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月份通脹率(CPI)同比漲幅8.6%,中國5月份CPI同比增長僅為2.1%,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國5月份CPI同去年相比漲幅2.1%,與4月的2.1%漲幅相同;以月度比較的環比由4月上漲0.4%,轉為5月環比下降0.2%。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週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通脹主要受到俄烏衝突引發的價格上漲、外部需求下降和人民幣反彈的影響。
中國5月CPI同比持平,環比下降。
外圍通脹驚人,除了美國5月高達8.6%的CPI同比漲幅外,歐元區通脹率也達到了8.1%,英國5月的預測漲幅為9.1%。在美國、歐盟和英國升息之際,這樣溫和的通脹數據為中國提供了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
為什麼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遠低於西方國家?
我國的學者將這種差異歸因於西方的刺激措施,尤其是為拯救受疫情打擊的經濟而史無前例的「印鈔」。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在過去兩年中翻了一番,達到8.9萬億美元,而對全面刺激持謹慎態度的中國則避免過度放鬆貨幣政策。
另一方面,這還與構成中國CPI籃子的商品和服務的權重有關。我們國家更重視衣食,而美國則更重視住房和交通,後者更容易受到全球能源價格和國內貨幣狀況的影響。
中國CPI籃子的權重在2021年發生了變化,雖然官方並未披露過,不過,中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估計,中國食品的權重升至18.4%,而美國為7.8%。在服裝方面,中國的比重為6.2%,而美國為2.8%。
分析師表示,租金在中國佔比為16.2%,約為美國32%的一半,而交通運輸佔比為10.1%,低於美國的15.1%。此外,美國經濟嚴重依賴消費品進口,而中國龐大的工業能力意味著我國有更大的空間應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為什麼中國不斷上漲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沒有影響到CPI?
PPI和CPI過去有很強的相關性。如果生產材料價格上升或下降,消費者價格也會隨之上升或下降。然而在我國,由於生豬和糧食週期的影響,這種相關性近年來一直在減弱。2020年5月,中國PPI下降3.7%,在去年10月則增長13.6%,但是國內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卻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中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1月份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的豬週期導致食品價格和工業品價格出現分歧,其他原因包括下游需求下降和競爭加劇。」豬肉價格在消費者通脹週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CPI籃子中的權重估計為2.4%。2022年前5個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7%。
豬肉價格在中國消費者通脹週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些人認為,中國通脹率較低的部分原因是疫情導致的國內需求大幅下降。今年5月,中國零售額繼續收縮6.7%,但降幅低於4月份11.1%的大幅降幅。與此同時,基於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重要性,在2020年初疫情爆發後,不斷上升的生產成本主要被海外買家或生產商消化。
中國能否控制住消費通脹?
到目前為止,國家仍對通貨膨脹保持高度警惕。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4月份表示,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穩定物價和就業。
政府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糧食價格同比上漲2.2%,雞蛋價格上漲6.8%。食用油價格上漲3.7%,蔬菜價格上漲8.7%。與此同時,受國際原油價格同比上漲68%的影響,中國汽油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因此保障國內糧食和能源供應是當下的一項關鍵任務。
一些分析師擔心,中國的CPI可能會隨著原油和糧食價格的飆升而上漲。世界銀行估計,今年布倫特原油和小麥價格將較2021年上漲約40%。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週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通脹主要受到俄烏衝突引發的價格上漲、外部需求下降和人民幣反彈的影響。它表示:「在國內,豬肉價格的上漲週期和經濟反彈將推高消費者價格,但中值水平可能仍是良性的。」其預計全年漲幅在2.1%左右,仍在目標範圍內。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這項實驗進行了很長時間,設備和樣品已經更換了三次,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爲終於開花結果。」
