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行將在明年1月上台,中央嚴陣以待應對,其中一個重要部署,是提振明年的經濟。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周一(12月9日)召開會議,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會議結果大有文章。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這次政治局會議釋出多項重磅信號,第一,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特別是當中有「更加」兩個字。第二,時隔多年再次提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首次提出「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第三,首次提出「穩住樓市股市」,把穩定股票市場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第四,「將大力提振消費」放到更靠前更重要的位置。
資金是經濟之母,所以今次會議最重要的是,時隔14年再次提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明白這9個字的重大含義,就要先明白中國貨幣政策的分類。國家貨幣政策的基調由緊到鬆,可以分為5個區間,包括「從緊」、「適度從緊」、「穩健」、「適度寬鬆」和「寬鬆」。當中「穩健」是中間位置,兩邊就是從「從緊」到「寬鬆」靈活調節。
14年前,中國還在實行「適度寬鬆」的政策,但在2010年10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我國的貨幣政策由之前的「適度寬鬆」轉為「穩健」。這就是貨幣政策轉為收緊的節點,主要為應對通脹。但14後的今天,又進入另一個「適度寬鬆」的階段。
或許有人會說,其實過去一年國家的貨幣政策已經走向寬鬆,現在再提「適度寬鬆」,恐怕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這個想法並不正確,凡事「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按上述的5個分類,從2020到2024年這4年的貨幣政策定性是「穩健」,雖然實際上偏向寬鬆,但是沒有可能在一個「穩健」的政策定性中,推行大量放水的政策。但如今中國貨幣政策正式調節至「適度寬鬆」,等於是為一個放水時代打開序幕。內地以放水救巿支撐經濟,傳統工具有很多,包括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減息甚至是一系列投放資金的政策工具,相信明年這些工具就會陸續出籠。
很多人都關心,面對特朗普勢凶夾狼的貨易戰,中國有沒有足夠的工具,放水放得夠不夠。
其實中國還可以出招的空間多的是。首先從上述的定性來說,現在還未去到最後的「寬鬆」定性,到時才是大放水的時候。
其次從政策工具而言,假設美國真的是對中國實施累計增加60%的關稅,而中國亦反制對美國商品增加60%的關稅,中美貿易陷於停滯,對中國的GPD當然有衝擊,到時中國就會祭出最強大的放水手段,進入全面「寬鬆」階段。別的不說,單是好像美國的量化寬鬆,都已經有很多不同的工具可供參考,從將指導利息降至零,到大量印銀紙去購買債券甚至股票,這些在美國、歐盟以及日本早有先例。
最關鍵是中國的通脹低,美國的通脹高。中國11月的通脹只有0.2%,而美國的10月通脹就高達2.6%,美國的明年通脹預期更高達3%。貿易戰打起來,中國可以大力放水,推高一點通脹都沒有所謂,但美國放水的空間極其有限,其通脹本來已經高,再大力放水,恐怕會有災難性的通脹來臨。這方面中國有空間、有優勢。
未來可能出現一個奇怪現象,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中美打得越勁,國家放水的力度就越大,這是投資者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
盧永雄
中國人爲特朗普改了一個混名,叫做「川建國」,實在難以想像特朗普執政才100天,就會對中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加拿大選舉剛剛結束,本來執政自由黨在上任總理杜魯多領導下,向特朗普叩頭,搞到民望急滑,不過接任的卡尼「冷手執個熱煎堆」,乘着特朗普壓逼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風頭火勢,強硬回擊。結果加拿大人同仇敵愾,重新支持自由黨,令卡尼勝選。
這個戲劇性的轉折,或許從加拿大人買咖啡的習慣已經可以看到。加拿大人最近痛恨美國,將「美式咖啡」改名爲「加式咖啡」,抵制美國的Netflix和迪士尼,取消到美國旅遊的計劃,甚至沽售在美國擁有的渡假房產。相信加拿大人現在也開始明白,當日緊跟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實施100%的進口關稅,是傻得很徹底的行爲。
特朗普的殺傷力,從一個民調已經看到。據調查公司IPSOS最近公布對29個國家共2萬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環球受訪者認爲「美國對世界事務總體上有積極作用」的人數比例,從半年前的59%急降13個百分點到46%;相比之下,中國就在同一份報告中首次超越美國,從半年前有39%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總體事務有積極作用,急升到49%。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調查在3月21日至4月4日進行,特朗普在4月2日開始向全世界徵收極其離譜的超額關稅,但調查未能反映之後環球洶湧的民情。如果現在再進行同樣調查,恐怕中國領先美國的百分比將會更高。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提出的一個「軟實力」的概念,奈伊曾任美國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深明美國操控全球之術。他認為自冷戰以來,美國除了靠軍事和經濟的「硬實力」領導全球之外,還懂得用「軟實力」讓全世界折服。美國有讓世界艷羨的科研能力,長期標榜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向世界輸出美式流行文化,這就是美國真正的實力泉源。
不過特朗普上任100天,就完全摧毀美國的「軟實力」。在世人的眼中,美國不僅沒有變得更加偉大,她的商品服務以至於文化,就成爲過街老鼠,特別是在盟友中的厭惡感尤大。由於美國對親密的朋友也肆意霸凌,在上述民調的29個受訪國家之中,對美國印象較好的反而是南美洲或者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那些認爲美國對世界總體事務擁有積極作用的人數少於40%門檻的國家,反而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包括英國、意大利、愛爾蘭、澳洲、西班牙、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荷蘭和加拿大。
特朗普在這場關稅當中,叫全世界的國家來跟美國談判,去「親吻我的屁股」。當世界各國面對霸凌顯得又怕又怒、彷徨無助之際,中國就選擇和美國硬扛,反加美國關稅。中國外交部4月29日在公衆號發布中英文的重磅視頻,題爲《不跪!》,強調面對美國關稅打壓中國不跪,「因爲我們深知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霸權的欺凌就有人阻擋,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護」。
外長王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的時候,狠批美國拿關稅作籌碼,向國家漫天要價,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出,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王毅呼籲金磚國家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反抗美國關稅霸權的先行者,發動全球南方國家和美國抗爭。有歐洲外交官私底下也表示,對中國強烈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十分讚賞,認爲只有中國才夠膽這樣做。其他國家在中國起來反抗之後,就採取觀望態度,和美國的談判時也採取拖字訣,不談怕惹怒美國,但是談的時候也不具體還價,談完和沒有談一樣。
國際社會就很像一個森林,不但比拼硬實力,還在比拼軟實力,不但比拼國家的力量,還比拼國家領袖的領導力,以及國民的堅韌性。
如今在中美第一回合的比拼中,美國這個惡霸就顯得相當無助,遇上中國的強硬反擊,遇到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的影片,連特朗普都選擇避而不戰,改爲由財長貝森特出來為特朗普執政100日總結,聲稱他得的數字是貿易戰會令中國1000萬人失業。不過,這一套靠嚇的話術,現在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中國有意和美國硬扛下去。在這場軟實力的血拼中,中國已佔盡上風了。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