賬號和影片仍在正常更新內容,賬號尚未被平台封禁。平台方面亦暫無明確回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