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三英戰呂布不是劉關張!究竟是誰?

歷史長河

三英戰呂布不是劉關張!究竟是誰?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三英戰呂布不是劉關張!究竟是誰?

2023年12月01日 10:00

相信《三國演義》內,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打鬥場面,一定要數虎牢關之戰,劉、關、張三英大戰呂布的這一幕。

三英戰呂布的故事膾炙人口。(網上圖片)

三英戰呂布的故事膾炙人口。(網上圖片)

話說當時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但遭呂布一夫當關,殺敗了各路英雄。直至劉備、關羽、張飛合三人之力(明明是單挑,變成三人圍毆,羅貫中未有交代詳情)擊敗呂布,最後才迫令董卓軍撤出虎牢關,挾著漢獻帝遷都。

呂布武力冠絕三國群雄,與三國演義不無關係。(網上圖片)

呂布武力冠絕三國群雄,與三國演義不無關係。(網上圖片)

三英戰呂布的一幕,大家不妨重溫一下原文的節錄:

(張)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裏也來助戰。

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即使重看數百遍,相信大家都會看得津津樂道。羅貫中始終是小說家,沒有這些血脈賁張的情節,又如何吸引大家看下去呢?加上羅貫中「尊劉貶曹抑孫」,總要找些地方抬高劉、關、張的身價。

後世的人都受羅貫中影響,對劉關張三人給予很高評價。(網上圖片)

後世的人都受羅貫中影響,對劉關張三人給予很高評價。(網上圖片)

史實裡,未有記載關於虎牢關之戰的情況,因此三英戰呂布,根本就沒有發生過,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不過,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實確有人擊退呂布,那便是江東孫文台,孫堅。

影視中的孫堅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孫堅 (網上圖片)

按《三國志》及王粲《英雄記》所記載,呂布第一次遭孫堅擊退是在陽人這個地方。當時董卓派呂布和胡軫攻孫堅,但由於二人不和,孫堅趁亂偷襲得手,董卓軍敗走。後來孫堅與董卓再戰,董卓敗走,並於洛陽的宣揚門再次擊退呂布。不過這兩段歷史,都沒有提及到呂布與孫堅是否曾經單挑,故無從判斷二人的武功高下。

不過,《三國演義》將「三英戰呂布」寫得這麼精彩,已沒有太多人想深究史實是如何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獻之被嘲笑「管中窺豹」 嘲笑者又何嘗不是?

2024年09月06日 20:00

管中窺豹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該成語最早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後由此總結出成語「管中窺豹」。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幾個兒子從小就跟隨他學習書法。其中,王獻之天資極高。曾有一次,他和兩個哥哥一同前往拜訪謝安,在拜訪期間,兩個哥哥滔滔不絕,唯獨他只說了寥寥幾句。他們走後,謝安評價王獻之最為出色,因為「優秀的人往往言簡意賅」。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的書法名動天下,又任右軍將軍,家中門生眾多。王獻之自小性情豪放不羈,常和門生們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門生們在玩樗蒲(古代的一種游戲),而王獻之站在一旁,指著其中一位門客說:「這局要輸了。 」門客不以為然,嘲諷地說:「這個小孩管中看豹子, 只看到一個斑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意思是:這個小孩子根本就不懂游戲的玩法,我們不需要理會他。王獻之非常生氣,便回應道:「我和古人相比,遠的,我自認為只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我只愧於劉真長。」於是拂衣而去。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荀奉倩是三國時魏國人,才學出眾。劉真長則是晉國的名士。王獻之的言外之意是說,我在才華上僅次於這兩位,其他人根本不能與我相提並論。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荀奉倩和劉真長,但王獻之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敏於創新,為魏晉以來書法大家,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該成語提醒人們在觀察事物時不應局限於片面和狹隘的視角,而應注重事物的整體和全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一些成功的要素,如戒除浮躁、樹立自信心等。在生活中,也存在許多類似於「管中窺豹」的情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找到事物中的關鍵因素,就能像王獻之一樣「未卜先知」。

有時候,通過觀察事物的一部分,我們能夠大致推測出整體的情況,就像從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紋,能夠猜測豹子的全貌一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學術研究或調查事物時,只需要了解事物的某個方面就足夠了,而可以忽略整體或全局。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在學術研究和調查事物時,我們仍然應盡量做到全面,因為只有全面的了解才是客觀和科學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