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選拔載荷專家(Payload specialist),首次把港澳地區包括在內,香港開埠以來首名港產太空人有望誕生,這一次載荷專家選拔,全國只選二人,競爭激烈,要入選不容易,但不管結果如何,這次選拔至少顯示了港產太空人不是夢,我們期望這次選拔,成為香港大力發展科技研發的契機,香港科研水平不低,但一直以來無法產業化,發展空間不足,不少本地博士生畢業後都轉到外國深造或工作,希望這次選拔讓更多人對科研感興趣,為香港科研廣泛發展鋪路。
香港人參與國家航天員選拔,從2008年神舟七號太空人訪港時已開始討論,但當時上太空以飛行任務為主,航天員須是空軍,香港並不適合,十多年下來,太空任務多元化,不再侷限在飛行任務,港澳人士就有機會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參與。
沒有親自上太空不等於沒參與,香港的大學參與國家航天事業已超過10年,2010年香港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的研發成果,就應用在登月的”嫦娥三號”到”嫦娥五號” 以及登陸火星的“天問一號” ;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2017年在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上進行太空生命科學實驗。香港也有10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物理、化學、通訊、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到航天科技,生物醫療和人工智能水平也不「輸蝕」,而根據英國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的全球大學排名,全球首100家大學,香港佔了5家,分別為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招募載荷專家消息公布後,位處科技園的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就有10多名符合要求的人士有意參加計劃。
一直有說香港科研水平不低,這次真實感覺到原來香港科研水平還真不俗,然而長久以來都無法形成科技研究的氛圍,中學DSE的狀元尖子,十之八九說選讀醫科,將來當醫生,文科生就選環球商業(Global Business),或是法律,極少有狀元選擇科技研究,因為畢業後除了在中學教物理化學外,其他工作機會不多,有朋友姪女考獲DSE 37分佳績,選了科技相關的科目,讀了兩年,卻發覺畢業後除非再讀碩士博士,否則難以就業,於是硬生生轉到成績要求較低,卻較易找工作的學科,從第一年讀起,實在十分可惜。目前香港有3間大學陸續開辦航天科技的本科生課程,每年取錄約100人,港大和中大亦陸續開辦相關研究生課程,城市大學將於2022/23學年推出同一科目,這是好事,但問題是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
科研成果落地形成產業鏈,這問題已講了一段時間,今年4月特首選舉前夕,我在本欄談過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問題,香港科研水平不低,但侷限在大學,成果無法落地形成產業鏈,創造更多職位,相反深圳以實用為先,推出可應用的產品,反而形成產業。香港要更快見科研成果落地,相信要加強與內地合作,創新科技局局長孫東就舉了一個例子 : 內地衛星導航技術發展成熟,其開發的北斗衛星系統2025年料達1萬億元人民幣產值,中國衛星發展將走向國際,香港的獨特作用便會體現出來。他希望藉此把國家優勢戰略產業在港建立基地,向國際發展,帶動其他科技產業如通訊、導航、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發展,吸引外來人才,建立科技生態圈。
內地較重視科研,也因市場大,較容易發展,部份領域如航天、電訊、AI(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動車等,都有一定規模,有志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士,應該加快腳步容入中國科硏發展的大潮,若困在香港,就永遠沒法擠身世界一流的行列,年青人應放低成見,放遠眼光,才能闖出一片天。
社會各界人士透過直接、間接方式參與國家航天科技的討論,感受登上太空,在太空做實驗的喜悅,自豪,有助提升新一代對中國人的身份更加認同,有利加快精神回歸,「一國兩制」實施了25年,落實「兩制」的同時,期望將來有更多中港科技領域的合作,讓新一代有機會參與「一國」最尖端的發展。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劉興華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