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萬億!央行宣佈全面降准 非常時期傳出非常信號

博客文章

1萬億!央行宣佈全面降准 非常時期傳出非常信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1萬億!央行宣佈全面降准 非常時期傳出非常信號

2021年07月10日 09:30 最後更新:09:36

降准,說來就來。(存款準備金率即銀行收到存款後要保留不能借出的比率)

人民銀行在周五(7月9日)下午收市後公布,決定於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降準規模和範圍超出預期。

人民銀行。

人民銀行。

這意味著,時隔一年多後,中國再次降准,且非傳聞中的定向降准(即只針對部份銀行或部份貸款對象的降准),而是全面降准,超出預期。

這次降准,早有跡象。就在兩天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

「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適時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短短兩天,降准就迅速落地,釋放了什麼信號?

一、降准的出現,一方面意味著經濟復蘇不及預期。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2021年1-5月消費同比增速25.7%,兩年平均增速4.3%,僅為疫情前消費中樞8.8%的一半左右;而投資累計增速兩年平均中樞在3.5%附近,大致恢復到疫情前增速67%的水平。

同時,2021年6月,中國製造業PMI回落至50.9 逼近枯榮線,非製造業PMI 回落至53.5, PMI已經遭遇連續3個月的下滑。

另一方面,降准的出現,意味著流動性不會再大幅收緊,這讓股市、樓市都暫時鬆了一口氣。

根據央行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31.78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M2貨幣增長明顯放緩。

M2增速,代表著貨幣鬆綁的力度。去年全年,M2增速高達同比增長10.1%,曾經連續10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

這一增速遠高於GDP增速。歷史經驗反復證明瞭一個道理:當M2增速大幅跑贏GDP增速之際,股市、樓市必然有所反映。

而2021年上半年,M2增速大幅回落,股市、樓市同樣備受影響,房貸持續加息、二手房停貸等已在多個城市輪番上演。

隨著降准信號的再次出現,貨幣至少不會再向上半年如此收緊了。

二、這次降准,會否帶來新一波大放水?

這次降准,更多還是緩解短期流動性的考慮。正如央行所說,降准是為對衝MLF到期、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

所以,鬆綁是暫時的,可能不具有持續性。

一個原因在於新冠疫情雖然仍未消失,但已經逐步受控,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在向常態化復蘇。

雖然Delta德爾塔變異株的出現,影響了世界開放的日程,但大規模貨幣放水早已成為過去了。

另一個原因是發達國家即將進入加息週期。

隨著通脹預期加劇,聯儲局加息、縮表預期日益強烈,資本市場因此而備受波動。

市場與猜測,最早2022年,最遲2023年,美國聯儲局必然會重回加息軌道。在全球加息背景下,即便中國能保持相當大的貨幣政策獨立性,但逆勢大幅放水的可能性也不大。

三、與降准相比,降息或加息的威力更大。

降准,相當於降低銀行在央行的「押金」,讓銀行有更多錢用來放貸。降息,則是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降低融資成本,減輕還貸負擔,讓市場更有動力去擴張。

換言之,降准只是釋放出流動性,但錢能不能從銀行出去,市場是不是有需求,貨幣傳導的路徑是否通暢,都懸而未決。而降息之後,無論實體貸款利率還是房貸利率,都會隨之下降,影響更為直接。

所以,對於短期的樓市來說,相比於降准,更重要的信號在於信貸。

觀察信貸有幾個重要指標,一個是M2增速,M2增速會否重回兩位數,則決定了貨幣寬松的力度究竟有多大。

第二個是實際房貸利率。房貸加息的節奏會否有所放緩,二手房停貸會否成為過去,銀行「兩道紅線」的壓力是否減少,有待繼續觀察。

第三個則是嚴查信貸違規流入樓市的政策力度。經營貸流入樓市,是上一輪部分熱門城市房價上漲的重要支撐力之一,嚴查經營貸的力度及後續配套手段,決定了信貸管控的嚴厲程度。

當然,這些影響都是短期的。

一旦未來2-3年後全球進入加息週期,信貸不可能再大幅鬆綁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降準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台積電「惹」到特朗普 看他最「憎」的三件事

2024年11月23日 10:42 最後更新:11:00

特朗普的極端言論刺激著台灣社會輿論神經,民進黨當局擔心隨著「特朗普2.0」時代的到來,島內會被狠狠「敲竹槓」,有台媒戲稱「賴清德們」慌了。

深圳衛視《直新聞》注意到,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多次聲稱台灣「偷走」美國的半導體生意,批評拜登政府推動的美國「芯片法案」補貼,並強調只要把關稅提高到一定水準,芯片製造商就會自動到美國設廠,這些說法也引起島內對特朗普上任後會對台積電採取何種措施的擔憂。

AP圖片

AP圖片

不過,美國國內輿論似乎更樂觀一些。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引述專家分析指,特朗普不太可能撤銷拜登政府的《芯片和科學法案》,但是在關稅方面會有更大動作。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波森也有類似觀點,認為特朗普不會撤銷該法案,但可能對其重新定義。

需要指出的是,台積電是美國蘋果公司和英偉達等高科技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同時投資了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新工廠。美國半導體產業龍頭企業英特爾的市值只相當於台積電的10%,韓國三星更是被台積電遠拋在後。台灣財經媒體人謝金河認為,特朗普需不需要台積電,才是最核心的問題,島內人士不必樂觀過頭,也不必懷憂喪志。

對於特朗普捲土重來的諸多不確定性,有台灣名嘴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真正看中的並不是台積電的技術,而是希望將美國人自己從經濟困境中救出。台灣前立委郭正亮表示,「美國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在幾家科技公司的股價中,美國英特爾不斷下跌,所以才需要各方來支援」。

台灣淡江大學學者李大中認為,特朗普的看法就是台灣應該大幅提高防務預算,這很符合他一貫的想法。特朗普一直認為做美國的盟友或者伙伴,都不能搭美國的便車,要自己為自己的安全負責。李大中強調,可以想像,台灣在防務這個領域,「應該會有更大壓力」。

至於特朗普提及台灣芯片業者「搶走美國的生意」,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認為,特朗普未必會因此對台灣採取報復或懲罰措施,他真實的想法其實是「想把製造業帶回美國」。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特朗普要的不只是台積電,而是希望將整個供應鏈轉移到美國,以幫助相對落後的「鐵鏽」地區能重新繁榮發展。

孫明德認為,台積電「惹」到特朗普的不是技術,而是賺了美國的錢。有三件事不能對特朗普做,包括「靠貿易賺美國的錢、靠美國花錢保護、搶工作讓美國人賺不到錢」。

台媒此前報道,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廠即將完工,會於下月舉行開幕典禮,屆時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及在任總統拜登可能同時出席。不過,也有芯片業者認為,說特朗普和拜登「同框」,那是不了解美國政情:「如果台積電邀了特朗普,怎麼可能還會找拜登?而如果拜登要去,特朗普也不可能現身。」

AP圖片

AP圖片

台積電雖未證實特朗普和拜登「同框」的消息,但台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曾宣稱,台積電下月會有個「很好的典禮」。台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還表示,屆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魏哲家和財務長黃仁昭等都有可能會出席。

台灣《中時電子報》稱,島內很擔心特朗普的「美國製造」政策,是否會要求台積電「2納米製程」提前赴美設廠。對此,郭智輝稱,根據相關法令,目前「2納米」還不能去海外生產,需台經濟部門審查。不過他坦言,「先進製程遲早會過去,只是不是現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