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因為發現寵物店倉鼠帶有新冠病毒,害怕有「鼠傳人」的風險,宣佈人道毁滅2000隻倉鼠等動物,馬上招來很多批評。這讓我想起40年前,我考中學會考的故事。
那一科是英文口試。我年青時喜歡胡思亂想,設想了大量可能出現的題目。由於我讀的是佛教學校,最先想到的可能會問的題目是「佛教建議不殺生,假若你面前出現一隻曱甴,你會打死它嗎?」
世事有時就是這樣巧合,到正式考試時,外藉女考官問我的問題,竟然和我設想的一模一樣。我的英語雖然馬馬虎虎,但由於有備而來,回答時侃侃而談,說由於曱甴帶有病菌,可能危害人類的生命安全,所以逼不得已要殺死它。這個答案不太「佛學」,但很「世俗」,女考官看來相當滿意,我順利過關。
這條問題的答案,隱含了價值的選擇,就是我們作為人類,會覺得人的性命比其他動物的重要。政府要將約2000隻倉鼠等動物人道毀滅,有複雜的理由,目的是防止病毒散播。若不將倉鼠人道毀滅的話,就要找2000個籠,找有足夠的地方,將倉鼠飼養,之後又要定期進行核酸測試,將倉鼠隔離21天,沒受感染的倉鼠才可以「放監」。過程中,由於相關人員未必有為動物採樣的經驗,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出現的問題包括:一、有機會感染處理的人員;二、沒有快速截流,萬一病毒在倉鼠體內突變,再傳給人的時候,可能會製造出超級新病毒,危害更多人命。
我和你一樣,都是普通市民,都十分同情那些可愛的倉鼠,而作為公共衛生的決策者,就要兩害相衡取其輕,若不人道毀滅倉鼠,就可能要付出人命傷亡的代價。用經濟學的術語,就是「機會成本」。由於涉及人命傷亡風險,社會付不起這樣大的「機會成本」,所以只能人道毀滅倉鼠。丹麥在2020年在水貂養殖場發現了一種可傳染給人類的變異新冠病毒,基於同樣的「人命最重要」的邏輯,撲殺1700萬隻水貂。
講完倉鼠講疫情。倉鼠帶有Delta新冠病毒,完全出乎政府意料之外,政府沒有預計有「意外」,對疫情估計得太樂觀了。
第一, 虛假的安全感。上週五(1月14日),政府宣佈延長社區阻隔措施14天至年初三,當時表示如無意外,餐飲等場所可以在年初四復業,與疫苗護照同時推行。
究竟疫情是初步受控,抑或是仍然失控,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判斷,政府當時有疫情初步受控的判斷。她見到的正面信息是當時連續幾天都只有幾個本土感染個案,沒有指數級上升;負面信息是a. 兩個沒有源頭感染個案,證明社會上仍有隱形傳播鏈;b. 入院者輕症太少,不符合Omicron感染特徵,意味著還有比確診人數更大量的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存在而未被發現。
由於正面信息明顯,負面信息潛藏,會較容易被正面信息所迷惑。再加上人有「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的傾向,喜歡選擇性地注意和相信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所以高官會傾向相信疫情已受控,而不是疫情仍然失控。可惜的是,這只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第二,疫情爆發的現實。隨後疫情已呈現多點爆發。除了初時的兩個未有源頭的感染個案之外,有寵物店女店員確診Delta變種病毒演變成的倉鼠群組,有43歲巴基斯坦女子感染較少見的Omicron「BA.2」變種病毒,快速1傳9人的群組,還有仁濟醫院的79歲老翁照腸鏡時確診,來源不明。本地疫情出現多點爆發的狀況,連此前說疫情已受控的專家,也改口說疫情未受控。
內地進行全民檢測,可以在短至14天內找出絕大多數的隱形傳播者,做到快速清零。機會成本是每次檢測的開支約5億元,並要投入大量的義工和市民做檢測所引致的麻煩,但可以快速結束疫情。
以香港政府的「唔湯唔水」的抗疫方式,當然很難可以在28日內清零,甚至幾個月都可能搞不掂。正如有飲食界估計,禁止晚市堂食4周,業界已經不見100億元。若搞幾個月,社會的金錢成本數以百億元計,還有自由甚至人命的代價。拒絕全民檢測,容許疫情慢燒,其實和不殺倉鼠一樣,要出付很大的機會成本。
盧永雄
美國放開手腳打壓新疆,借謠傳新疆強逼動和逼童工工作為由,對新疆40間以上企業實施制裁。當還有些人對美國抱持幻想,甚至聽信美國一面之詞的時候,可以認真思考一下美國對華制裁的本質。
第一,動機。美國制裁中國,其動機究竟是想中國好,還是想中國死呢?看美國的表面說詞,制裁新疆棉的目的悲天憫人,是為了拯救新疆被逼害的維吾爾族人,特別是那些一天18個小時在天昏地暗、髒水橫流的工廠工作的兒童(事實上並不存在),但美國真的是這樣慈悲嗎?
