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繼位後,滅掉北漢,更希望乘勝追擊,興師伐遼。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宋真宗時期,而且形勢更開始逆轉。
設計圖片
公元1004年,遼國發兵攻打宋朝,甚至威脅當時的京城。面對外族的入侵,當時大部分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遷都,但是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堅持對遼用兵,並且勸剛剛登位的真宗御駕親征。
設計圖片
宋遼兩國軍隊在澶淵這個地方會戰,雖然遼國軍隊人強馬壯,氣勢滔天,但是宋朝名將輩出,加之皇帝親征,又有宰相督戰,軍心大振。面對遼軍的攻勢,宋軍一一化解,最後更取得勝利。
設計圖片
澶淵大戰勝利之後,局勢對宋朝相當有利,但宋真宗未有乘勝追擊,反而與遼國議和,而且宋朝要每年向對方進貢。當時的宰相寇準堅決反對,但宋真宗未有理會,決心要和遼國和解。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為宋朝,帶來了一百年的和平,但也開啟了宋朝後來,不斷遭到外族欺壓,進貢歲幣的先例,令宋朝財政承受巨大負擔,持續積弱。
為甚麼自家內亂,禍起於「蕭牆」呢?原來古代國君宮殿大門內普遍設有一道矮牆,稱作「蕭牆」或「塞門」、「屏」等,作用是遮擋視線,防止外人窺視屋內環境。《論語集解》引用鄭玄的注解︰「蕭之言肅也;牆猶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所以「禍起蕭牆」可以解作禍亂產生於家中,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成語出自《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蕭牆 (網上圖片)
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繁,人人自危。當時魯國國君魯哀公並沒有實權,實權由季康子等所握。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季康子想出兵入侵鄰國顓臾。於是他想到以顓臾國靠近所在地費邑,以後會給子孫造成威脅為藉口,要出兵征伐顓臾。顓臾在商代即是方國,周成王時成為魯國的附國。顓臾地處魯國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費城之間,周王室曾授權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對這樣一個處在魯國疆域之內的附庸國大動干戈,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説:「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因為季氏當時只是一個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出兵征伐的。
當時,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是季孫氏的家臣,他們對孔子解釋説:「顓臾城牆堅固,離季氏的采邑費地又很近,季氏如今不把它佔領,將來會成為子孫後代的禍患」。孔子聽後大力反對,表示魯國沒有先做好內政,反而發動侵略戰爭,警告︰「季氏的憂患,恐怕並不是來自顓臾,而是來自蕭牆之內吧。」
後世仍以「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如《秦併六國平話》卷下:「祖舜宗堯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牆內,虛築防胡萬里城。」作者認為秦始皇沒有解決民生疾苦,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萬里長城,結果雖能阻擋外部匈奴入侵,但不敵內部民變,種下速亡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