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花木蘭多年從軍 為何沒被揭女兒身?

歷史長河

花木蘭多年從軍 為何沒被揭女兒身?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花木蘭多年從軍 為何沒被揭女兒身?

2021年02月20日 10:01 最後更新:02月22日 18:20

花木蘭這個人物,相信大家早已熟悉。她是在「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成為人們心目中一個重要的巾幗英雌。我們早一排有討論過「史上到底有沒有花木蘭」,答案是有可能存在的。但還有一個疑問,花木蘭從軍十二年,為何都沒被人識破她女兒身?由《木蘭辭》中能夠發掘出這個謎團嗎?

影視中的花木蘭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花木蘭 (網上圖片)

首先推斷一下花木蘭的樣貌。關於花木蘭的真實形象,史料中並沒記載,可知容貌可能非常一般,甚至長相酷似男人。從現實著眼,如果一位美女,再如何打扮也不會長達12年都不被發現,所以花木蘭極有可能長相像個男人。《木蘭辭》文中載:「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可見在塞外天寒地凍,條件極度艱苦,「鐵衣」也說明裝備很重,這樣惡劣環境下負重行軍,並非一般女子能夠勝任,而「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句話,也能看得出花木蘭比較剛強堅毅。混戰疆場,出生入死,無恙歸來,非普通女子輕易能完成。

影視中的花木蘭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花木蘭 (網上圖片)

文中也載:「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花木蘭不僅走過漫長嚴酷的軍旅生涯,而且軍功不小,戰英勇表現突出甚至受到了天子親自接見和賞賜,還被天子直接特別垂詢有什麼需要,而木蘭也真的提出條件,可見她的功勳非一般的顯著(但有這樣的功勳下,史書記載甚少,可見也有可能因為女兒身的關係,罪犯欺君,可能因而低調處理才有《木蘭辭》這非官方的故事流傳)。

《四庫全書·樂府·木蘭辭》局部 (網上圖片)

《四庫全書·樂府·木蘭辭》局部 (網上圖片)

再看看「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這兩名顯然一家只有姐姐沒有哥哥,在那個時代,花木蘭是普通的家庭面臨著服兵役,可能花木蘭父母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加上花木蘭小時候跟野孩子一樣,因此把她當男孩子一樣養大。正是如此,當花木蘭上了戰場後,表現的跟當時的男士一樣。

影視中的花木蘭(左)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花木蘭(左) (網上圖片)

而花木蘭還有一個弟弟,古代思想始終要傳宗接代,父母是不願意把唯一兒子送上戰場的。在花木蘭生活的時代,從軍是男子一直都是慣有意識,面對極可能是女漢子的花木蘭,外人就自然不會將花​​木蘭往女人那方面想。所以,當時並非沒人能識破花木蘭是女人,而是根本沒人能想到軍隊裡會有女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魏延慘被羅貫中老屈「腦後有反骨」

2024年11月08日 10:00

相信大家有讀過史實虛構三七之比的《三國演義》,在小說的薰陶之下,後世都對蜀漢大將魏延的印象,除了有勇有謀,武略了得外,便是當諸葛亮死後,有意造反,最後給馬岱從後斬殺。

影視中的魏延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魏延 (網上圖片)

其實魏延在《三國演義》甫出場不久,羅貫中已埋下了「反骨」的伏筆。當時魏延為救黃忠,殺了長沙太守韓玄,開城迎接關羽軍隊。但當他拜見劉備時,諸葛亮在旁喝令要斬魏延,並解釋:「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諸葛亮一死,眾將爭權。魏延的死,對蜀國的戰力有一定影響。(網上圖片)

諸葛亮一死,眾將爭權。魏延的死,對蜀國的戰力有一定影響。(網上圖片)

但回到正史呢?都未有提到魏延有意造反,反而是他和楊儀二人兵權之爭。《三國志·魏延傳》大約這樣寫,當時諸葛亮於北伐期間,於五丈原病危,並與司史楊儀、司馬費褘、護軍姜維商討退兵一事,最後決定由魏延斷後,並補充,若魏延不從,大隊也要自行撤軍。

三國志魏延傳(節錄)

三國志魏延傳(節錄)

魏延素與楊儀不和,當諸葛亮死後,真的不願為楊儀斷後撤軍,自己帶隊率先撤走,這還不止,更放火燒橋阻撓楊儀撤軍。雙方更派人向劉禪互告對方一狀,說對方想造反。

楊儀 (網上圖片)

楊儀 (網上圖片)

由於魏延最初是以部曲(私兵)身份跟隨劉備入蜀,地位低微,但其後累有戰功,獲得劉備大力重用,提拔為鎮遠將軍,任漢中太守。正因為他升官太快,不少人都對他很妒忌。這次告御狀,宮中的人都偏信了楊儀,於是蔣琬帶兵鎮壓魏延。不過,蔣琬的大軍都未到達,楊儀已經在途中剷除了魏延,更誅連其三族。

可憐的魏延,一生立下不少戰功,為蜀國出了不少汗馬功勞,到了最後因為爭權而身死,還遭小說家冠以造反之名,令後世都誤會了他。不過,據《三國志》載,即使當時宮中人懷疑魏延,但後主劉禪沒有否定過他,在他死後降旨曰:「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劉禪似乎也很「心水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