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喺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前一日,通知至少12名參選人提名無效,包括公民黨參選人楊岳橋、郭家麒、郭榮鏗和鄭達鴻;超級區議會參選人岑敖暉,熱血公民鄭錦滿、新界東直選的劉頴匡及何桂藍、前眾志主席黃之鋒。參選港島區中西區區議員梁晃維、南區區議員袁嘉蔚,和會計界梁繼昌。
DQ名單中,公民黨有4人最多,其中早前選舉主任對三位現任立法會議員的查詢,問題大致相若:包括曾到訪美國與當地官員代表討論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向美方提出要求盡快通過相關法案,是否有意繼續要求外國實施制裁?曾表示特首必須在其施政報告落實五大訴求,否則該黨員將會否決所有政府議案、法案及撥款行為,如何符合「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質要求?
公民黨人以很概括的方式回覆選舉主任說:無意繼續推制裁、也無意推動相關類似法案。《基本法》第49、50、51及61至73條訂明立法會的職能和權力,會在適當的時候正當地行使上述《基本法》條文的憲制權力。
據報選舉主任認為,公民黨人呼籲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香港人權民主法案》可以「合理地被理解為意圖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是「從根本上違反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基本法》訂明的『一國兩制』大原則下的憲制秩序」,認為非真確地及誠意地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
翻查公民黨三位被DQ的現任議員去年的行事紀錄,會發現他們都在推動美國通過《香港人權民主法案》上表現積極。
郭楊兩人拍片標題好誇張:官員賣港,後果自負,支持《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2019》
好似郭榮鏗同楊岳橋曾在去年8月27日facebook上載影片,標題叫:官員賣港,後果自負。支持《香港人權民主法案》。文字內容如下:「公民黨非常支持,亦希望《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2019》能夠獲得通過。 讓打壓損害香港人權的官員,需要為他們的行為後果自負。受到限制入境、資產凍結等制裁。」早在7月13日,楊岳橋已在Facebook 呼籲大家參加白宮聯署要求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2019》,話他們的訪美之行,「以香港人的身份,將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實況帶到美國,並帶了過去兩個月警察濫用暴力造成人道災難的照片作輔助解說。並向美國各界說明香港人的5大訴求讓他們更清楚了解香港的示威者並非暴徒,香港人只是透過不同的手法對抗警暴,要求政府回應訴求。」
這條影片不單在他們各自的facebook平台上,亦放到公民黨的帳號發布。不過,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公民黨曾關閉網頁,刪除大量資料,相信亦刪除了社交平台上可能出事的內容,包括這條叫「官員賣港,後果自負」影片,現在已無法打開連結。
郭榮鏗faecbbok上亦曾發不少貼文,講自己訪美的情況,包括去年12月13日的貼文就貼出他同副總彭斯伉儷的合照,引述彭斯話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會續續「Stand with Hong Kong Peaple」。
郭榮鏗faecbbok曾留言「香港人是站在對抗極權的前線」。
郭榮鏗仲留言:「我感謝副總統再次表示對香港人的支持。香港人是站在對抗極權的前線,國際社會的支持對香港爭取自由非常重要,因為香港從來都是國際城市,如果要外國人一方面在香港投資,另一方面對香港事務噤聲是不可能的。中國一方面利用香港的自由賺錢,另一方面侵蝕香港的自由及法治,也是不可能的。」
公民黨經常發布議員赴美遊說的照片及貼文。
高人話,雖然公民黨和相關議員已大量刪除了很多貼文,但他們多次高調赴美,參與推動美國通過《香港人權分民主法案》,都令人質疑他們是否「真確地及誠意地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啦。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府星期三(4月30日)向立法會提交控煙修訂條例草案,將分階段推行「控煙十招」,預計2027年第二季起禁售薄荷味以外的加味煙,酒吧亦不能出售加味水煙。香港酒吧業協會主席錢雋永星期五(5月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雖然控煙政策對酒吧業有一定衝擊,但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
