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防疫再破防,管治不可剛愎自用

博客文章

香港防疫再破防,管治不可剛愎自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防疫再破防,管治不可剛愎自用

2022年02月07日 11:50 最後更新:11:57

香港假期結束,正迎上“立春”,這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時節,也是讓人對美好生活熱切期盼的節氣,因此很多地方有習俗,見人說上一聲“春天到”,用以來“除霉運”。

在此,我祝願讀者虎福(普通話“虎”諧音)生風,祝願大家新年新人新氣象!

今年開春,正逢第六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在即,難免連車公廟抽籤也不離特首選舉,可見這是當下的大事。

按照選委會公佈的選舉安排,下月27日香港將選出下任行政長官,提名期定於2月20日至3月5日。

下任特首是誰,目前有心有力人士還未站出來,但揭盅的時間不會太遠。

毫無疑問,下任特首必須符合中央提出“愛國者治港”的要求,夏寶龍副主席更將“愛國者”具體化為四大項,

      一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二是堅持原則、敢於擔當;
      三是胸懷“國之大者”;
      四是精誠團結。

這是取捨人選的剛性原則,也可視為是人選必備的正面清單。除此之外,香港市民心中對下任特首還有更現實的、不能接受的負面清單。

如果說2019年香港發生“黑暴”是受外國勢力干預造成的政治風波,以一個地區、一個首長之力難以防禦,或許有情可諒。

但兩年多的防疫完全是內部事務,對執政者的能與德,市民心中已有答案。

我期望下任無論誰當特首,不要再出現讓市民虎年吃苦,要吸取防疫中的教訓。

一是不要無定向地施政。

從年前開始第五波疫情籠罩香港,現仍在上升軌道,市民再一次要在嚴厲防疫措施下過年,晚市禁堂食,對消費市道影響重大。

目前每天個案都在三位數攀升,不斷刷新單日病例新高,個案更遍佈多區,防疫措施短期放寬無望,疫情更有可能加劇。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擔心,春節假期後大爆發的機率已達危險水準,疫情隨時海嘯式來襲。

大家稍回顧一下,

客觀而言,反映許多事不是不能做,而是在疫情擴大以後被動再做,疫情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第五波疫情如海嘯般沖過來,除了病毒無國界外,說明政府在防疫上明顯存在政策漏洞,不但疏於管理,盲目樂觀,更嚴重的是沒有清晰目標,在防疫過程中左搖右擺,導致錯過與病毒賽跑的黃金時機。

這些現象出現,突顯了香港政府在施政上,有否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管治理念?

二是官場庸碌無為。

說到底,防疫與管治一樣,還是人的問題。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新時代新機遇,下任特首必須拿出決心與能耐,整頓官場庸碌風氣,提升管治水平與執行力。

政府主事人經常掛在嘴邊,香港是“一國兩制”,與內地實行不同的制度,不可能做到強制性檢測等。其實是政府內部長期滋長一種哼哈庸碌、等運到的風氣。

借“洪門宴”找一個民政事務局局長,承擔疫情不斷蔓延的責任,予人有點糊弄大眾、糊弄阿爺的感覺。

當然,徐英偉未能做好防疫工作的表率,應該嚴肅批評,但針對當前存在的出入境管制漏洞、協調合作機制出現的重大問題,更應作檢討。

特別是國泰作為大企業,不設防地將病毒傳入香港,對社會造成大的傷害,竟然沒有追責,這是負責任的政府嗎?對此,市民心中是有把尺的。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早前發表新春賀詞,提到良政善治是一個過程,實現這個願景,既要健全機制,亦要推動解決社會各項深層次矛盾。

若說前者針對的是制度,後者則明顯涉及人的因素。

良政善治千頭萬緒,說到最後還是人的問題,管治者的視野、能耐和執行力至為關鍵。

三是決策者不能死不認錯。

上周五正當“立春”,特首親上記者會解釋抗疫新政策,市民都等着政府可以“快狠准”推出新政策,以儘快、儘早撲滅仍在蔓延的勢頭。

但很可惜,大家再一次失望,次日的香港媒體輿論,幾乎是一面倒的批評,看不到政府有阻截Omicron不斷擴散的決心和辦法。

新措施依然左顧右盼,怕“狠”了大家有意見,怕“弱”了又不解決問題,唯一新猷是斥巨資派發自我測試包。

有點諷刺的是,特首承認全民快速檢測準確度約為80%,不能代替核酸檢測,各國通關要求仍是只承認核酸檢測結果。那麼這個自我檢測的意義何在?