據《南華早報》1月7日報道,三年多以來,中國航天員一直在「天宮」空間站開展一項看似普通、但實際上却是「不可能完成」的實驗——用激光照射懸浮在真空室中的合金顆粒,仔細觀察這些顆粒,而後記錄顆粒在冷却過程中發生的細微變化。利用在太空得出的實驗數據,地球上的中國科學家現已首次成功製造出符合工業應用嚴格要求的鈮合金,這一突破可能將徹底改變航空航天技術。
專家指出,如果能够借此研究成果大規模生産鈮合金,那麽中國將在軍事和高端製造業領域佔據巨大優勢。想當年,美國搬出臭名昭著的「沃爾夫條款」禁止中美兩國航天合作,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之外;而如今,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在空間站領域「殺出一條血路」。
這位專家目睹此情此景感嘆——這證明了一個國家擁有自己的空間站是多麽的重要。
2023年11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對外發布由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的空間站組合體全景照片。 新華社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據報道,由鈮合金製成的渦扇發動機葉片能够承受超過1700攝氏度的高溫,這種材料比目前常用的鎳或鈦合金更輕,且在高溫下的抗壓强度是它們的三倍。因此,用這種材料製成的發動機能够達到現有技術無法實現的速度和運行效率。
然而,鈮合金存在兩大主要缺陷,阻礙了其大規模生産:其高强度晶體的生長非常緩慢,需要近1600攝氏度下長達100小時才能完成,而且由此得到的樣品在室溫下極脆,無法滿足發動機製造工廠的要求。
不過,這些難題現在都已經被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魏炳波領導的團隊解决。該團隊採用了一種新的快速冷却方法,實現了高質量鈮矽晶體近9厘米/秒的生産速度。此外,通過添加微量的鉿,使合金的室溫强度提高了三倍多,滿足了發動機裝配綫的要求。
「提高斷裂韌性對於鈮矽基合金的工業應用至關重要。」就在上個月的27日,魏炳波及其同事在發表於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物理學報》上的一篇同行評審論文中寫道。
鈮是一種稀有金屬,中國目前是鈮的最大消費國,主要用於製造高性能鋼材。中國自身的鈮儲量僅佔世界總量的不到1%,而同爲金磚國家的巴西生産了世界上近90%的鈮,這個南美國家也是中國主要的礦石供應國之一。
《南華早報》指出,此前,西北工業大學因其在高超音速飛行器等尖端技術方面的研發實力雄厚,竟遭受到美國的嚴厲制裁,甚至還遭到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網絡攻擊。不過,中方也加大了對這所大學的支持力度。自2021年以來,魏炳波團隊獲許在中國的空間站進行實驗科研。
研究人員認爲,稀有金屬鈮可能是航空航天業革命的關鍵。資料圖片
正是得益於微重力環境,中國科學家觀察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現象,包括合金快速凝固過程中産生的獨特縮孔結構,以及與以往地面實驗相比完全不同的晶體生長模式。這些基礎科學發現,幫助魏炳波團隊更深入地理解了鈮合金的物理本質,從而推動了更實用、更高效製備方法的開發。
「這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一位來自北京、未參與這項研究的材料科學家認爲:「很難想像一個團隊能够獲得如此多的資源,並堅持這麽長時間在太空中進行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實驗。如果未來能够大規模生産鈮合金,那麽這將使中國在軍事和高端製造業領域佔據巨大優勢。」
他還發出這樣的感嘆:「這證明了一個國家擁有自己的空間站是多麽的重要。」
《南華早報》介紹稱,國際空間站比中國的「天宮」更大,禁止開展與軍事有關的研究,並要求成員國分享研究成果。多年以前,中國也曾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
然而,美俄日等16個國家在1998年聯合建設國際空間站項目時,就曾對中國祭出「太空封殺令」,以政治、資金、技術等方面緣由,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之外。2011年,美國又通過了旨在禁止中美兩國航天合作的「沃爾夫條款」(由當時的美國衆議員弗蘭克•魯道夫•沃爾夫提出,Frank Rudolph Wolf),以所謂「存在間諜風險」爲理由,封死了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合作的道路。
面對美國的「太空封殺令」,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在空間站領域「殺出一條血路」。衆所周知,多年以後,被稱爲「天宮」的中國空間站,是我國建成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這一完全自建的空間站,給我國帶來了許多好處和便利。
如今,中國空間站正在太空遨遊。國際空間站已垂垂老矣,面臨老化、漏氣等各種安全隱患。
美國霍士新聞網2024年12月31日稱,面對中國的競爭,美國推進空間站商業化,準備讓國際空間站脫離軌道,並讓美國企業開發的空間站取而代之。但人們擔心這一想法會步美國航天飛機計劃的後塵,不斷出現延誤,届時中國或將成爲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