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發生騙徒假冒業主身份以騙取訂金的新聞,地監局發出有關核實賣方身份的新執業通告,今年12月1日生效。地監局要求,如地產代理與賣方訂立地產代理協議時,應要求賣方出示香港身份證,並在地產代理協議中,記錄賣方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
(資料圖片)
此外,地產代理在安排買賣雙方訂立物業的臨時買賣協議前,須以書面形式建議其客戶安排在律師行託管所有訂金,以及告知客戶不託管訂金的風險。如果雙方決定不託管訂金而繼續進行交易,地產代理則須取得買方的書面確認,說明買方已知悉有關建議。
在上述情況下,地產代理應取得有關物業的最近一份轉讓契的副本,以確定賣方出示的身份證明文件種類及號碼,與最近一份轉讓契中所記錄的物業業主的身份證明文件種類及號碼是否相同。
地監局行政總裁韓婉萍。(資料圖片)
假如地產代理在核實賣方身份時覺得有可疑的情況,應建議客戶尋求法律意見。如果有理由懷疑賣方為騙徒,應終止為買賣雙方行事及向警方舉報。
地監局行政總裁韓婉萍表示,地產代理被視為核實業主身份的把關者之一,有責任保障及促進其客戶的利益。該局發出這份新執業通告,為業界提供指引及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同類欺詐事件發生。
地產代理監管局主席蕭澤宇表示,當局今年首個重點工作是落實強制持續進修計劃。有關計劃今年起開始實施,在以後舉行的資格考試合格,取得營業員牌照或地產代理牌照的人士,必須在一年內獲取4個進修學分。
蕭澤宇指出,今年首個資格考試已於本周四進行,是次考試並成功領牌的人士將成為首批納入計劃的地產代理。計劃暫只適用於新領牌人士,現有牌照持有人不受影響,地監局會先檢視參與計劃人數及課程導師是否足夠等因素,再考慮擴展到所有持牌代理。
蕭澤宇說,本港不同專業團體都設有強制進修要求,期望計劃能讓地產代理與時並進,得悉新法例和規管。他提到,房屋局今年將推出「簡樸房」制度規管,地監局完全同意政府規管或取締劣質劏房,現時不少持牌經紀都有協助業主管理或出租分間單位,有必要向他們講解最新法例,以免誤墮法網。
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最新數據,截至2月7日,持牌代理共有約3.8萬人,較1月底減少52人,並較去年底減少91人。公司牌照減至3938間,較1月底減少12間,相對去年底則減少31間。營業詳情說明書亦降至6623間,較1月底減少3間,比對去年底則減少99間。
蕭澤宇指出,本港樓價已從高峰累跌近30%,但持牌人數跌不足10%,又表示現有持牌人中大約三分之一為則師、估價師、發展商等不涉及交易的持份者,牌照人數相對穩定。他強調,不會因為想吸引更多人持牌而下調牌費,對未來代理人數依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