錢雋永指,香港是國際城市,只要酒吧是走中高端路線,仍能夠吸引內地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錢雋永表示,感謝當局聽取意見,提供約2年的緩衝期讓業界適應管制加味水煙,強調對本港營商環境有信心。(網上圖片)
他指出,酒吧生意額在通關後下跌了3成,但現已逐步回復至疫情前的8成,因政府推出高才通計劃,令市面增加不少「高才」客,加上內地旅客光顧,相關客群的生意佔比增至1成半,足以彌補到流失了的港人生意。
他又說,現時來港的內地旅客主要是20多至30多歲的年青人,他們願意到酒吧消費,但其消費模式亦有所轉變,期望獲得另類文化體驗,若酒吧能夠有不同的打卡位,又推出特色產品,將有助提升吸引力。
個別酒吧業界反對當局限制出售加味水煙,認為趕絕水煙客,影響生意額,因現時估計有6至7成酒吧露天客人吸食水煙。醫務衞生局早前指出,水煙和其他傳統吸煙產品的管控措施,一直以來都是一致,水煙的規管向來並無特別豁免。
根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任何人士均不可在法定禁煙區,如酒吧或食肆的室內區域吸煙,當中就包括水煙,不論該地方的用途或是否領有任何牌照;而售賣吸煙產品包括水煙,都有法定條文需遵守,包括對推廣和銷售吸煙產品的嚴格限制。
醫衞局指,在室內吸食水煙尤其危險,除水煙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質外,其所用的助燃物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令吸煙人士、其他顧客和員工曝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於室內禁煙區提供水煙形同「集體燒炭」。
局方指,過去衞生署的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違規情況嚴重。由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間,衞生署就違例在室內禁煙區吸食水煙共發出30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另也向協助及教唆在室內禁煙區吸煙的酒吧職員發出170張傳票。
衞生署過去巡察發現,在提供水煙的酒吧中,逾半涉違法提供水煙給顧客在禁煙區內吸食。
當局強調,水煙是吸煙產品,不應視為一般商品或服務。呼籲業界不應違法推廣或銷售吸煙產品,甚至以吸煙產品作為生意招徠手段,推動其它業務。
當局又指,煙草商一直在傳統吸煙產品中添加不同種類的味道來掩蓋煙草煙霧的刺喉性,令非吸煙者更容易開始吸煙,並以為加味產品的危害較小,惟數據顯示,近7成人首次吸煙時吸食的便是加味煙。
醫衞局在2023年7月就控煙策略展開公眾諮詢時已提出,可考慮規管煙草產品所含的添加劑成分,調查顯示接近9成受訪者均贊成此方向。
近年加入味道的水煙漸見普遍,為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吸食的手段,禁止於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適用於水煙,以貫徹政策的一致性,以保障公眾健康。
高人話,政府計劃待完稅標籤制度全面實施後、即2027年第2季左右才分階段禁止加味的傳統吸煙產品,而在首階段先禁含有除薄荷味外的指明添加劑的傳統吸煙產品,對市民和業界來說,都已有充足時間適應和作出配合。現在看到業界協會更聚焦吸引內地年輕人的消費模式,特別是走中高端路線,相信香港營商環境優勢仍在,外國的經驗也是能在保障市民健康和爭取更好營商機會之間,取得平衡。
由於水煙的產品特性、銷售及使用模式都與一般捲煙不同,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水煙的禍害比其他吸煙產品低、或規管較其他吸煙產品寬鬆。但事實不然,水煙同樣會導致多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吸食者體内的一氧化碳水平會急增,且因吸食時間更長,暴露在高水平有害物質的時間亦更久。
年青人切忌被部分商家蒙蔽真相,以為水煙沒有尼古丁及焦油成分,有水作過濾,且不易上癮,對健康無關痛癢,其實只是墮入了慢性中毒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