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將制訂香港國安法,香港開始有抗議活動,外國也發動反動,令人關注中央會否對反對聲音讓步。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話,不要低估中央訂立香港國安法的決心,北京不會因為有反對聲音就退縮。
張志剛認為不要低估中央的決心。
北京火力全開的力度前所未見,就在本周四全國人大正式公布將制訂香港國安法的前夕,全國政協先召開一個通報會,向港區政協委員通報情況。據悉,會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主持,但主要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排名第一位的張慶黎主講。除了夏、張兩位副主席外,還有董建華、梁振英、何厚鏵三位副主席、以及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朱小丹和政協常務副秘書長潘立剛一字排開,坐在台上,史無前例咁大陣仗。
有聽完通佈會的政協委員話,今次會議就一個主題,就係「中央絕不退讓」。佢形容阿爺態度是前所未見咁強硬,願意不計一切代價 ,授權人大常委會就國家安全在香港的實施進行立法,堵塞香港的國家安全性漏洞。
當日坐在台下聽匯報的張志剛話,他感覺北京中央政府今次立法是決心十足,立場非常堅定,對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已有充足準備,對反對立法的聲音不會退讓。
張志剛希望整個建制派全部鼎力支持立法,同心同德,為香港長治久安,社會穩定盡心出力。
梁振英接受央視訪問。
當日在台上的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央視訪問時話:「我相信中央做這麼大的一個決定,肯定已經有了通盤的考慮,而且有非常充分的準備。所以我在這裡奉勸香港的反對派,不要低估中央處理香港問題的決心。」
聽完政協領導和委員們如此表述,就明白中央這次是動真格了。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萬眾矚目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本月底首次在啟德體育園揭開戰幔。最新一期《警聲》為大家講述港隊華人球員麥季聰的背後故事,原來他與欖球結緣,並投身這項運動成為全職港將,全因受到兩名警察兄長的影響。
身為港隊少數華人全職球員的麥季聰,原來由認識到熟悉欖球,全因受到兩位現正效力警隊的兄長麥季東及麥季軒所薰陶。麥季聰指自小學已與欖球運動結緣,三兄弟在訓練中一直互相扶持,「小時候以為欖球只講碰撞,幸得兩位哥哥引導,身型較小的華人要在洋人堆中找到定位,一定要『食腦』,講求走位、速度和轉數快!」
效力警隊的大哥麥季東(右)及二哥麥季軒(左)將欖球精神的冷靜、果敢和團隊合作應用在警務工作上。
身為大哥、現駐守黃大仙警區反黑組的麥季東表示,慶幸當年介紹兩位弟弟認識這項運動,更為三兄弟留下不少共同回憶。他笑說:「我們首次搭飛機,就是一起到東南亞參賽!」
其後,大哥和二哥憑實力,同入選香港欖球隊轄下隊伍,獲得與外隊對壘的寶貴經驗,而三弟當時則在港隊U20青年軍受訓。三兄弟最難忘的聯手戰,就是於2017年代表西貢隊參與全港運動會決賽。當天,球隊於賽事末段落後對手一次「達陣」,形勢緊迫下,兩位哥哥負責中場組織,在重重包圍下將球傳到已突破對方防線的三弟手上,成功「達陣」扳平。之後,大哥再射入附加罰球,協助球隊反敗為勝;三弟更一戰成名,獲賞識加入港隊跟操,翌年簽約成為全職港將。
三兄弟多次共同上陣,以高度的默契打好每一場比賽。三弟麥季聰奮勇作戰(左三)。
香港欖球的成績在亞洲位列前茅,港隊成員的席位爭逐激烈。麥氏兩位哥哥未能在運動員生涯上再進一步,卻將欖球精神順利轉移。兩人均指在欖球場上鍛鍊的堅毅精神,在警務工作上大派用場。現駐守柴灣分區雜項調查隊的二哥解釋:「我和哥哥在球場上的崗位都是負責中場傳球,習慣在對手重重包圍和截擊下,有效傳球給前鋒得分,因而學會在沉重壓力下,冷靜和果敢地協助團隊完成任務。」
在警隊的工作雖然繁忙,但兩人均仍有參與欖球運動,主要是代表警隊或紀律部隊聯隊,出戰本地及海外比賽,為港爭光。三弟則繼續以全職運動員身份追夢,力爭在年底舉辦的全運會,代表香港角逐殊榮。麥氏一門三傑,三兄弟均感恩能夠透過這項運動磨練身心,幫助他們向理想達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