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個王朝強盛與否,要從多個方面考慮,比如人口、疆域、經濟發展狀況、軍事實力、對外影響力等,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爭論,但國祚長短、與疆土大小,則比較客觀,爭議較細。
先從疆域說起,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是元朝。元朝是蒙古人滅掉南宋和周邊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建立起來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元朝皇帝在名義上,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共主,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但實際上各個汗國都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在計算元朝的疆域時,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
網上圖片
元朝作為蒙古帝國的中央和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領土包括蒙古高原、貝加爾湖以北至北冰洋的蒙古核心區,以及原南宋、金、西夏、吐蕃等土地。元朝的領土面積大概是1680萬平方公里,比排第二位的清朝,大概有1200萬平方公里左右,多出很多。
漢武帝 (網上圖片)
再來看看國祚,這個比較易釐訂。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存在時間很長的朝代,比如說明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清朝二百九十六年,唐朝二百八十九年,但其實國祚最長的朝代是漢朝,因為其中西漢214年,東漢196年,合共410年,比前面提及的朝代高出不少,這才是中國歷史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
不少成名人士經常以「老驥伏櫪」表示即使已到了一定的年紀,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然有心有力。「老驥伏櫪」的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文武雙全,不但會打仗,而且擅長詩文,留下不少傳世之作,因此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之稱。年輕的時候,曹操曾經做過低級軍官,隨後在鎮壓黃巾軍起義及反董卓戰爭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並在漢獻帝一朝「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掌握實權的丞相。
曹操畫像 (網上圖片)
通過一連串戰爭,曹操先後滅了呂布、袁術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許昌附近的黃河以南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併,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绍軍相持於官渡,爆發著名的官渡之戰,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戰後曹操進軍袁紹的河北根據地,袁紹的兩個兒子在戰敗後,投靠當時位於東北邊境的烏桓族,想借機東山再起。
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着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於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畫作 (網上圖片)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話有云︰「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烏桓之戰打來並不輕鬆,因為烏桓處於偏遠地區,曹操大軍補給不易,只能輕裝上陣,「兵貴神速」,以少數精銳部隊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卧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鬥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後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鬥的精神。
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網上圖片
河北之戰後,曹操不久後即揮軍南下,攻下劉表的根據地荊州,並隨即後與孫權、劉備爆發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時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此後直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以65歲之齡逝世,始終過著「戎馬半生」的日子,令人敬佩。
「老驥伏櫪」指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鬥志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