我理解政府堅持不做全民檢測,大概是過去說過的話不好收回,只能採取這項不上不下的補救政策,權當是政府拋一個“死馬當作活馬醫”的無奈方法。

能否遏制疫情?大家拭目以待,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社會繼續不斷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價。

香港兩年多來處理疫情的不知所謂,暴露了政府施政上無目標、無策略、無意志的明顯缺陷,大家唯有期望下任特首有敢於拆解香港死結的魄力。

過去是反對派不斷製造改革的阻力,使香港深陷泥潭難以自拔,現在中央出手解決了香港的困境,當務是能否從優選出有魄力有擔當有能力的治港者,進行卓有成效的大改革,事關香港人心回歸和中國國家發展大局。

借用鄧小平先生的名言“誰不改革誰就下台”。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為什麼要用10萬億為地方減負?

2024年11月11日 11:31 最後更新:11:45

作者:李達詩,資深政經評論人。

中國財長藍佛安部長稱,2023年末我國隱性債務規模為14.3萬億元,經過一次性增加債務限額6萬億、未來五年每年安排新增專項債8000億元合計10萬億,疊加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自然到期,不再在2028年前清零償還。

10萬億資金投入與2萬億債務自然到期,從而化解12萬億隱性債務。

今次安排顯著降低近年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但近年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推動經濟增長的能力大大削弱,也成為這幾年拖累提振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少內外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對中國經濟較為悲觀,有人還借機大唱“崩潰論”。

到底地方債務是否無解?

最近見到一位高人,他很樂觀地表示,中央發中長期債,以“拖”字訣將完美解決地方債務。

債務置換的本質,就是以時間換空間,即由剩餘期限較短的高息債務,轉化為剩餘期限較長的低息債務。

他分析,在討論地方債務時,要先搞清楚,這些債務是因為敗家仔吃喝賭嫖、揮霍家產搞出的,還是勤力仔一心要改變家境,省吃儉用修路起樓,讓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

如果是前者,當然無藥可救,搞得不好會把祖上的產業一鋪清;如果是後者,就要想辦法幫拉扶持,讓他們擺脫困境。

高人還說,地方政府過去做了很多事情,欠了很多債務,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去還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還有能力來搞新的建設?

國家出臺再多政策,地方政府也是無能為力。

因此,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壓力過重問題是當務之急。只有解決了債務問題,地方政府才有能力、信心和決心推動本地經濟發展。

地方債務有不同的情境,有個別地方官好大喜功,過度消費未來錢;有些官員更是為了追求個人政績,不斷搞脫離當地實際情況的高大上建設,以至無法還貸。

但冷靜分析,更多的債務是投資在基礎建設上,這些項目既有償還過去因貧困而欠下的公共建設,極大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活和發展。

現在每到長假期,許多城市人都湧向各地旅遊,看到的是路達鄉村、橋跨大海,高鐵遍佈,星辰大海,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絕不是虛名。

這些基本建設是將過去欠的、現在用的、未來所需都完成了,只是過度借貸而形成了地方債務。

總體來看,大量這類資產是優良的、可持續的、為社會所需的,而不是低劣、要淘汰的資產。

因此,新一輪大規模債務置換,拉長地方債務週期、降低債務付息壓力,讓地方政府從化債化險,轉移到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從應急狀態回歸常態謀發展。

當地方財政壓力減輕了,才能騰出更多資源,清理拖欠企業的帳款,以及推出更多惠民措施,從而間接帶動企業投資及居民消費。

中央這次出手放大招,是跳出了過去的化債思路,即,從“化債中發展”轉向“發展中化債”,也就是過去重點是強調防風險為主,現在面對現實轉而將穩增長與防風險作出平衡。

重大思路的調整意味著下階段將穩增長和發展置於更高的地位,財政政策支持高品質發展的力度,以及逆週期調節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目前各方已達成較大共識,就是經濟下行期財政政策可以發揮更大作用,貨幣政策主要起配合的作用。

當然,具體力度需要考慮到未來不確定性、外部衝擊(特朗普加征關稅、科技打壓及減稅政策對中國的影響)和財政可持續性等。

中央財經部門主責人多次強調,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將之視為“鐵的紀律”,突顯中央決心嚴控地方債務風險,不再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禍患。

事實上,人大今次決定,對於長遠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可說非常重要。

財長藍佛安便形容,這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

由此可見,中央處置經濟出現困境的辦法更趨靈活和主動性,特別是化債工作思路的根本轉變,由過去應急處置,轉為主動化解,財政措施謀定後動,這樣可更有餘地應對國際複雜多變的經濟大環境。

尤其是特朗普上臺,經濟變數多挑戰,美息走勢添變數,同時貿易戰風險也在增加,優先處理地方債務問題,確是一個上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