聽其言、觀其行。美國民主黨白左式政府,是一種偽君子的形態,但特朗普掌權的共和黨政府,就絕對是真小人了。特朗普為了以民粹方式拉攏選民支持,他就會把其動機原原本本的那樣表述出來,特朗普要的是「美國優先」,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先,不是民主優先,他並不關心向全球推廣民主自由的價值。特朗普要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並不是讓「中國偉大」、「香港偉大」、「新疆偉大」。
在「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些口號叫得震天價響的情況下,誰人可以天真到假設美國對中國制裁的動機,是想為中國好呢?美國對華制裁,其動機昭昭明甚,就是當中國經濟的規模增長至美國七成的時候,制裁中國,目標是阻止中國崛興,制止中國挑戰到美國全球霸主的地位。針對新疆棉、針對香港《國安法》,亦不過是打壓中國大計的其中兩隻棋子而已。
最近黎智英案續審,黎智英親自上庭作供,現在仍在辯方自我盤問的過程中,但內容已相當精彩,包括黎智英承認向美國政要表述贊成向中國和香港制裁的立場。例如在12月17日,辯方在庭上展示黎智英與助手 Mark Simon 於2020年7月15日的WhatsApp通訊對話,顯示 Mark Simon 告訴黎智英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助手 Mary Kissel,對有媒體指黎智英希望美國勿與香港完全切斷關係的立場感到困惑,美國想了解黎智英的想法。
黎智英回覆助手 Mark Simon 表示,「焦點應放在中國,應制裁中國以阻止其壓制香港,經細想後認為美國撤銷香港特殊地位做法是正確的,因一旦『中美脫勾』,香港將成為中國通向國際的出路,若把香港此出路封閉,將更容易逼使中國答應美國提出的要求」。黎的助手Mark Simon回應話,會將黎的意見轉達予卿蓬佩奧的助手Mary Kissel。
在法庭上,法官社麗冰亦曾問及,黎智英在訪談節目中曾呼籲國際社會應該改變中國。黎智英在庭上回應說他指的「改變中國」,意指中國的價值要「融入」世界的價值,並非指中國要完全放棄其價值。法官杜麗冰追問,說黎在節目中並非這樣說,指「黎智英要改變中國,否則中國會改變我們。」黎辯稱因訪問比較突然,所以沒法說明細節。
法官杜麗冰亦質問,黎智英所說的「融入」,應該是雙方「給予和接受」的情況,但黎智英想要改變中國。杜官以穆斯林宗教作比喻,黎智英是要改變穆斯林的宗教以融入。但黎辯稱融入和改變是一樣,融入即是改變。
這些要求制裁中國、改變中國的言論,很明顯符合美國的利益,至於是否符合香港的法律,就要由法庭來判定了。
第二,效果。有些人相信制裁中國就能達至民主自由的效果,有些人相信制裁新疆棉就能做到解放新疆童工的效果,但現實上完全不是這樣一回事。最近媒體就走訪了位於烏魯木齊的天山毛紡織公司,他們因為被美國制裁,生意急跌3成,員工由700人減至現在的約500人,即是說有約200名主要是維族的工人失業了。這個就是制裁的實際效果,美國的制裁沒有解放了子虛烏有的童工,只是令新疆人失業。
第三,逆向思維。我們的國家並不是坐以待斃,任由美國宰割。美國越對新疆作出制裁,國家支持新疆的力度就越大。可以看看國家支持新疆的效果,去年中國經濟整體增長5.2%,但單是新疆的經濟增長有6.8%; 今年頭3季中國經濟整體增長4.8%,新疆的增長有5.5%。新疆近年的增長優於全國平均,固然因為新疆人的不懈努力,亦因為有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如果美國一聲制裁,新疆的經濟就崩潰,美國就達成其制裁新疆以打擊中國的目的,但國家偏偏不讓這種情況發生。
特朗普快將上台,香港不少人都擔心特朗普會同樣制裁香港,我就有一個逆反思維,美國若對香港實施新的制裁,固然會讓香港的經濟和投資市場急跌,但是亦會激發阿爺大力支撐香港,急跌之後必有急升,危機和機會並存。最重要是要我們要對自己、對國家有信心,信心好像黃金一樣寶貴。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