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說來就來。(存款準備金率即銀行收到存款後要保留不能借出的比率)
人民銀行在周五(7月9日)下午收市後公布,決定於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降準規模和範圍超出預期。
這意味著,時隔一年多後,中國再次降准,且非傳聞中的定向降准(即只針對部份銀行或部份貸款對象的降准),而是全面降准,超出預期。
這次降准,早有跡象。就在兩天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
「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適時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短短兩天,降准就迅速落地,釋放了什麼信號?
一、降准的出現,一方面意味著經濟復蘇不及預期。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2021年1-5月消費同比增速25.7%,兩年平均增速4.3%,僅為疫情前消費中樞8.8%的一半左右;而投資累計增速兩年平均中樞在3.5%附近,大致恢復到疫情前增速67%的水平。
同時,2021年6月,中國製造業PMI回落至50.9 逼近枯榮線,非製造業PMI 回落至53.5, PMI已經遭遇連續3個月的下滑。
另一方面,降准的出現,意味著流動性不會再大幅收緊,這讓股市、樓市都暫時鬆了一口氣。
根據央行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31.78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M2貨幣增長明顯放緩。
M2增速,代表著貨幣鬆綁的力度。去年全年,M2增速高達同比增長10.1%,曾經連續10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
這一增速遠高於GDP增速。歷史經驗反復證明瞭一個道理:當M2增速大幅跑贏GDP增速之際,股市、樓市必然有所反映。
而2021年上半年,M2增速大幅回落,股市、樓市同樣備受影響,房貸持續加息、二手房停貸等已在多個城市輪番上演。
隨著降准信號的再次出現,貨幣至少不會再向上半年如此收緊了。
二、這次降准,會否帶來新一波大放水?
這次降准,更多還是緩解短期流動性的考慮。正如央行所說,降准是為對衝MLF到期、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
所以,鬆綁是暫時的,可能不具有持續性。
一個原因在於新冠疫情雖然仍未消失,但已經逐步受控,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在向常態化復蘇。
雖然Delta德爾塔變異株的出現,影響了世界開放的日程,但大規模貨幣放水早已成為過去了。
另一個原因是發達國家即將進入加息週期。
隨著通脹預期加劇,聯儲局加息、縮表預期日益強烈,資本市場因此而備受波動。
市場與猜測,最早2022年,最遲2023年,美國聯儲局必然會重回加息軌道。在全球加息背景下,即便中國能保持相當大的貨幣政策獨立性,但逆勢大幅放水的可能性也不大。
三、與降准相比,降息或加息的威力更大。
降准,相當於降低銀行在央行的「押金」,讓銀行有更多錢用來放貸。降息,則是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降低融資成本,減輕還貸負擔,讓市場更有動力去擴張。
換言之,降准只是釋放出流動性,但錢能不能從銀行出去,市場是不是有需求,貨幣傳導的路徑是否通暢,都懸而未決。而降息之後,無論實體貸款利率還是房貸利率,都會隨之下降,影響更為直接。
所以,對於短期的樓市來說,相比於降准,更重要的信號在於信貸。
觀察信貸有幾個重要指標,一個是M2增速,M2增速會否重回兩位數,則決定了貨幣寬松的力度究竟有多大。
第二個是實際房貸利率。房貸加息的節奏會否有所放緩,二手房停貸會否成為過去,銀行「兩道紅線」的壓力是否減少,有待繼續觀察。
第三個則是嚴查信貸違規流入樓市的政策力度。經營貸流入樓市,是上一輪部分熱門城市房價上漲的重要支撐力之一,嚴查經營貸的力度及後續配套手段,決定了信貸管控的嚴厲程度。
當然,這些影響都是短期的。
一旦未來2-3年後全球進入加息週期,信貸不可能再大幅鬆綁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