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鈞是民國時期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他在巴黎和會上的表現,拒絕簽訂和約,間接保住了中國的權益,在中國外交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巴黎和會 (網上圖片)
顧維鈞1888年生於上海,1904年8月赴美留學。1915年,顧維鈞出任中國駐美國公使。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其在中國的權益理應歸還中國,不過,當時日本希望可以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
點擊看圖輯
《東方雜誌》刊登「中國參與歐洲和會全權委員」 (網上圖片)
顧維鈞 (網上圖片)
1919年1月,為商討戰後局勢,巴黎和會召開,顧維鈞成為中國政府代表之一出席會議。中國朝野許多人都期望通過巴黎和會,可以廢除幾十年來列強對於中國施加的不平等條約。顧維鈞在和會上的發言,說理充分,說服力強,令當時的輿論都傾向一時倒向中國,甚至得到美國代表團的支持。隨後中國代表團又向和會提出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山東問題的解決似乎向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
巴黎和會 (網上圖片)
不過,早在中國參戰前,英法已經與日本達成私下協議,支持日本對山東的要求。4月29日,美、英、法三國代表約見出席和會的中國代表,把最高會議決定的方案通知中國,並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均讓與日本。
中國在巴黎和會山東問題上交涉失敗的消息從巴黎傳到北京後,全國震怒,引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不過,中國代表最終在巴黎和會上拒簽,順應民意,得到了國內民眾和輿論的支持和歡迎。
《東方雜誌》刊登「中國參與歐洲和會全權委員」 (網上圖片)
顧維鈞為代表的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拒簽對德和約,使日本通過和約竊取德國在山東權益的企圖受挫。1922年12月10日,山東問題在美國調停下終告解決,日本願意有條件從山東撤軍,中國正式收回青島。
「引錐刺股」這個成語出自於漢朝劉所編訂的《戰國策》,當中的《秦策一》有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蘇秦的人,他是史上有名的謀略官。可是,在他發跡之前,卻擁有一段艱苦的過往。
成語「懸樑刺股」是由兩個成語故事組成,即「懸樑」和「刺股」。前者是涉及東漢孫敬苦學一事,後者是我們這篇故事的主人公蘇秦勤學一事。(網上圖片)
蘇秦的家裡本以務農為生,但蘇秦卻不甘於世代為農,於是早年便到齊國求學,並拜鬼谷子為師。他與同門師兄張儀跟隨鬼谷子學習數年後,終於學有所成。然而,比起師兄張儀的順水順風,學成後馬上就成為了楚相國的門下客,蘇秦的前路就顯得無比的崎嶇。
先是他前往秦國遊說多年未成,不但搞得自己聲名狼藉,在路上更是花光了盤纏,落得一身窮困潦倒。一事無成的蘇秦回到家後,家人不僅不安慰他,反而都譏笑不治生產,捨棄農務而去逞口舌之利簡直是捨本逐末。因此,蘇秦在家中可以說是沒地位可言,他的妻子不為他縫衣,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也不認他這個兒子。
網上圖片
有見及此,蘇秦甚感慚愧,不禁感嘆道:「從師受教,埋頭攻讀,卻不能換來榮華富貴,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呢?」他放棄了學習鬼谷子之道,決定另覓出路。遍觀所藏之書後,他在書架上找到一本《周書陰符》,並日夜不眠不休地學習。可是,睡意總是在夜深人靜之時向他襲來,所以他會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在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下,他終於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儘管大腿上多次血流成河,疤痕滿佈,但他毫不在意,只想趕急憑此妙計遊說當世君王。
當然,蘇秦所流下的汗水沒有被辜負。他所提出的計策先被燕文侯所接納,然後出使趙國後也成功而歸。就這樣,蘇秦成功聯合了六國一起抗秦,並成為了六國的宰相。
風光亮麗、身穿華服的蘇秦。(網上圖片)
後人憑著這個故事提煉出「引錐刺股」這個成語,意思是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精神;即形容人學習非常勤奮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